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意识】搜索到相关结果 1450 条
-
论池莉的女性观
-
作者:
陈俊平
来源:
中南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写实小说
池莉
女性观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
描述:
池莉初登文坛就被誉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这使人们对她的小说形成了一种误读,忽略了女性观在其作品中自然的潜性的显现。其实,池莉的小说自始至终都以鲜明的女性意识观照和表现着女性的生存本相,深刻挖掘着根深蒂固的父权意识下的女性生命力和创造力,力图确立女性独立的人格和价值观。 本文将池莉的创作以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末为两个分界点,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来探讨池莉女性观的成长和成熟。 文章认为,前期,池莉对于传统的女性角色持认同态度,其笔下塑造的女性形象都处于边缘地位,是依附
-
凌叔华和罗惠锡作品的女性意识研究
-
作者:
危立君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绘画手法
女性意识
罗惠熙
凌叔华
女性文学
-
描述:
中韩两国的女性作家在20世纪的一二十年代崭露头角并活跃于文坛。在以往这一时期的女性作家比较的研究中,大多都是关注中韩女性作家萧红、丁玲、姜敬爱的比较研究,这几位作家描写的一般都是当时社会中处于社会下层受尽压迫剥削的劳动人民,尤其是下层女性的命运,以及她们的反抗意识。但是,西方平等自由思想的冲击波,不仅震荡了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下层劳动者,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上层社会的女性中更如惊涛骇浪般震感了她们的心灵,因为她们可以更直接更具体的接触学习西方文化。本文主要对这一时期中韩两位女性作家凌叔华和罗惠锡的作品进行比较。她
-
失陷的女性意识
-
作者:
汤洁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文本解读
电视剧改编
文本操纵
女性形象
-
描述:
九十年代以来,现代传媒的高度发达改变了人类文化传播的总体格局。电视剧的繁荣与文学中心地位的旁落使文学与影视的“联姻”成为一个普遍的文化现象。在已然商业化了的文化市场上,电视剧的热播伴随其小说原著的畅销,二者形成双赢的局面。在众多形形色色的改编文本中,由女性作家作品改编的不在少数,这些作品被搬上荧屏后都获得了不俗的收视率。然而在这闹热的背后,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作为女性作家,其作品往往会有一个女性立场,显现出一种鲜明的女性意识,亦或是表现出一种细腻、感伤的女性氛围,而改编成电视剧后,这种立场和意识却往往被
-
论新历史主义视域下的《金色笔记》
-
作者:
万瑶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新历史主义
金色笔记
两性和谐
叙述策略
-
描述:
多丽丝.莱辛是英国当代文坛杰出的女作家,其作品以主题的多元性、独特的女性视角和大胆的写作尝试而着称。发表于1962年的《金色笔记》是她公认的代表作。新历史主义是一种具有后现代特色的社会文化思潮,在它的影响下,传统的历史观和历史题材小说的创作都发生了改变。本文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用新历史主义观对人物形象、叙事特点、艺术特色等三方面进行分析,以显示出作家在处理历史、文学和文化复杂关系的高超技术。文章为六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对莱辛及《金色笔记》的研究趋势;第一章和第二章介绍新历史主义及《金色笔记》中
-
1980年以来中国女性电影解读
-
作者:
朱德蒙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女导演
市场价值
女性意识
女性角色
-
描述:
中国电影历经百年,在几代导演的共同努力下创造了中国电影辉煌的成就。其中,由女性导演拍摄的多部经典影片更是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章,在这些影片中,女导演不仅塑造了多位具有时代意义的经典女性形象,而且展现了在时代演进中中国妇女女性意识的觉醒与蜕变。这些带有明显性别符号特征的女性角色既是时代的缩影,又表征和见证了中国电影艺术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和进程。她们自身明确的性别符号给中国电影创作带来了新的题材、新的视角和新的创作理念。受到西方女性主义研究和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影响,中国女性电影理论,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的
-
《江格尔》与荷马史诗之女性比较
-
作者:
乌云其木格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美
江格尔
女性意识
荷马史诗
女性地位
-
描述:
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一致性和规律性,其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 约着文学的进步。由此,作为意识形态一部分的文学,其发展也就不可 避免的具有一致性和规律性。不同的两个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同一阶 段,即使相互间无影响,其文学创作也会出现某些相同的现象。希腊荷 马史诗与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即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而这恰恰表明, 相似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成为中西史诗之间比较的一大前 提。因此,它们必然是这种经济基础与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最好的反映。 然而,各民族史诗都是不同民族在不同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创作出的结晶, 故
-
新时期大陆电影的女性意识
-
作者:
赵海霞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男性镜城
女性导演
新时期
女性意识
-
描述:
女性电影作为电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女性地位的提高等,也越来越显示出它在电影中的位置以及它的研究价值。本文是一篇以新时期(1979年一至今)大陆电影中的女性意识为研究对象的论文,面对大量的理论资料和文本材料,尝试以女性主义理论、史论结合、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将新时期大陆电影中的女性意识置放于电影发展史的链条上,分男性导演与女性导演两大部分,通过对其代表电影中女性意识不同呈现特征的分析,试图揭示出电影创作者们对女性意识的理解和把握。研究女性意识,首先要了解“女性电影”以及相关的电
-
由理想到现实的坠落:试论张洁创作中的审美流变
-
作者:
李木桂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两性关系
叙述视野
女性意识
审美流变
张洁
-
描述:
张洁是我国当代文学中唯一一个两次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同时她也是新时期女性文学创作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登上文坛开始,张洁已走过了三十年的创作历程。在这三十年中她以一名知识女性的身份阐述着对整个时代生活的理解,展现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更为重要的是,张洁在作品中描绘了大量的知识女性形象,展现女性在新时期以来的艰难行走历程。这些女性形象串联起一个女性意识由朦胧到逐渐清醒的过程,串联起一个女性自我解放的心路历程。可以说,张洁是中国新时期以来女性小说家中的第一位重要人物。前人对张洁创作的研究主要是
-
论丁玲小说的婚恋叙事
-
作者:
杨羽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丁玲
婚恋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论丁玲小说的婚恋叙事
-
婚姻,人性与创作:《傲慢与偏见》与《尼罗河上的惨案》中的女性意识比较研究
-
作者:
王婧媛
来源:
山西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傲慢与偏见》
女性意识
简·奥斯丁
《尼罗河上的惨案》
阿加莎·克里斯蒂
-
描述:
所谓女性意识,就是指文学作品以人的解放为内在核心,以争取女性独立地位为标志,并在创作上表现出明显的性别特征和写作姿态。本文以女性意识为切入点,对《傲慢与偏见》和《尼罗河上的惨案》两部题材不同,写作时代背景不同的小说进行分析比较,力图将两部作品置于历史背景下对其女性意识进行研究。 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论构成。在引言部分,作者主要就该课题进行文献综述,并阐明了选题意义。正文分五章来进行论述。第一章首先对女性意识进行了简短的概述,论述了女性意识形成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早在17世纪,有些女性已经涉足文坛,显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