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意识】搜索到相关结果 1450 条
-
凯瑟琳·安·波特的女性意识研究
-
作者:
姚范美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实现
反叛
女性意识
女权运动
凯瑟琳·安·波特
-
描述:
20世纪上半叶,凯瑟琳·安·波特以其中、短篇小说风靡美国。她以认真、严谨的创作态度,敏锐、细腻的观察,简练、犀利的笔法,写出了为数不多,但篇篇强劲有力、风格独特、寓意深远的作品,给人诸多启迪。自30、40年代以来波特一直受到英美文艺批评界的关注和重视;特别是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以更开阔的研究视野、更灵活的方法和更趋多元化的理论对波特展开研究,使之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和广度。波特的作品具有强烈的女权主义色彩,其作品主人公多为女性,且多以女性在新旧秩序、传统与变革和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矢志抗争、追求自我价值的实
-
都市中的沉沦
-
作者:
王英纳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都市
“堕落”女性
女性意识
男权中心文化
社会转型
-
描述:
本文以20世纪90年代都市文学中女小说家笔下部分“堕落”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堕落”女性是指在20世纪末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时期,市场化、商品化的都市中,背离传统公认的道德规范、利用肉体与男性进行交易以获利的那部分女性。她们一方面貌美,另一方面沉沦,在当代文学人物画廊中具有“恶之花”的特色。文中通过对人物形象特点的分析,追溯了它们文化思想上的根源,这也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
全文包括上、下两篇和一个简短的结语。上篇中以人物内在女性意识的强弱、对待外部世界的方式和态度将“堕落”女性形象大致分为四类,
-
《名利场》与《纯真年代》中的女性形象比较
-
作者:
魏玮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迪丝·华顿
女性意识
《纯真年代》
男权思想
萨克雷
《名利场》
-
描述:
萨克雷是英国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名利场》是他的成名作品,书中两位不同的女性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伊迪丝·华顿是美国著名女作家,在小说《纯真年代》中华顿描写了两位性格截然不同的女性的生存状态。《名利场》和《纯真年代》这两部作品中塑造了两类女性:传统女性和叛逆女性。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到男女作家在刻画女性时采取了不同的态度。
-
浅析《聊斋志异》女性形象中渗透的男权意识
-
作者:
姜伊飞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平等
女性意识
聊斋志异
压迫
男权意识
女性形象
-
描述:
《聊斋志异》常被评价为歌颂了古代女性敢于反抗、敢于斗争的优秀作品。但是从女权主义的视角来看,这部出自封建文人的古代小说中塑造出的种种女性形象实际上恰恰渗透着浓浓的男权意识。整部小说从男性的视角为花妖狐媚、家庭妇女和社会妇女规划了“理想”的人生,并用男性的视角评价这些女性的所作所为,刻画出的是迥异与现实女性的男性理想伴侣。
-
论90年代之后军旅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凸显
-
作者:
张倩
来源:
陇东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军旅
知己
英雄
女性意识
军人
引路人
女性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之后军旅文学创作再次迎来高峰期,优秀文学作品层出不穷。这一时期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大多数军旅作家在创作过程中都在尝试逐渐打破历来以“男性”为主的主题意识,作品中逐渐凸显“女性”,并且“女性意识”增强。本文将另辟蹊径,以90年代之后军旅小说中的“女性”为研究对象,谈谈女性思想、意识在军旅文学中的崛起,从而让读者看到“战争已不仅是与男人有关的事情”,在战争中女性同样承担着重要的角色,而90年代之后的军旅文学作品就力求书写她们的风采。
-
清末女诗人徐自华与徐蕴华的女性形象初探
-
作者:
魏鹏展
来源: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徐自华
女性意识
南社女诗人
女性解放
秋瑾
徐蕴华
-
描述:
清末西学东进,女性意识开始在中国社会越来越强烈。传统女性开始冲出闺房,走上革命,突破传统女性固有的角色定形。南社女诗人徐自华与徐蕴华都出生于大家庭,一方面接受了传统中国文化的熏陶,有传统妇人的的一些特点,相夫教子,事事以家庭为重;又有传统读书人高尚的志趣和品格;另一方面秋瑾不保守,不服从的倔强个性也影响了她们性格的转变。笔者尝试探讨两位清末南社著名女诗人在作品中呈现的形象,也从她们生平事迹,探究新时代女性的性格特征。
-
论90年代2后军旅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凸显
-
作者:
张倩
来源:
陇东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军旅
知己
英雄
女性意识
军人
引路人
女性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之后军旅文学创作再次迎来高峰期,优秀文学作品层出不穷。这一时期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大多数军旅作家在创作过程中都在尝试逐渐打破历来以“男性”为主的主题意识,作品中逐渐凸显“女性”,并且“女性意识”增强。本文将另辟蹊径,以90年代之后军旅小说中的“女性”为研究对象,谈谈女性思想、意识在军旅文学中的崛起,从而让读者看到“战争已不仅是与男人有关的事情”,在战争中女性同样承担着重要的角色,而90年代之后的军旅文学作品就力求书写她们的风采。
-
论东西《后悔录》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李琨
来源: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纵欲
女性意识
《后悔录》
东西
禁欲
抗争
-
描述:
发表于2005年的长篇小说《后悔录》是广西文坛主将东西的又一力作,小说极具感染力和震撼力的不仅在于塑造了一个悲剧人物曾广贤,还在于通过塑造众多女性形象,来展示那个特殊时代人们的情感生活变迁,以及生活在禁欲时代和纵欲时代中的不同女性的抗争与困境。她们的存在,加剧了曾广贤的悲剧性,推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
从女性丰义看女性形象广告
-
作者:
宁静
郭丹丹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社会
女性意识
人类生活
文化影响力
形象广告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现代人类生活在广告的时代,随着广告在现代社会中所发挥的文化影响力日益提高和女性意识的日渐崛起,广告中的女性形象问题研究已经成为研究媒介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
-
《倾城之恋》与《飘》中的女性形象之比较
-
作者:
许亚欣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流苏
独立
郝思嘉
比较
女性意识
坚强
-
描述:
世界文学的长河异彩纷呈,引人注目。文学名著《飘》和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倾城之恋》从女性主义视角对爱情进行了叙述,将包括爱情婚姻在内的人间真情进行了彻底的解构。两部作品的爱情叙事是从女权意识的角度去赞美女主人公的反抗,刻画她们努力争取属于自己的幸福的复杂性格。米切尔生活的时期,正是西方女权运动渐入高潮的时期,所以作者在小说描写中,特别突出了女性的元素。而张爱玲描写的时期,也是西方的女权运动已经传入到中国,中国传统的思想价值观开始解构的一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