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西方绘画中女性形象的发展和象征意义
作者: 雷璨铭   来源: 中央美术学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西方绘画   女性意识     爱情   女性形象   精神  
描述: 女性题材是人类绘画艺术“永恒的主题”。作为世间生灵的重要构成,作为人类组成的另一“部分”,女性,以其纯粹却又复杂的情态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从古至今,女性也一直作为绘画创作的重要题材,被生动地表现着。翻看人类历史,女性在政治、经济、战争舞台中很少出场,作用也微乎其微,但是,在西方绘画的历史长河中,女性形象往往是艺术家创作、描绘和表现的主要对象,如果没有女性的出现,艺术将失去色彩。女性形象作为西方绘画形象的一种类型,始终与时代和艺术家的艺术观念密切相连,它不仅是艺术家表现个人情感、艺术追求的载体,也是一个反映
从新浪微博看新媒体时代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亚男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媒体形象   社会性别   女性意识   新浪微博   网络红人   新媒体  
描述: 媒体中的女性形象作为一个学术课题,起源于西方的女权运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女性主义从政治运动转向社会文化的批评,女性主义的发展出现了跨学科和多元化的趋势。女性主义研究者开始将研究的触角延伸到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我国大多数关于媒体中女性媒体形象的研究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传统媒体之上。虽然也有一部分研究涉及到了网络上的女性媒体形象,但更多是对网络中的女性媒体形象进行描述,缺乏明确的理论总结。本文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对不同社会阶层的女性在新浪微博上的媒体形象进行了分析。具体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名人堂
新世纪中国大陆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刘霞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女性意识   文本分析   消费意识形态   女性形象   内容分析  
描述: 本文是一篇以新世纪(2000 -2007年)中国大陆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着眼点的论文。本文打破以导演、类型或年代来分析女性形象变迁的传统方法,立足于社会现实,以近期中国大陆涌现出的女性电影为文本,归纳出新世纪以来大陆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并对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角色进行精读,以此分析女性意识在新世纪女性电影中的建构和呈现,并进一步探讨造就新世纪中国大陆女性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多元社会语境和文化语境。同时,这次女性电影的勃兴可看成是继1980-1995年第一次女性电影高潮后的再一次高潮,这两次女性电影浪潮中
《笔生花》的女性意识及其伦理视向
作者: 林丹羽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笔生花》   伦理视向   女性意识   弹词小说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  
描述: 明清之际,女性文学以其独特的面貌呈现。女性创作中,弹词小说是相当特殊的一种。长篇的韵文叙事文体,再加上多数弹词小说中所运用的易装出走的主题,极具特色。作为一部为女性张目的弹词小说,《笔生花》是邱心如花费三十年时光写成的巨作。本文试图通过对作品文本的细致分析,探讨其透露出的女性意识与伦理视向,扩充学术研究的视野。本文包括引言、正文四章和结语。引言部分清代女性弹词小说,介绍了明清时期“弹词”与“弹词小说”,界定了其不同内涵并梳理了两者关系,并由邱心如《笔生花》较之于《再生缘》思想较为保守的传统评价提出选题的意
女性视角下的性别关怀:以新世纪的中国女性电影为例
作者: 潘思彤   来源: 江苏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叙事策略   女性意识   性别关怀   叙事手法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性电影因其站在女性的立场,以女性的视角真实地反映她们的内心感受,对社会的抗争与妥协,她们的苦楚与希望,并且能反映特定年代、特殊环境中各种女性的共同需要,所以在百年的中国电影史上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对女性特有的性别关怀,使女性电影成为展现女性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女性意识的重要平台,女性不再被动地“被看”,而是主动地掌握自己的话语权,借助女性电影说出心声。中国电影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始终在变化,每个时代的女性形象都具有时代赋予她们的特点,而这些形象在向我们昭示着女性主体意识的渐趋觉醒。新世纪以来,女性导演们拍摄出了
《简爱》、《傲慢与偏见》、《红楼梦》中女性人物对比研究
