关键词
文本中的女人——解读男作家笔下的女性和女作家笔下的自己
作者: 张晶   来源: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社会   女性意识   女权主义   女性形象  
描述: 文章以福克纳最具代表性的女性形象——《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中的爱米丽以及波特《老人》中女权主义者伊娃为例,分析了作者是如何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展现出不同时期的女权运动对南方社会的影响,以及这些女性形象对压抑她们的父权社会所持的态度,从而突出了寻求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女权主义思想主题。
《创业史》中改霞形象分析——兼论梁生宝的人性缺失
作者: 闫薇   来源: 理论界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价值   女性意识   人性缺失   女性形象  
描述: 作为《创业史》中的女性形象,改霞勇敢解除包办婚姻,大胆追求理想对象,拒绝传统家庭模式,理智地放弃美好初恋,选择通过事业实现自我价值,表现出了鲜明的女性自主意识;相比之下,社会主义新人梁生宝把为党工作看得高于一切,偏执地认定爱情会影响事业,暴露了人性的缺失。
浅谈池莉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赵文阁   来源: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作策略   池莉小说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池莉是以“新写实”而著称的女作家,但她的小说中所体现出来的女性意识常常被评论者忽略。在笔者看来,池莉在小说中通过男权中心社会里女性形象的成长以及两种写作策略,表现了她对女性生活状态及内心世界的关注,体现了她的女性意识。
从《黑暗的心》谈康拉德的女性意识
作者: 丁燕   来源: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暗的心》   女性意识   康拉德   女性形象  
描述: 康拉德是一位倍受争议的作家。他曾一度被认为歧视女性,有“厌女症”,其代表作《黑暗的心》也由此成为性政治批评文本。文章试图打破男性作家的创作与女权主义解读的二元对立,通过对作者生平和《黑暗的心》中几位重要女性形象的分析,旨在说明康拉德是一位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作家,他在作品中对禁锢女性思想意识形态的父权帝制进行了嘲讽和批判。
陈若曦小说的女性意识
作者: 吕雅清   来源: 华章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群体   女性意识   女性问题   女性形象  
描述: 自开始小说创作以来,陈若曦就不断地通过与女性问题密切相关的婚姻、爱情、家庭这个中介,以不同的形态展现其所特别关注的写作主题--关注女性问题、表现女性命运、反思女性群体的特定存在.本文重在阐述作家早中期小说创作通过一系列女性形象的塑造,以不同的形态展现了作家所特别关注的这一写作主题,流露出了作家鲜明的强烈的女性意识.
魏晋女性亦风流
作者: 李丽君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说新语   女性意识   体认   女性形象  
描述: 《世说新语》中的女性形象并非作者浓墨重彩之笔,但正是这种随意点染,更真实自然地反映出魏晋女性的生活境况和精神情状,更接近于社会样貌的原态.无论是遵礼守节的贤女、淑女,还是或智或勇的才女、烈女,都体现出惊人的一致性:为人处事、言谈举止蕴涵着鲜明的女性意识.这种女性意识,展示出魏晋女性对平等、独立、审美、开放的追求,也反映了魏晋时期对中国女性寻找自我、定位自我的初期探索.
明清戏曲与女性意识
作者: 张冬梅   来源: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明清戏曲   伦理   女性形象  
描述: 封建伦理道德使古代妇女在人格、思想、情感等方面都得不到肯定而备受摧残和压抑。明中叶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出现和个性解放思潮的发展,许多戏剧作家开始关注并已清醒认识到封建道德对妇女的身心戕害,他们从千千万万的妇女身上看到了女性坚强的性格、高尚的品质和崇高的思想,并赋予其剧作中的女性以反抗封建礼教、追求爱情自由的品格以及独立的意志和爱国精神,塑造出了许多光彩照人的妇女形象,生动地体现了明清时期鲜明的女性意识。
浅析简·奥斯丁与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之异同
作者: 李丽程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婚恋   背景   女性形象  
描述: 奥斯丁与张爱玲这两位作家是女性文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存在,她们都在创作中体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本文试图从两位作家的生活背景、婚恋观以及她们作品人物着手,比较两者的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异同。
明清戏曲与女性意识
作者: 张冬梅   来源: 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明清戏曲   伦理   女性形象  
描述: 封建伦理道德使妇女在人格、思想、情感等方面都得不到肯定而备受摧残和压抑。明中叶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个性解放思潮的发展,许多戏曲家开始关注封建道德对妇女身心的戕害,赋予其剧作中的女性以反抗封建礼教、追求爱情自由的品格,以及独立的意志和爱国精神,体现出了鲜明的女性意识。[著者文摘]
曹七巧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她的颠覆性行为
作者: 陶明东   来源: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曹七巧   女性意识   颠覆   觉醒  
描述: 曹七巧被评论者定性为一个人性被扭曲和异化的女性形象代表。然而,曹七巧在自己悲剧的一生中,有着对自己命运的思索和认识,显示出了女性意识的觉醒。曹七巧的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她的颠覆性行为也有非常重要的联系。
< 1 2 3 ... 14 15 1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