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曼斯菲尔德庄园》
作者: 钱博洁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奥斯丁   《曼斯菲尔德庄园》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简·奥斯丁的《曼斯菲尔德庄园》对于作家女性主义的形成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有着复杂的故事情节,集中的突发性事件,浓重的社会讽刺意味,可以说是作家艺术思想与艺术成就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因此,本文
新版电影《画皮》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袁煜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状态   女性形象   父权中心主义   女性主义  
描述: 2008年上映的新版电影《画皮》,打着东方魔幻主义的旗号为观众呈现了一道视觉与精神的大餐。在这部影片中,伦理、爱情、亲情与友情主题得到了重新理解与阐释。本文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对这部融合了多元文化艺术色彩的电影进行了解读,重点讨论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作品对父权中心主义的解构,以及作品引发的对现实生活女性生存状态的反思。
莫言小说中的女性命运叙事
作者: 李晓红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莫言   女性命运   历史思考   女性形象  
描述: 莫言为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其作品塑造了一系列典型的女性形象,在爱情婚姻、社会生活、身体表达三方面书写了父权制文化重压下女性的命运遭遇。莫言用长篇小说凸显了女性生命的本能释放,赋予了她们更多的独立权,他以男性化视角,为女性命运叙事发展创造了新思路,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叙事风格。本文从叙事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层面,对莫言小说中的女性叙事进行探究。
夹缝中的女性人:评艾丽丝·沃克的《紫色》
作者: 龙奇玉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份寻求   主体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艾丽丝·沃克的成名作《紫色》具有强烈的女性主义叙述立场。小说塑造了一系列的美国黑人女性形象,记录了黑人女性在传统的夫权专制和种族歧视的社会里打破沉默,寻求自我的决心和勇气。书中形态各异的女性形象表现出黑人女性在其主体意识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各种反映,显示出处于种族和性别双重边缘的黑人女性构建新型的性别身份的艰难历程。
《菊花》的精妙叙事
作者: 徐小琴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进程互动理论   女性价值   女性形象  
描述: 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短篇小说《菊花》,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短小的篇幅里包涵着作家凝练的语言艺术、精妙的叙事技巧和对女性自我价值的思索。本文在叙事进程互动理论指导下,聚焦于分析《菊花》的精妙叙事。
性别神话下的牺牲品:“拉帕其尼之女”解读
作者: 闫爽   来源: 作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牺牲品   男权社会   女性形象   话语权  
描述: 本文通过对纳撒尼尔·霍桑的短篇小说《拉帕其尼之女》的女性主义解读,分析了男性作家笔下的被压迫,被扭曲的女性形象比阿特丽丝,试图阐明在男权社会里,女性话语权的缺失使其注定成为性别神话下的牺牲品。
自觉自强求至情——吴国太、孙夫人形象的另一解读
作者: 李会转   来源: 作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至情   女性形象   自觉  
描述: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孙夫人和吴国太两位女性形象与众不同,从她们对自我的体认和把握中,可以看到她们对真情的强烈渴望与大胆追求;她们以一种特异的方式,反抗着种种对她们情感的毁灭,体现出她们的自觉、自强,对自我的肯定。在险恶的环境中,她们身上流淌的真挚情感、闪现的人性光辉,给予人更多希望,显现着人间真情的不可泯灭。
无奈与苍凉——论张爱玲笔下的女性生存状态
作者: 姜宛铮   来源: 作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人性悲歌   女性形象   女性关怀  
描述: 张爱玲的小说多对女性世俗性生存进行还原式的描写,在这种描写中,渗透着她对女性悲剧性命运的清醒认识。她以女性作家独特的视角,洞幽烛微,刻画了一系列女性形象,奏响了一曲曲人性的悲歌。女主人公们或是丧失了
从祝英台与朱丽叶的形象看中西文化差异
作者: 霍彩乔   张利明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朱丽叶   祝英台   女性形象   差异  
描述: 《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祝英台对爱情的忠贞执着,以身殉情的坚定选择与莎翁笔下的朱丽叶十分相似。二者的区别在于,祝英台作为中国传统封建社会下的女子,她的爱含蓄、深沉、无奈,最后选择祭坟化蝶,以示心意。而朱丽叶作为西方人文主义时期下资产阶级的女性,她的爱率直、热烈、无惧,最后勇敢地用匕首结束生命,与罗密欧双双殉情。这一切在性格特征和爱情观念上的不同,都源于中西文化的差异。
彻底的人物 欲望的悲剧:对《金锁记》主人公形象的解读
作者: 苏华   来源: 作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琐记   悲剧   女性形象  
描述: 《金锁记》讲述的是出身低微的市井人家女子曹七巧的一生,尽管她过的是传统意义上的三从,但作者并没有把她塑造成符合传统观念的女性,而是让其在欲望的驱使下扭曲了人性、母性,成为彻底的人物,颠覆了传统的女性形象。
< 1 2 3 ... 7 8 9 10 1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