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心理】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
道德与金钱的双重枷锁: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陈红燕
来源:
合肥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女性心理
文学评论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颓废而又毫无出路,挣扎来去,摆脱不了道德与金钱的双重枷锁,难以避免情感的悲剧。张爱玲小说的主题也是女性文学的永恒主题——无非金钱与爱情。张爱玲与当代女性作家都没有解决女性的出路问题。
-
矛盾与困惑:对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后女性小说家审美心理的研究
-
作者:
张欢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审美心理
审美心理
审美感知
审美风格
审美情感
女性心理
审美形式
-
描述:
在审美越来越趋于多元化的今天,20世纪90年代后的女性作家及其作品所呈现的多样化发展,为当代中国文坛这个五彩斑斓的艺术世界增添了不少光彩.该文试图跳出以往女性文学研究的模式,特别是想区别于当下时兴的一般性文化批评,而选择了女性作家的审美心理作为研究对象,就
-
女性电影从沉思到反抗
-
作者:
张蓓陆旅星
来源:
四川日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女性电影
恋爱中
女性导演
女主人公
青木瓜
女性心理
东方女性
表现心理
女性形象
电影人
-
描述:
女性电影从沉思到反抗
-
中国女性文学“身体叙事”的世纪演替
-
作者:
屈雅红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主义
“身体叙事”
女性话语
中国
女性心理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文学理论
-
描述:
女作家徐坤在她的小说《狗日的足球》里,写了一场足球比赛。看台上,到处飘散着男人用语言贬损女性的声音,女性观众却找不到发泄自己愤怒情绪的语言和字眼。作者意味深长地感慨:“所有的语言都是由他们发明来攻击和侮辱第二性的,所有的语言都被他们垄断了。”
-
女性心理的审美透视——读刘兆林散文
-
作者:
春容
来源:
艺术广角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心理
女性观念
刘兆林
散文
女性心理
《高窗听雪》
《丝绸路上的少女》
叙述策略
-
描述:
文学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师无不因女性和文学女性的名字而扬名。无论安娜·卡列尼娜之于托尔斯泰,还是金陵十二钗之于曹雪芹;无论是毕加索终生离不开女人,还是达芬奇一生未曾拥抱过一个女人——这些现象都一再说明作家和女性的关系,无论是在现实世界还是在艺术世界中,都是极为密切的。可以说,没有女性便没有那些名垂史册的文学大师,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