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蝴蝶的面孔
作者: 方志凌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面孔   生命   凄美   蝴蝶   象征物   视觉隐喻   内心体验   失落   作品   女性形象  
描述: 陈芸喜欢画蝴蝶。作为一位满含诗意浪漫和女性柔情的艺术家,从2000年直到2007年,生命短促但却绚丽动人的蝴蝶一直是她对生命的热爱、对个人挫折的超越以及对美好事物无情消逝的伤感与哀婉的象征物。然而,到2008年,陈芸的作品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蝴蝶已经幻化为形形色色的痛苦、伤感、失落的女性形象。显然,到这个时候,那些有着凄美、浪漫的视觉隐喻的蝴蝶
因心灵而美丽:读《简爱》有感
作者: 王爽   来源: 优秀作文选评(高中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国文学史   夏洛蒂·勃朗特   罗切斯特   独立自主   爱情   平等地位   女性形象   简爱   积极进取   心灵  
描述: 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想错了,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一样充实!——《简爱》夏洛蒂《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传世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积极进取态度和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夏洛蒂·勃
侧面描写在《陌上桑》中的艺术效果
作者: 唐燕   来源: 才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汉时期   女主人公   作者   艺术效果   初中语文教材   读者   侧面描写   陌上桑   女性形象   罗敷  
描述: 《陌上桑》是一首东汉时期在民间广泛流传的诗歌,现被编入初中语文教材.在这篇作品中,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貌美品端、机智活泼、亲切可爱的女性形象,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本文之所以产生这么大影响,深受群众喜欢,笔者认为除了作品内容本身外,在写作手法上的侧面描写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浅谈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作者: 张旭丹   来源: 成功(教育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张爱玲作品   女性人物形象   文坛   三四十年代   时代变迁   旧上海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天才  
描述: 在三四十年代的旧上海,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一位天才女作家横空出世,成为当时文坛上最璀璨的明星.她一出手便是经典,一上路便是巅峰,以其苍凉的笔调,奇谲的想象,震惊了整个文坛.岁月流逝,时代变迁,张爱玲的名字伴随着她奇丽而又精美的佳作流传到今天,并逐渐在风云中流露出她丰厚而又瑰丽的魅力.张爱玲用她自己独特的方式对生活在那个特定时代中的人们,特别是乱世中的现代女性的基本生活状态,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剖析,塑造了一系列经典的女性形象.她的作品为我们文学宝库又增添了一批独特的女性形象,给当时的精神食粮匮乏的读者以一种新鲜
现在的女人怎样做母亲
作者: 阮直   来源: 晚报文萃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亲形象   萨拉   富兰克林   母性   鲁迅   自由   传统美德   家庭   知识女性   女性形象  
描述: 从现在的年轻妈妈身上我有点儿找不到母亲的形象了,就剩下孩子的保姆、孩子的管家、孩子的保护神了。好像40岁以上年龄的人,说起母亲来倒是有个慈爱、威严的女性形象还能温暖一下心窝。如今这中年的母亲不与女儿争着比时尚就算有大有小了。传统美德的母亲是勤劳、淳朴、善良,是克己、奉献、默默无闻,她们把母性中最柔软、最仁慈的价值都固化在了
张瑞芳:“我只是个听话的演员”
作者: 郭凌鹤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大名旦   中国电影   农村妇女   电影学   演员   新闻周刊   中国传媒   周恩来   女性形象   回忆说  
描述: 2012年6月28日晚,94岁的张瑞芳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两天前,人们刚送走了和她同岁的老演员陈强。国家话剧院院长助理罗大军说:“他们似乎约好了,一起到‘那边’去演戏了。” 张瑞芳一生演出的电影
现代派雕塑家亨利·斯宾赛·摩尔雕塑作品
作者: 亨利·斯宾赛·摩尔   来源: 青年博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陈列   雕塑风格   原始艺术   摩尔   现代派   亨利   铜雕塑   雕塑家   作品   女性形象  
描述: 亨利·斯宾赛·摩尔OM CH,(Henry Spencer Moore,1898年7月30日-1986年8月31日),英国雕塑家。摩尔以他的大型铸铜雕塑和大理石雕塑而闻名。剑桥菲茨威廉博物馆陈列的"斜倚的人形"(1951年),表现一个高度精简、抽象的女性形象,是摩尔雕塑风格的典型代表。他说:"一切原始艺术最突出的特点,是它们那生气勃勃的活力。这是人民对生活的直接感受的再现。"所以在他的创作中,首先追求物体的质感,保留材料本来的美质。他宁肯要求一件雕刻像一块"有生命"的石头或树干,而不要求它们完全像一个有生
可曾闲来倚青藤
作者: 张素荣   来源: 宝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藤   人生境界   闲暇时间   赏石   色块   老师   画面   家庭   女性形象   心灵  
描述: 记得刚喜欢石头不久,随几位同好到宜宾淘石。第一次参观王毅高老师的家庭石馆,琳琅满目的精美石品给我的震撼自不必说,有枚刚被王老师淘回、还未上座的人物石小品也同样深深地吸引了我。此石石形圆润、画面简洁,灰白色石底上棕褐色色块勾勒出的女性形象,好似坐在一藤蔓编织的秋千上,神情悠然自得。就在和"她"对视的一瞬间,我心中的某根神经被轻轻地触动了
爱·念:张爱玲与王安忆写作之比较
作者: 于姗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女作家   王安忆   回归家庭   经济能   婚姻   旧上海   女性形象   都市女性   倾城之恋  
描述: 一、爱情中的女性关注都市女性的生存际遇,审视反思女性的命运转折,是同为女性作家的张爱玲与王安忆共同的写作特点之一。从生存状态、情感层面等对女性加以观照,塑造出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凸显出鲜明的女性主体意识。(一)家的回归"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生成的。"这是西蒙·波伏娃在她的《第二性》中的一个著名观点。的确,女性在出生伊始,并不知道以后的自己会是怎样的角色,也没有上帝指明她应该走向哪一条人生之路,唯有她自己在生命的不断寻求探索中,找
赏析“宝黛”人物形象
作者: 陈恒发   来源: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薛宝钗   红楼梦   儒家思想   高中语文   名著导读   东方女性   现代人   林黛玉   女性形象   正因如此  
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名著导读选编了《红楼梦》,学生对小说中的薛宝钗、林黛玉这两位女性形象的评论是大相庭径。薛宝钗,用现代人的话说,她是一位典型的传统的东方女性,儒家思想、文化深入其骨髓。她文静典雅,温柔贤惠,知书达理。她为人处世细致周全,审时度势。无论是对生活,对人生,还是对婚姻爱情,都显得富有责任感。正因如此,作品中薛宝钗的言行举止,都是极其稳重而富有涵养的,是一个标准的"名嫒淑女"。
< 1 2 3 ... 77 78 79 ... 87 88 8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