作者: 夏丽莹   来源: 哈尔滨理工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对比   《简爱》   《傲慢与偏见》   女性意识   《红楼梦》   女性形象  
描述: 小说在19世纪是最流行的文学体裁之一,并受大众所欢迎。在男性主导的文坛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之后,许多女性小说家涌现在19世纪,如简·奥斯汀、勃朗特姐妹、乔治·艾略特等。在他们的作品中,他们创造出许多新的女性形象,她们反抗男权,为自由而战,力争与男子平等。例如,简·奥斯汀对当时社会习俗的讽刺,对女性智慧和身份的肯定,勃朗特姐妹对当时女性生存状态的真实揭露,对女性独立、对爱的平等权利和叛逆精神的鼓励。他们为平等和自由而斗争,在不同的阶段,被认为是西方女性意识的演变。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中国小说,其中刻画了女性和女性
许鞍华电影中的女性意识探究
作者: 张觅奇   来源: 云南艺术学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男性形象   女性意识   许鞍华   女性表达   女性形象  
描述: 随着女性主义电影越来越为人所重视,女性导演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也逐渐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一个对象。在男性导演占据大片江山的电影世界里,许鞍华作为一支奇葩,在女性题材的挖掘,女性形象的塑造,女性叙事的表达,女性意识的建构以及镜头语言等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女性主义色彩和作为女性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论文绪论部分首先对女性意识和女性电影进行一个界定,然后简要介绍1949年后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并对许鞍华的生活经历及其影视创作情况进行一个简单的概述。第一部分通过对许鞍华作品的回顾,对其作品中经典的女性形象进行分类与剖析,以
精神分析理论视角下《欲望号街车》的悲剧性研究
作者: 方娟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生价值   女性意识   美国剧作家   悲剧性   精神分析   《欲望号街车》  
描述: 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著名的剧作家,以塑造南方传统女性形象而闻名美国剧坛。《欲望号街车》做为他的代表作,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孤独的、脆弱的、身心畸形的、没落南方贵族女性形象布兰奇。独特的社会历史背景和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造就了这样一曲女性的悲歌,布兰奇一直努力地与生活抗争以获得幸福,却最终未能如愿。<br> 本文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对《欲望号街车》悲剧性作深入昀解读和探讨,通过对代表美国南方优雅贵族文化的布兰奇,与斯坦利所代表的北方强悍的工业文化的冲突。深入解析布兰奇悲剧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处于社会
“和”视阈下的铁凝女性小说
作者: 杨晓宇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形象   女性意识   性别诗学   “和”思想   女性形象   铁凝  
描述: 铁凝是当代文坛颇负盛名的女作家,其人生经历和政治身份都很特殊。家庭出身和童年经验影响着她的创作,农村生活的特殊经历赋予她洞察生活的独特视角,所以,她笔下的女性,形象多姿,富含生命意蕴和哲理。同时,独特的政治身份也让铁凝对人性的思考更加透彻、深刻。铁凝25岁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7岁成为作协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理事,39岁担任作协副主席,49岁当选作协主席,这些经历都给了她洞悉世界的双重视角:城里的、乡下的;男人的、女人的。所以她能不断变换角度去思考历史与现状,对女性意识进行反思。铁凝是一位女性作家,却能跳出性别
论《盲刺客》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刘峻溢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自我意识   女性意识   《盲刺客》   父权意识   女权意识  
描述: 《盲刺客》是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第十部小说,该书因构思独特,在2000年荣获了当代英语小说界的最高奖项——布克奖。国内外学者从多种角度对《盲刺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但由于该书结构和叙事技巧的独特性,大部分学者将注意力放在了结构和叙事技巧上,对文中的女性意识研究不多,且主要集中在对艾丽斯和劳拉等几个主要人物的分析上,忽视了其他女性角色的作用。因此,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结合历史,社会,文化等因素对《盲刺客》中形形色色的女性角色加以分析,研究她们身上存在的女性意识,揭示女性意识与女性地位,女性所受压迫
< 1 2 3 ... 119 120 121 ... 143 144 14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