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641 条
-
从情感角度浅析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以《莺莺传》《李娃传》和《聂隐娘》为例
-
作者:
卞汐玥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感角度
《聂隐娘》
《莺莺传》
《李娃传》
女性形象
唐传奇
-
描述:
以女性人物为主题的唐传奇中,爱情总是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对于爱情的描述,使女性形象塑造变得更为鲜明。贵妇、大家闺秀、侠女等不同身份的女性都在爱情中获得了成长,克服了封建礼教,最终实现对爱情的领悟。本文选取了《莺莺传》《李娃传》和《聂隐娘》三部作品为例分析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
-
汉译佛典文殊故事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黄馨仪
来源:
台湾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学
佛教文学
大乘
女性地位
女性形象
文殊
-
描述:
文殊師利是佛教中「智慧第一」的重要菩薩,在許多大乘經典中都可見到文殊菩薩之名。然而國內對文殊的研究多集中於義理、五台山道場或是與清代帝王統治手法方面的論述,至於將文殊菩薩與文學、女性研究合併探析者,則是缺乏相關論述。事實上,文殊相關的佛經故事中有許多女性角色,她們或善或惡,亦有不少女性展現出超越男性的智慧,故本論文期望藉由文本的歸納分析,以及社會學、佛學理論,以及敘事學等角度,對文殊相關佛典的女性形象有更深入的研究,為佛教文學領域開拓出一番新視野。 本論文共分為七章。第一章說明研究動機、研究回顧、研究
-
西方“复仇”题材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徐齐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复仇
“洞穴”比喻
原型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对于电影中女性形象的讨论和研究由来已久。以“复仇”为题材的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作为其中一个特色鲜明的类别却鲜有专门的论述。本论文针对西方“复仇”题材的女性电影提出并尝试回答这样几个问题:西方女性电影中的“复仇”女性究竟有着怎样的丰富性?在这些丰富各异的“复仇”女性形象中有无共同的“原型”可循?一部典型的“复仇”题材女性电影如何深入表现这样的原型式的人物形象?一部优秀的女性主义复仇影片将带给新的女性形象什么样的启示?本文认为“复仇”题材的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往往或多或少地符合柏拉图洞穴比喻中的“囚徒”的形象,这
-
少女新娘:《十三岁新娘》和《风的女儿》中的女性形象、主体和自觉
-
作者:
刘馥菁
来源:
台东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体
女性自觉
物化
少女婚姻
女性形象
异化
-
描述:
本論文採用女性主義及社會學觀點作為論述分析的基礎,從女性主義的視角出發,探究身處父權社會下的女性地位、處境、形象、生活空間;此外,也以「女性意識」的覺醒作為切入點,探看魏蘭(Gloria Whelan)的《十三歲新娘》及史戴伯斯(Suzan Fisher Staples)的《風的女兒》兩本以書寫印巴回教世界異文化文本中女性地位及意識,並從女性的形象觀看其如何在家庭和婚姻中失去主體性,又如何在之後找回主體。研究發現文本中的女性受男性在經濟、階級意識、行為規範、服飾束縛、空間限制的掌控,被男性所物化,成了馴化
-
李乔「寒夜三部曲」之客家女性形象研究──以叶灯妹为核心
-
作者:
杨素萍
来源:
中兴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寒夜
客家女性
父权
自我价值
招赘婚
