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关于《爱玛》中女性形象的探索与研究
作者: 李世荣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爱玛   女性小说   探索与研究   文学创作   简·奥斯汀   莎士比亚   英国   作品   女性形象  
描述: 一、史书一样的文学创作者简·奥斯汀是英国著名的女性小说家,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在女性的世界里总是充满了细致入微的感受与观察。在简·奥斯汀的文学世界里,更是以细腻多情的文字书写着一个个关于女性的小天地。儿时的简·奥斯汀生活在英国一个普通的小
论《喜福会》中觉醒的女性形象
作者: 许文静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中国传统文化   存在性   喜福会   自主意识   觉醒   母亲   种族歧视   女性形象   生存环境  
描述: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美国华裔文学的转型期和觉醒期,是走向成熟与繁荣的阶段。此阶段涌现出一批富有影响力的华裔女性作家,其中谭恩美是代表人物之一,且在当今华裔作家中享有很高的声望。她的第一部小说《喜福会》一经问世即引起美国文坛的关注与好评。此书以中国文化为背景,讲述的是第一代移民女性和第二代ABC,即作品中的四位母亲和她们的女儿们的故事。其中讲述了母亲们坎
另一种风景:方方小说中女性形象再解读
作者: 安琛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意识   方方小说   女性文学批评   小说创作   理想爱情   新世纪初   当代女性知识分子   文人气质   女性形象   女性生存状态  
描述: 方方于20世纪80年代初登上文学舞台,其小说创作中所蕴涵的文人气质和取材视野一直为很多评论者所称道,在女性文学蓬勃发展的今天,方方对各阶层女性生存状态、生存意识的关注和表现具有一定的普泛意义。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新世纪初,方方创
简析莫里森小说中黑人女性形象设置
作者: 李玉红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群体   自我异化   主流文化   白人   秀拉   小说创作   黑人女性   莫里森   女性形象   美国黑人  
描述: 美国著名黑人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于1931年出生在俄亥俄州的洛里恩城,父亲是一名普通的工人,母亲曾为白人家的帮佣。在莫里森生活的19世纪,美国黑人在地域与文化的断裂中经受着白人主流文化的异化,在这种社会环境与家庭背景中成长的莫里森逐渐认识到,修复美国黑人文化的断裂、注重黑人团体共存是破解这一异化境遇的必然追寻。莫里森在霍德华大学毕业后进人康奈尔大学研修沃尔夫和福克纳的小说创作,这对于其小说创作中的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余华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张梅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人性   写作风格   描写   女性主义视角   许三观   余华   作品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余华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读者视野的,他的小说以一种冷静的笔调描写死亡和暴力,给人血腥冷酷之感,在此基础上揭示人性的残酷和存在的荒谬。直到20世纪90年代余华的写作风格发生了转变,他的小说在描写底层生活的血泪时仍然保持了冷静的笔触,但更为明显的是加入了悲天悯人的因素。
从模糊到清晰:村上春树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刘蕾   来源: 名作欣赏(鉴赏版 上旬)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版社   青年时期   模糊   清晰   朋友   村上春树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村上春树曾说道:“我朋友并不多——就学院的两个。一个是我现在的妻子。另一个也是个女孩。我的朋友只有女孩。”([美]杰·鲁宾:《倾听村上春树》,冯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26页)这是他对自己青年时期社交状态的一种描述,我们显然无法窥知在那之后的岁月,村上究竟又结交了多少位朋友,其中男女比例如何。
从文化角度评析《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黑人女性形象
作者: 武敏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正确态度   生活方式   美国黑人文化   母亲   黑人女性   艾丽丝·沃克   文化角度   女性形象   传统文化   文化遗产  
描述: 一、前言艾丽丝·沃克(Alice Walker)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黑人女作家,她的短篇小说《外婆的日用家当》(Everyday Use for your grandmamma)写于1973年,以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黑人权力运动为背景,描写了一个黑人家庭中母女三人不同的生存状态以及她们对待百衲被等家庭日常用品截然不同的态度。小说成功地刻画了母亲、大女儿迪伊和小女儿麦琪三个不同的黑人女性,她们代表了当时社会的三类
在压抑中认同、反叛和妥协—樋口一叶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刘晓杏   来源: 世界文化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妥协   资本主义   认同   日本女性   压抑   作品   女性形象   现实主义文学   女性肖像  
描述: 樋口一叶作为日本纸币史上的第一位女性肖像人物,她不仅是日本19世纪末有着"明治紫式部"之称的优秀女作家,也是日本近代现实主义文学早期开拓者之一。然而,长年困苦劳顿的生活和过早凋谢的爱情之花使她饥寒交迫、身心交瘁,1896年11月23日,被病魔
木棉女人的写意:中外文艺作品中的独立女性形象剖析
作者: 刘素花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尊   文艺作品   性格魅力   独立精神   简·爱   依附于   人格   女性形象   木棉   男人  
描述: "我不是不爱你,但我不能失去独立的自己。我不是不爱你,但我不能没有自己的枝干,我不想依附于你。我不是不希望你巍然高峨,但我摇曳的舞姿应有自己的风采,而不是完全取决于你。我是你风雨来袭时的战友,不会是一根与你争夺阳光与水分的藤,不会在你困顿时只知道软弱地哭泣。
元明清戏剧中的女性形象分析:读《元明清戏曲选》
作者: 贾亮亮   来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剧家   妇女形象   赵五娘   密切相关   关汉卿   戏曲发展   崔莺莺   杜丽娘   时代精神   女性形象  
描述: 元清明三代是我国戏曲发展的高峰期,涌现出大量的杰出剧作,宛若一朵朵盛开的奇葩。这与戏剧家们的精心创作、潜心修学密切相关,他们用艺术的手法为我们展现出当时的时代精神、人物风貌。他们身上体现的不单单是人物的个性,更是当时社会精神的聚焦。而戏剧中的女性
< 1 2 3 ... 66 67 68 ... 87 88 8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