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意识】搜索到相关结果 1450 条
-
激扬与失落:“十七年”女性文学的背景与风貌
-
作者:
孙丹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激扬
女性意识
失落
女性文学
-
描述:
女性文学是指由女作家创作的,反映女界人生、体现女性意识的文学。由于本文的研究对象处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中,因此需要将女性文学的界定放宽,本文取一种比较宽泛的说法,即凡是女作家的创作都可以称为女性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两次女性文学创作的高潮,一为“五四”,一为“文革”后的“新时期”。“五四”时期,是中国女性文学的发轫期,而“新时期”则是女性文学在经历了多年沉寂之后的爆发期,这两个时期的女性文学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十七年”女性文学则夹在这两个高潮之间,在她们耀眼光芒的反射下显得黯淡无光,几乎面临着被遗忘
-
告别南方淑女——尤多拉·韦尔蒂《金苹果》的主题研究
-
作者:
李丽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南方淑女
男权制
南方神话
-
描述:
作为“南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后起之秀,尤多拉·韦尔蒂终其一生都生活在美国南方。她目睹了美国南方20世纪以来巨大的社会变革,并从中汲取了她作品的全部素材。她的作品,尤其是短篇小说,是南方文学中的精品。通过对南方家族浮沉及日常琐事的描写,韦尔蒂的作品主要反映了南方传统文化对现代人的消极影响,这使她对南方文化的批判更具现实意义。她没有像有些同期的文人那样对旧南方的已消逝的辉煌进行盲目歌颂或怀旧追思,而是给予冷静自觉的审视,她更关注现代人如何摆脱过去的历史阴影重新面对正在改变的新南方。本文旨在从南方淑女形象在新南方
-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由杨绛笔下的青年女性透视其人生姿态
-
作者:
吴嘉慧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人生姿态
杨绛
-
描述:
杨绛在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是一位有着独特价值和魅力的女作家。她兼修中西,足涉小说、散文、戏剧、翻译和文学理论诸多领域。一直以来,研究者们关注她的喜剧、小说中的幽默和讽刺艺术,关注其作品在叙述上的智性表达,并把她的写作称为“智性写作”。本论文将从另外一个角度,即通过她在作品中塑造的诸位青年女性形象,来透视杨绛先生的人生姿态,以领略她“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旷达和深邃。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一、理性:杨绛的女性意识杨绛有着属于她的女性意识,即理性。她与英国女作家奥斯丁是穿越时空的“精神姐妹”,在书写女性的
-
淑女的叛逆:论简·奥斯丁女性意识的双重性
-
作者:
崔娃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双重性
奥斯丁
成因
-
描述:
大卫·莫那翰曾尖锐指出:英国女性“再没有比在十八世纪那么不受尊重的了”。当时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父权文化通过习俗、秩序和诸种禁忌,将女性这一异己性别群体降格为“第二性”,女性在政治上、经济上、法律上和文化习俗上深受男性的全面压抑。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下,简·奥斯丁作为“反对当时小说中女性感情潮流的唯一女作家”,显现出难能可贵的、在父权文化看来是大逆不道的女性意识。然而,奥斯丁并不是现存社会的解构者。奥斯丁的女性意识尚处于萌芽阶段,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女性主义。奥斯丁对父权文化的叛逆是含蓄的、有保留的,充其
-
谈谈《傲慢与偏见》中的新女性形象:吉英和伊丽莎白
-
作者:
周阿芹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新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本文首先简述了18世纪英国女性的社会地位,以及作者奥斯丁的个人经历,然后详细分析了《傲慢与偏见》中具有女性意识的新女性形象——吉英和伊丽莎白,最后提出了女性意识对女性自身发展以及对女性主义形成的重要作用和奥斯丁给女性文学研究带来的巨大影响。
-
《诗经·国风》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翟瑶
来源:
决策论坛——管理决策模式应用与分析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诗经·国风》
身份认同
社会等级
-
描述:
如果可以更为深邃的解剖《诗经·国风》中的女性形象,现如今的我们究竟该以一种怎样的姿态去对待。依循着诗歌文本中男权社会秩序统治下的女性以及其自我意识的幻灭,她们的美丽与痛苦历经了两千多年的风雨将仍将具有情感穿透力,她们自身所裹挟的那些似乎遥远且飘渺的讯息又将给我们以指引。
-
多丽丝·莱辛科幻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李景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科幻小说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莱辛在科幻小说中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建构了一个内蕴丰厚的女性世界。文章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从面对困境的抉择、独立的女性意识和母性意识三方面,探讨莱辛笔下的女性形象。
-
电视剧《欢乐颂》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王贞瑾
来源:
视听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欢乐颂》
多元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刻板
-
描述:
都市女性情感电视连续剧《欢乐颂》是2016年一部现象级电视剧。该剧叙事设计独特,剧情紧贴社会热点,捕捉到了当代中国都市女性的需求,引发了受众的广泛关注与讨论。本文以《欢乐颂》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社会性别构建”的视角,对《欢乐颂》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探讨。主要包括:针对该剧进行主题与叙事的分析;运用社会性别理论来分析《欢乐颂》的女性形象;分析该剧的意识形态,探索电视剧女性形象表达的趋势。
-
霍桑三部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徐秋群
来源: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霍桑
觉醒
女性形象
短篇小说
-
描述:
纳撒尼尔·霍桑是19世纪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颇受批评家和学者的关注。短篇小说《胎记》《年轻古德曼布朗》及《牧师的黑面纱》中的三个主要女性角色,一方面体现了19世纪女性虔诚、纯洁和顺从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展示了女性从毫无自我意识到自我意识慢慢觉醒并最终反抗的历程。本文以这三部小说中的女性角色为研究对象,分析19世纪西方女性从温顺到独立、从沉睡到觉醒的过程。
-
《窈窕淑女》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及意识表现——结合视听语言进行分析
-
作者:
袁倩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窈窕淑女
女性意识
视听语言
女性形象
-
描述:
歌舞影片《窈窕淑女》以一个卖花女的发音及形象气质的全面转变为故事主线,把促其转变的希根斯教授作为主导人物进行刻画。从某种层面来说,这是一部男权社会下女性意识苏醒的女性电影,导演将电影的视听语言融入传统的歌舞片里,着力塑造了当时社会意识形态下附庸于男性的普遍女性形象,同时通过卖花女的出走表达了女性意识的丝微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