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意识】搜索到相关结果 180 条
-
照花前后镜:女性艺术家的观看与表达
-
作者:
王欣
来源:
画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自我意识
女性意识
唯美
民国时期
表达
中国画
艺术史
作品
女性形象
-
描述:
对于女性艺术家的书写,在中国传统的艺术史论中绝少涉及,这一群体的存在线索若隐若现。反之,同样是在中国传统的艺术史撰写中,以女性为表现对象的作品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洛神赋》到《簪花仕女图》再到《秋风纨扇图》,女性形象成为父权社会视角中一个风雅、唯美的审美品类。如何品读、玩味女性是士大夫们诸多雅好中的一类。女性从被动的图像参照者转入主动的图像生产者的群体性转变,应该始自上世纪初的社会震动与变革。"从基本
-
潘玉良绘画中的女性意识对近现代女画家的影响
-
作者:
赵娜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女性视角
女性意识
思维方式
自画像
绘画
作品
色彩表现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艺术
-
描述:
所谓女性意识,就是指女性对自身作为人,尤其是女人的价值体验和醒悟,以及对男性权力的质疑和颠覆,同时,又表现为关注女性的生存状况,审视女性心理情感和表达女性生命体验。性别的不同,一直带给男性画者的是优势,而带给女性画者的则是不断的顺从和模仿,就人类的历史进程而言,自古男性和女性在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上都是截然不同的,一幅完整的画作摆在不同性别的男女面前,其理
-
论张洁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肖肖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意识
社会意识形态
女性意识
男性化
张洁作品
独立性
男女平等
男性意识
女性形象
男人
-
描述:
一、女性意识的独立性知识女性是女性当中的先进群体,而作家又总是在作品中反映自己的内心,作品中有着作家本人的影子,张洁正是如此,她的作品中体现了强烈的女性意识,正如她老年的时候在《无字》中总结性地说:"这辈子再苦、再难,大概是不能靠谁,也靠不上谁了。"因此张洁笔下的女性都是很独立的,无论是《方舟》里的三个女性,还是《祖母绿》中的曾令儿,都是这种觉醒女性的典型代表。许多研究
-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意识
-
作者:
王莹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末世情怀
曹七巧
男权社会
生命体验
女性意识
张爱玲作品
女性命运
家庭
女性形象
倾城之恋
-
描述:
张爱玲是官宦家庭的后代,是封建制度没落后的见证人,同时也是受害者,过着有太阳的地方使人瞌睡,阴暗的地方有古墓的清凉的生活,他的感情是残缺的。因此,在张爱玲作品中,他写的都是港沪社会里没落的半官半宦人家的小姐少奶奶们。在这些人身上有着作者自己的人生体验。通过这种生命体验,我们对张爱玲笔下
-
曾为美国第一夫人画肖像
-
作者:
暂无
来源:
消费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女性绘画
女性意识
肖像
黑人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第一夫人
托马斯
-
描述:
在当今国际艺坛上,谈起女性意识在绘画中形象的塑造,非裔美籍女画家麦珂琳·托马斯格外引人关注,其作品中的美国黑人女性形象,具有现代女性追求坦诚、真实和时尚的外貌,冲破了传统描写女性绘画模式的束缚。
-
《觉醒》中三种不同的反父权制策
-
作者:
王烈琴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社会
女主人公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主义者
觉醒
丈夫
埃德娜
凯特·肖邦
女性人物
-
描述:
凯特·肖邦是19世纪美国女性主义经典作家,其小说《觉醒》也被公认为女性主义文学的经典作品。据EmilyToth对凯特·肖邦的传记记载,肖邦于1850年2月8日出生于美国的圣·路伊斯州,家中排行第三。五岁那年,其父亲遭遇车祸身亡,从那以后,肖邦就和全部守寡的母亲、外祖母和曾外祖母一起生活。
-
《裂缝》中象征手法的应用
-
作者:
张霞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女性意识
象征手法
双性同体
裂缝
作品
男人
诺贝尔文学奖
人类生存环境
男性生殖器
-
描述:
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是当代最伟大的女性作家之一,她也是当代最多产的作家之一,她的作品蕴涵了对人类现状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深切关注,对女性人物的描写和对女性生存的关注担忧尤为引人注目。
-
由真爱到幻灭:苔丝的爱情悲剧探源
-
作者:
王国真
来源:
大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爱情悲剧
苔丝
家庭因素
男权思想
追求理想
重大变革
主导地位
女性主义意识
男权主义
-
描述:
一、前言始于18世纪60-80年代的欧洲工业革命,不仅使生产技术和社会生产关系产生了重大变革,同时也在西方促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妇女运动,她们在男权主义社会的压抑中觉醒、反叛,最终产生独立、自我的女性主义意识。这些独立的女性意识也随之相应地出现于西方的文学作品当中,例如,英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
-
“浮出历史地表”的“女性文学”
-
作者:
赵洪霞
程革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文学
女性作家
文学作品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性别
中国女性文学
五四新文化运动
女性写作
女性主体性
-
描述:
一文学是人学。而人,包括男人和女人。在中国传统社会父权制占主导地位的话语中,并不存在一个标志着以独立的人的身份在社会的位置上出现的"女性"。"女性"这个词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出现的。而从"女性"的性别出发来定义文学是不妥的。看似尊重女性,把关于女性性别的文学与男性文学
-
20世纪90年代的韩国女性文学
-
作者:
金晶
林春颖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韩国社会
年代
女性意识
家长制
女性心理
七十年
代表作家
女性文学
小说
-
描述:
韩国的女性文学深受父权家长制的影响。从20世纪20年代韩国现代小说兴起到20世纪90年代为止,韩国女性文学大多表现女性对父权家长制的从属,这种从属在作品中通过诸多方面得以体现,如女性是男性的性欲工具、女性必须寄生于男性、女性被社会疏离和法律地位严重低下等。这时期的女性文学虽指出社会上存在女性遭遇不公正对待的问题,但因为作家的创作没有脱离传统的女性观,因此没能为女性指出正确的活动方向,作品的结局大都与现实妥协。当然,个别小说也主张应该改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