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福克纳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与女性意识探析
作者: 王志勇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淑女观   南方父权制   贞操观   女性形象  
描述: 勿容置疑,女性形象在福克纳的小说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在他一生所写的众多长篇和短篇小说中,福克纳塑造了一系列形象各异、耐人寻味的妇女形象,可谓无所不包。从上流社会的名门之女,到普通女性,再到下层黑人女性;从守身如玉的贞女到放荡不羁的浪女;从纯洁可爱的淑女到心如毒蝎的恶妇;从逆来顺受的怨妇到叛逆、追求自由的烈女,福克纳都有触及,而且栩栩如生,入木三分。作为一个热切关注人类命运的作家,福克纳对那些熬得最苦的南方女性倾注了复杂的感情,作者的创作思想、价值观念和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在她们的身上也得到了最充分、最完美的体现。本文首先从心理分析批评和女性主义批评的视角对福克纳几部女性中心小说进行探察与分析,将其笔下的女性形象分为三种类型,并分别予以阐述。一类是以凯蒂为代表的为福克纳所钟爱的女性,她们有些堕落但善良,她们温柔但叛逆,她们不守妇道,追求自我,是人性的象征,是福克纳的“最爱”;第二类是以艾迪为代表的母亲形象,她们自私,虚无,冷漠,精神空虚,性格复杂,充满矛盾,且充当南方妇道观的卫道士;第三类是以潭波尔为代表的堕落女性,她们游戏人生,自甘堕落,将南方父权制所定格的淑女观反叛到极点。其后,本文将重点探讨导致南方妇女命运悲剧的南方父权制以及贞操观与淑女观。福克纳在他那卷帙浩繁的作品中描述了形形色色的南方女性,在这些女性中,她们绝大多数内心骚动不安,她们的灵魂为各种情欲所驱使、煎熬,却又为各种枷锁所束缚、压
《名利场》与《纯真年代》中的女性形象比较
作者: 魏玮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迪丝·华顿   女性意识   《纯真年代》   男权思想   萨克雷   《名利场》  
描述: 萨克雷是英国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名利场》是他的成名作品,书中两位不同的女性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伊迪丝·华顿是美国著名女作家,在小说《纯真年代》中华顿描写了两位性格截然不同的女性的生存状态。《名利场》和《纯真年代》这两部作品中塑造了两类女性:传统女性和叛逆女性。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到男女作家在刻画女性时采取了不同的态度。
浅析《聊斋志异》女性形象中渗透的男权意识
作者: 姜伊飞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平等   女性意识   聊斋志异   压迫   男权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聊斋志异》常被评价为歌颂了古代女性敢于反抗、敢于斗争的优秀作品。但是从女权主义的视角来看,这部出自封建文人的古代小说中塑造出的种种女性形象实际上恰恰渗透着浓浓的男权意识。整部小说从男性的视角为花妖狐媚、家庭妇女和社会妇女规划了“理想”的人生,并用男性的视角评价这些女性的所作所为,刻画出的是迥异与现实女性的男性理想伴侣。
论90年代之后军旅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凸显
作者: 张倩   来源: 陇东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军旅   知己   英雄   女性意识   军人   引路人   女性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之后军旅文学创作再次迎来高峰期,优秀文学作品层出不穷。这一时期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大多数军旅作家在创作过程中都在尝试逐渐打破历来以“男性”为主的主题意识,作品中逐渐凸显“女性”,并且“女性意识”增强。本文将另辟蹊径,以90年代之后军旅小说中的“女性”为研究对象,谈谈女性思想、意识在军旅文学中的崛起,从而让读者看到“战争已不仅是与男人有关的事情”,在战争中女性同样承担着重要的角色,而90年代之后的军旅文学作品就力求书写她们的风采。
清末女诗人徐自华与徐蕴华的女性形象初探
作者: 魏鹏展   来源: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徐自华   女性意识   南社女诗人   女性解放   秋瑾   徐蕴华  
描述: 清末西学东进,女性意识开始在中国社会越来越强烈。传统女性开始冲出闺房,走上革命,突破传统女性固有的角色定形。南社女诗人徐自华与徐蕴华都出生于大家庭,一方面接受了传统中国文化的熏陶,有传统妇人的的一些特点,相夫教子,事事以家庭为重;又有传统读书人高尚的志趣和品格;另一方面秋瑾不保守,不服从的倔强个性也影响了她们性格的转变。笔者尝试探讨两位清末南社著名女诗人在作品中呈现的形象,也从她们生平事迹,探究新时代女性的性格特征。
论90年代2后军旅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凸显
作者: 张倩   来源: 陇东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军旅   知己   英雄   女性意识   军人   引路人   女性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之后军旅文学创作再次迎来高峰期,优秀文学作品层出不穷。这一时期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大多数军旅作家在创作过程中都在尝试逐渐打破历来以“男性”为主的主题意识,作品中逐渐凸显“女性”,并且“女性意识”增强。本文将另辟蹊径,以90年代之后军旅小说中的“女性”为研究对象,谈谈女性思想、意识在军旅文学中的崛起,从而让读者看到“战争已不仅是与男人有关的事情”,在战争中女性同样承担着重要的角色,而90年代之后的军旅文学作品就力求书写她们的风采。
论东西《后悔录》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琨   来源: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纵欲   女性意识   《后悔录》   东西   禁欲   抗争  
描述: 发表于2005年的长篇小说《后悔录》是广西文坛主将东西的又一力作,小说极具感染力和震撼力的不仅在于塑造了一个悲剧人物曾广贤,还在于通过塑造众多女性形象,来展示那个特殊时代人们的情感生活变迁,以及生活在禁欲时代和纵欲时代中的不同女性的抗争与困境。她们的存在,加剧了曾广贤的悲剧性,推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从女性丰义看女性形象广告
作者: 宁静   郭丹丹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社会   女性意识   人类生活   文化影响力   形象广告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现代人类生活在广告的时代,随着广告在现代社会中所发挥的文化影响力日益提高和女性意识的日渐崛起,广告中的女性形象问题研究已经成为研究媒介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
《倾城之恋》与《飘》中的女性形象之比较
作者: 许亚欣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流苏   独立   郝思嘉   比较   女性意识   坚强  
描述: 世界文学的长河异彩纷呈,引人注目。文学名著《飘》和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倾城之恋》从女性主义视角对爱情进行了叙述,将包括爱情婚姻在内的人间真情进行了彻底的解构。两部作品的爱情叙事是从女权意识的角度去赞美女主人公的反抗,刻画她们努力争取属于自己的幸福的复杂性格。米切尔生活的时期,正是西方女权运动渐入高潮的时期,所以作者在小说描写中,特别突出了女性的元素。而张爱玲描写的时期,也是西方的女权运动已经传入到中国,中国传统的思想价值观开始解构的一个时期。
“小日子”政治与欲望化书写——以《挣不断的红丝线》为例
作者: 张盈   来源: 美与时代(下)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   欲望   女性意识   《挣不断的红丝线》   身体   日常生活  
描述: 张弦是新时期一位具有影响力的短篇小说家,在他的小说中,塑造了众多善良而又颇具悲剧性的女性形象。短篇小说《挣不断的红丝线》,从“小日子”的政治叙述、女性意识的围困、日常生活的欲望化书写三方面,探讨20世纪80年代初期政治化与欲望化书写是如何一步步进入日常生活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作者书写背后所寄寓的更深刻的生命体验和时代思索。
< 1 2 3 ... 187 188 189 ... 248 249 25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