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 】搜索到相关结果 53 条
形象和形象的涵义:图像学的反思
作者:
托马斯·马克埃韦斯
常宁生
邢莉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
再现性
自然界
抽象绘画
艺术家
抽象艺术
艺术史
真正意义
人物形象
女性形象
描述:
抽象艺术、尤其是极端的艺术(theart of the Sublime)本世纪以来曾被许多人认为是艺术史的必然顶点,自史前以来一切过去的艺术都不可避免地朝着这个趋向发展。根据这一观点,再现性艺术(representational art)曾逐步扩大它对可视自然界的控制权,直到19世纪中期才完成了对其的全面控制。紧接着便是抽象艺术阶段的开始,而人类的控制力则通过这一阶段的艺术从自然界扩大到包括极端和绝对在内的领域。到了20世纪中期,象莱因哈特(Ad)
女性小说:异曲同工的和鸣:海峡两岸小说比较
作者:
赵朕
来源:
文学评论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林海音
五四女作家
女性小说
妇女解放
女性意识
海峡两岸
人生悲剧
五四时期
伦理道德
女性形象
描述:
一台湾女性小说虽然发轫于风云变幻的50年代,但是波涛奔涌的海峡并没有割断文化母体的脐带。它延续、贯通了五四时期女性小说的血脉,承袭了表现自身世界的传统;同时也受到传统的民族文化积淀形成的社会心理、伦理道德和风尚习俗等内潜力的影响和制约。当年,一些曾在大陆成名并把大陆的文艺经验带到台湾的女作家,如苏雪林、谢冰莹、林海音、孟瑶等,为了挽救寂寞萧疏的台湾文坛,或创办刊物,扶植女作家成长
谢栩
作者:
王庆
来源:
中国电视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综合素质
个体户
警官
上帝
演出
北京市
表演
女性形象
电视剧
传奇
描述:
16岁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参加了电视剧《许世友传奇》的演出,一下子迷上了表演。以后,她相继在电视连续剧《仅次于上帝的人》、电视剧《为了悲剧不再重演》、《警官如是说》等剧中扮演了几个有光彩的女性形象。儿影厂拍电影《普莱维梯彻公司》,她演一个个体户,她演来维妙维肖,令人翘指。17岁时,适逢北京市几大单位举办“选美”活动,有一千多姑娘参赛,谢栩凭借姣好的容貌和良好的综合素质,一路过关斩将,闯入决赛圈。但这项活动却因故停办了,留给她几多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