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浅议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胡新颖   来源: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新女性   海明威   女性形象  
描述: 海明威以擅长塑造硬汉形象而著称,但是细品他的作品之后,不难发现他的作品中所包含的女性描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对于女性的深切关注。女性形象在海明威的作品中出现得并不多,但是却引起了多方的关注和争议,本文旨在探讨其作品中丰富、真实、具有时代性特点的女性的塑造以及人物塑造存在的不足,使读者可以清楚地了解当时社会现状下女性的命运。
从女性意识视角看艾略特小说的女性形象
作者: 刘益霞   来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乔治.艾略特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乔治.艾略特以反叛传统的生活方式挑战和质疑男权社会,发表小说也用男性化的笔名,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得到与男性作家作品相似标准的评判。她避免一味强调女性优势,认为与其为了求得与男性的平等而让女性修炼男性气质、从事男性职业,还不如让她们保持女性的自然特征。她努力在作品中探寻区别于男性的"女性特质",虽然未给女主人公们指明摆脱困境的出路,但她以自身的实践证实了女性能摆脱诸多限制。
张洁小说的女性意识研究
作者: 张永忠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构筑   颠覆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从张洁小说对传统女性形象的颠覆、女性自强自立形象的构筑和新颖的爱情婚姻观等三个方面,研究张洁小说独特的女性意识
《聊斋志异》中女性形象及蒲松龄的女性意识
作者: 张艳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聊斋志异   蒲松龄   女性  
描述: 《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一群替下层百姓解救困厄、伸张正义的女性。她们刚毅自强、自尊自立、勇敢决绝、机智过人,彰显出了纯真的人性美,闪烁着永久的艺术魅力,是我国古代小说人物画廊的空前收获。这群女性身上所散发的光辉,足以说明作者内心深处也闪动过自由感性的火花,然而蒲松龄对女性的认识又无法超越时代和认识的局限,这群女性仍然是礼教的传声筒。
简·爱与丽贝卡·夏普:两个女性形象比较
作者: 杨笛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女性意识   相似   抗争  
描述: 简.爱和丽贝卡.夏普分别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简.爱》和《名利场》中的女主人公,作品都表现了她们在男权社会中的挣扎与追求,但留给人们却是截然不同的印象。通过对比分析,在男女作家的视野下,以及她们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不同,使得这两位出身背景相似的女性有着大相径庭的命运。
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学作品中的知识女性形象
作者: 宿美丽   来源: 滁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困境   女性意识   知识女性  
描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知识女性,在模糊性别的精英意识中,逐渐认识到女性自身的性别特征,女性意识不断凸出。九十年代的知识女性,消解了精英知识分子的立场,显示了女性生存的文化困境。
“菲勒斯中心”下的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解读《钢琴教师》
作者: 袁宁   来源: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下旬)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埃里卡   女性意识   菲勒斯   耶利内克  
描述: 耶利内克(1946—)是20世纪女权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2004年因真实地描写这个时代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钢琴教师》作为她的代表作应该是最能代表她的女性意识的作品,她在其中塑造了埃里卡这样一个生活在"菲勒斯"下的女钢琴教师,性格古怪而变态,更与比自己小20岁的男学生展开一段令人瞠目结舌的情爱角逐,文中充斥着大量的情色描写使得耶利内克为世人所诟病。耶利内克正是通过这样一个扭曲的人物向我们传达——生活在"菲勒斯"之下的女性,已逐渐成为"菲勒斯"的帮凶。
咖啡、香槟歌舞交错中的王琦瑶:王安忆《长恨歌》中“王琦瑶”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王硕   高君竹   来源: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环境   女性意识   悲剧结局   人物形象  
描述: 《长恨歌》中的"王琦瑶"是老上海市井女人的代表。这个女人用其一生为我们演奏的这首"恨"歌也深深地烙在每个人的心里。"王琦瑶"的一搔首、一舞姿、一个表情、一句音符都是一个生于那个年代的老上海市井女人的写照。
“菲勒斯中心”下的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解读《钢琴教师》
作者: 袁宁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埃里卡   女性意识   菲勒斯   耶利内克  
描述: 耶利内克(1946—)是20世纪女权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2004年因真实地描写这个时代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钢琴教师》作为她的代表作应该是最能代表她的女性意识的作品,她在其中塑造了埃里卡这样一个生活在"菲勒斯"下的女钢琴教师,性格古怪而变态,更与比自己小20岁的男学生展开一段令人瞠目结舌的情爱角逐,文中充斥着大量的情色描写使得耶利内克为世人所诟病。耶利内克正是通过这样一个扭曲的人物向我们传达——生活在"菲勒斯"之下的女性,已逐渐成为"菲勒斯"的帮凶。
论洪迈《容斋随笔》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军   来源: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洪迈   女性意识   容斋随笔  
描述: 洪迈在其著作《容斋随笔》中塑造了大量多姿多彩的女性形象:伟烈女子、贤良女性、恶劣女子等,这些女性形象身上蕴含着作者对女性的的深刻认识,有一定的时代先进性。
< 1 2 3 ... 16 17 18 ... 248 249 25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