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641 条
-
一曲乡村女性命运悲剧的挽歌——论《玉米》中的“性与权力”叙事
-
作者:
何丹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权力空间
性描写
女性命运
女性形象
-
描述:
毕飞宇的《玉米》描写了玉米、玉秀,以及玉秧这三位农村少女的不同人生,三部曲讲述的是三个人的故事,包含的却是作者对于乡村女性命运的反思。《玉米》中有两个不可忽略的关键词:性与权力。在权力叙事和大量的性描写中,《玉米》深刻地展现出了乡村女性逃脱不出权力之网的悲剧命运。
-
依莎贝尔·阿切尔:浪漫的理想主义者
-
作者:
何微
来源: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位女士的画像》
亨利·詹姆斯
依莎贝尔
女性形象
-
描述:
《一位女士的画像》是亨利·詹姆斯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品,小说的女主人公依莎贝尔·阿切尔被公认为追求自由的典型人物。着重讨论依莎贝尔的人生观和自身的性格缺陷与其悲剧命运之间的联系。透过她的成长环境和教育经历,依莎贝尔的人生观逐一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一个活在想象世界中的浪漫主义者。她的人生观促使她一直追求自己的理想世界,即使最终看清自己与奥斯蒙德婚姻的本质,她也没有选择逃离这段婚姻,而是选择继续生活在自己的理想世界中。
-
川端康成的女性观
-
作者:
刘畅
来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女性形象
川端康成
-
描述:
川端康成是一位十分擅长描写女性的日本作家,对女性的塑造和刻画贯穿了他一生的创作生涯,在这些形象的背后蕴含着他独特的女性观。
-
“倾城”之战:评姜燕鸣小说《倾城》
-
作者:
俞思源
李奇志
来源:
文学教育(上、下旬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武汉抗战
倾城
女性形象
-
描述:
“倾城”之战:评姜燕鸣小说《倾城》
-
浅析中拉文学作品中悲剧女性人物形象
-
作者:
张倩
来源:
英语广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玛丽亚
林黛玉
女性形象
拉丁美洲文学
-
描述:
哥伦比亚作家豪尔赫·伊萨克斯的小说《玛丽亚》是拉丁美洲浪漫主义代表作,描述了女主人公玛丽亚和埃弗拉因的悲剧爱情故事。《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为主线,揭露家族悲剧和封建制度的没落。玛丽亚和林黛玉之间相隔了一个多世纪,又相距了千山万水,却拥有极为相似的命运——父母早逝,寄人篱下,爱情破灭,红颜薄命。是什么导致了她们的悲剧人生?是她们的主观性格,还是客观境遇,亦或是作者的刻意安排?
-
浅析《灿烂千阳》中的女性成长
-
作者:
赵天琪
来源:
校园英语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社会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
描述:
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灿烂千阳》以阿富汗的战争时期为背景,讲述了两位女主人公坎坷的一生。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在父权制社会的束缚下女性的自我成长,赞美了阿富汗女性坚韧不屈的精神。
-
论张爱玲文本创作的特异空间
-
作者:
唐明明
来源: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言情主题
张爱玲小说
艺术表现
女性形象
-
描述:
张爱玲的卓然特立表现在她清贞决绝的写作及生活态度、凌厉细腻的笔下工夫、苍凉华丽的末世视野.很难想象,一个那样年轻的文学女子,创造了四十年代文学界一瞬间的灿烂辉煌,许多奇丽又精美的佳作流传至今,并愈来愈在岁月中流露出她丰厚而又瑰丽的艺术魅力.
-
川端康成的女性观
-
作者:
刘畅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女性形象
川端康成
-
描述:
川端康成的女性观
-
"倾城"之战:评姜燕鸣小说《倾城》
-
作者:
俞思源
李奇志
来源:
文学教育(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武汉抗战
倾城
女性形象
-
描述:
《倾城》是首部以1938年的汉口为历史大背景的长篇小说。该作拓展延续了姜燕鸣汉口叙事的累积,在力求还原真实历史的基础上,经由四个汉口女性命运走向的串联叙写,渐次呈现围绕武汉抗战展开的一系列波澜壮阔的重大历史事件。作者以悲壮激越之情书写了“倾城”之际的各种意味深长的“倾城”意象和隐喻,尤其凸显了汉口女性的“倾城”风貌,使作品围绕核心意象“倾城”建构起了一个自足的意义世界。
-
论莫言小说《蛙》男权的削弱
-
作者:
张佳雨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人物
《蛙》
女性形象
-
描述:
莫言的小说《蛙》借作家蝌蚪的视角,运用四封书信和一幕话剧的形式,展现了作为乡村妇产科女医生姑姑50多年的人生经历,从而反应出中国几十年来计划生育推行带来的变革,直触人心。小说通过作家蝌蚪和日本杉谷义人的四封信来讲述姑姑的一生,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看待在东北高密乡生活的人们从建国初期到计划生育实施再到改革开放,计划生育政策松动的人生百态和交织在其中的人性的复杂与光辉。而在这一段书写中,我们可以看出与姑姑、王仁美、小狮子这一系列性格鲜明的女性人物的对立的蝌蚪这一男性人物在小说中猥琐、怯懦的性格特征。
<
1
2
3
...
8
9
10
...
63
64
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