童养媳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論文旨在探討李喬大河小說「寒夜三部曲」中的台灣客家女性形象,並以葉燈妹做為研究核心。小說敘述客家人物彭阿強率領家人,進入貓裏蕃仔林(今苗栗縣大湖鄉靜湖村)拓墾土地建立家園的過程。由於作者對於客家女性著墨甚多,並且緊貼著台灣歷史落筆,時代背景跨及台灣的清末、日治與太平洋戰爭結束時期,是以本論文首先由當時歷史背景角度切入,分析彭家客家女性在這動盪的大歷史脈絡下所承受之壓迫及其生命情境。其次,透過台灣傳統的社會制度──童養媳習俗和贅婚習俗──起源與在台盛行原因之分析,討論這兩種制度與客家族群的互動情況,並進而
-
金基德电影研究
-
作者:
Kim
Eun
Hui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金基德
宗教性
电影
导演
欲望
女性形象
-
描述:
金基德是一位有着独特的创作风格和重要国际影响的韩国电影导演,这篇论文主要以分析其作品中几个特征为目标,对其电影中所具有的美学性、导演风格和表现手法等多方面,进行立体的全方位的研究和讨论。可以发现,支持金基德导演的人们所持有的观点是,着重强调其作品的美学性,然而反对他的人们所持有的观点是电影中包含的角色大多是失去了做人起码尊严的边缘人物,还有暴力、欲望、性、善恶等主题。本文从作品的内在构成本质到表现手法和意义,对金基德的电影进行了解读。 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该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目的以
-
杜牧七言绝句之研究
-
作者:
赵美华
来源:
政治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咏史怀古
杜牧
色彩
七言绝句
数字
女性形象
用典
-
描述:
從文學史的觀點檢視杜牧七絕的表現,具有承繼與新變的貢獻,既承接前人的餘緒,又能獨創個人的詩歌風格,甚且開啟晚唐詠史七絕的風氣,繼而影響宋詩好議論的文學特色。杜牧的七絕,創作於風雲變幻、多事之秋的晚唐,保持獨特的風格,取得了高度的藝術成就。 本文先對杜牧的生命歷程與所處的時代做一宏觀的俯瞰,由家學淵源、仕宦之路、交遊情況、文學特色方面來探討,其對杜牧詩歌創作的影響,做為深入分析杜牧七絕詩的基礎。 杜牧七絕表現出多元的形式結構,在色彩的運用上,喜以大自然的色澤為師,色調趨於明亮清新,呈現出和諧純淨的詩畫意
-
1906∼1930《台湾日日新报》汉文短篇小说中家庭女性婚姻与爱情的叙写
-
作者:
黄薇勋
来源: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汉文
爱情观
女性形象
台湾日日新报
短篇小说
婚姻观
-
描述:
本文以《台灣日日新報》漢文短篇小說為研究文本,探究1906∼1930年小說呈現的家庭女性婚姻與愛情的敘寫。《台灣日日新報》為日治時期的官方大報,也是傳統文人發表文章與小說的場域之一,其中不乏有傳統文人色彩的文人擔任報紙漢文版的記者與編輯者,所以本文以漢文短篇小說作者與編輯者的可能意圖作為探究對象,透過小說呈現的家庭女性婚姻與愛情的敘寫,觀察文人們面對現代化思潮與自由婚戀的傳入,對婚姻與愛情的態度是否有別於「父母專制」、「媒妁之言」的傳統婚姻態度;本文採「歷時性」分析法,透過歷史資料、小說文本的分類與按時間
-
日中近世小說に見れる女性像——前期読本と中國短篇白話小說を中心に
-
作者:
杨帆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像
共同点
共通点
女性形象
特殊性
-
描述:
日中近世小說に見れる女性像——前期読本と中國短篇白話小說を中心に
-
台北地区青少年观看恐怖电影之现况及相关因素之分析
-
作者:
李思颖
来源: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角色态度
惊吓元素
青少年
恐怖电影
女性形象
性别角色
-
描述:
恐怖電影是主要電影類型之一,其收視族群以青少年為主。不論東、西方之恐怖電影,皆與青少年次文化或社會現象緊密結合,彰顯血腥、色情、暴力與英雄主義之誇大劇情。然因青少年正處發展階段,恐怖電影的扭曲、誇張情節可能對其產生負面影響及錯誤性別角色認知,故本研究對大台北地區539位12至24歲的青少年進行問卷調查,根據問卷初步結果,進一步對10位有恐怖電影觀影經驗的青少年進行質性之深入訪談,以了解青少年對於恐怖電影的觀看習慣及偏好,以及觀賞恐怖電影時之性別角色態度。 研究結果顯示,觀看恐怖電影是大台北地區青少年的主
<
1
2
3
...
59
60
61
...
63
64
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