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明杂剧中的女性天地
作者: 李燕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天地   杂剧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着重分析了明杂剧中的女性形象,并探讨了造成这一文化现象的时代背景、社会思潮及士人风尚。 第一部分为明杂剧综述。概括介绍了明杂剧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意义,明前后期杂剧的显著区别,以及明代女性文化较为繁荣,女性社会地位有所提高的社会历史根源。 第二部分具体分析了明杂剧中的女性形象。由于明代中后期王学左派进步思潮的影响,明后期杂剧体现了作家追求个性自由,高扬人性解放,提倡男女平等等进步社会思想。 第三部分探讨了明杂剧中反映出的妇女解放风潮的成因、表现及影响。从明代士人女性意识的改观和妇女自
身与心的双重禁锢:宋代女性生活文化背景散论
作者: 杜桂荣   来源: 湖北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文化   社会地位   宋代女性   女性形象  
描述: 宋代是传统社会的成熟期,文化上走向保守、僵硬,加诸于女性的专制桎梏此时趋于完备.该文从宋代女性财产权、她们的离婚再嫁、宋代公主原始的文化品格、宋人和亲态度、夷坚志中的女性形象等几个方面考察,说明宋代社会的女性地位较之前代是全面降低了,女性在身心两方面?
《荒原》中的女性世界
作者: 刘伟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英美文坛   《荒原》   托.斯.艾略特   女性形象  
描述: 托.斯.艾略特(1888-1965)是二十世纪前半叶英美文坛首屈一指的领袖.《荒原》是他描绘当时时代特征的杰作.除了其惊人的写作技巧,作者对诗人诗中描绘的女性世界颇感兴趣.诗人将女性形象分为对比鲜明的两组:历史上的女性和现实中的女性.她们或是不幸婚姻的受害者或是生?
寻梦.失梦.无梦:论於梨华小说中的女留学生形象
作者: 左丽珺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发展流变   女性形象   展示  
描述: 於梨华以描写留学生和旅美华人的生活、思想感情蜚声 文坛,被誉为"留学生文学的鼻祖"、"无根一代的代言人" 她的绝大部分作品描写的是留学生们在学业、事业、爱情、 婚姻上的奋斗和挣扎,探索他们在学咸业就后寻求文化上的 认同,事业上的归宿,以及自我寻索的生活历程和心灵历程。 同时做为一位女性作家,於梨华格外关注女留学生的命运, 塑造一批生动鲜明的台湾早期女留学生群像。本文试图将 对於梨华作品的考察置于中西文化碰撞的大背景之下,从对 具体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分析入手,对其女性形象创作上的 发展流变,早期女留学生生存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俄罗斯女性文学
作者: 陈方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俄罗斯文学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俄罗斯女性文学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崛起,是当代俄罗斯文学,乃至当代俄罗斯文化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已引起俄罗斯国内外众多学者的普遍关注,本论文以这一新兴现象为描述客体,试图对其出现原因、基本构成、主题范畴和风格特征等进行论述,并对其总体创作成就及文学史意义作出评价。 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绪论”对世界范围内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和女性文学、俄罗斯女性文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作了介绍,并对关于俄罗斯女性文学的研究情况作了归纳;第一章“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俄罗斯女性文学概观”概述当代女性文学在俄罗斯的兴起,并对
我国电视广告女性歧视问题初探
作者: 念瑶   来源: 厦门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电视广告   女性歧视   女性形象  
描述: 广告中存在着较严重的“女性歧视”问题,其主要表现为“角色定型”和“以女性为招徕”。一般的解释是:广告的商业本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倾向于采用受众最熟悉的、最易接受的价值与前提(比如男权意识形态)来建构其符号系统。但“女性歧视”并非广告的“不治之症”,不同理论依据提供了不同的可能。 此类广告产生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女性歧视”的价值观如何在广告的符号建构中表现出来的?对于意在迎合受众的“歧视”广告,受众的看法到底如何呢?研究与分析部分,意在对这些问题做出自己的解答。 目前为
历史 文学文本 文学价值
作者: 王奎军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比较文学   女性形象   赛金花  
描述: 历史 文学文本 文学价值
以血代墨:梦醒时分的女性写作
作者: 周妤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母亲谱系   私人化写作   性别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以血代墨:梦醒时分的女性写作》一文将从女性意识觉醒的角度,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化作家的历史情结与创伤冲动,以及这一时期女性文学的几大主要特征.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个人经验与女性的书写.这部分主要就女性心理、女性经验与公共话语、女性现实等方面
《霍小玉传》与《李娃传》女性形象审美比较
作者: 蔡燕   来源: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娃传》   女性形象   唐传奇   《霍小玉传》   审美比较  
描述: 霍小玉与李娃是唐传奇中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 ,在她们身上 ,凝聚着作者的浪漫情怀 :在外貌美描摹的同时 ,更重女性心智才情的展现 ;另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生活、人物内心深细入微的洞察力 ,从两位女性形象身上也折射出了深广的社会内容
男性主体意识下的女性角色——论海明威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赵玉莲   来源: 池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型   男性主体意识   海明威   女性形象   理想式  
描述: 对于海明威的硬汉神话与死亡情结,已从众多读者与研究者的共识,但对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却众说纷纭。本文从文本入手,以历史观点剖析海明威主要作品中的主要女性形象,指出海明威在其男性主体意识的观照下,既塑造了父权文化中完美的女性形象,也创造了现代文明社会中一些逾越了父权文化的道德规范,有自我意识的新女性形象。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认识和欣赏价值。
< 1 2 3 ... 5 6 7 ... 18 19 2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