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额尔古纳河右岸》中女性形象的反现代性解读
作者: 宋巍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现代性   地域性   《额尔古纳河右岸》   女性形象   迟子建  
描述: 反现代性与现代性在中国这样一个话语场域下是新奇和不凡的,是被接受和探寻的。在这个过程中,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以下称《右岸》)已然是一个巅峰性的代表作。那么,反现代性在《右岸》中是如何展现的?在富于代表性的女性达玛拉、妮浩、伊莲娜的身上又是如何厘清的?为了将这些问题廓明,经过细致的分析得出结论:在她们身上反现代性是一种大爱的隐喻表征,是一种真实的生存状态,是一条通向幸福的天路。
从女性形象看赵树理创作思想的矛盾
作者: 万佳英   田刚   韩佳宁   来源: 文学教育(上、下旬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思想矛盾   《三里湾》   对立统一   赵树理   女性形象  
描述: 从女性形象看赵树理创作思想的矛盾
周大新、李佩甫小说中农村女性形象的比较研究:以《湖光山色》、《城的灯》为例
作者: 罗光琼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的灯》   周大新   《湖光山色》   李佩甫   女性形象  
描述: 《湖光山色》中的暖暖、《城的灯》中的刘汉香分别是周大新、李佩甫笔下塑造较为成功的农村妇女,她们的人生追求体现了当下时代农村女性的新风貌和新个性,这两位女主人公在爱情的选择、权力的觉悟、人性的完善中都体现了个人魅力,但从作者自身出发,又摆脱不了男权视野下思考的困境。
台湾清代散文中的汉人女性形象-以游记、方志为主
作者: 黄美玲   来源: 联大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台湾游记   清代   庶民史   女性形象   台湾方志  
描述: 台湾清代散文中的汉人女性形象-以游记、方志为主
垂死挣扎的玫瑰——评析比较《金锁记》与《玫瑰门》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赵云玲   来源: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玫瑰门   金锁记   女性形象   铁凝  
描述: 分析并比较《金锁记》中曹七巧和《玫瑰门》中司绮纹、姑爸、宋竹西的人物形象,评价她们在对待时代给予的命运时的态度,对命运或是抗争或是妥协或是绝望,认为铁凝在女性人物形象塑造上后来居上,胜过张爱玲。
沈从文与哈代笔下的女性:《边城》与《苔丝》比较
作者: 宁立正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哈代   边城   苔丝   女性形象  
描述: 沈从文与哈代虽然在所处时代、地域与创作风格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但两者在浓郁的乡土情怀与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上,却使两位作家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而获得了某种精神上的共通性。本文以《边城》和《德伯家的苔丝》为范本,从女性与自然的相通、主体意识与悲剧命运三方面,探讨了沈从文与哈代笔下的女性形象。
论新时期藏族女性作家对女性救赎之路的探寻
作者: 田频   马烈   来源: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藏族女性作家   生存困境   救赎之路   人生之梦   女性形象  
描述: 新时期以来,藏族女性作家在广阔的文化视野和多元文化语境下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审视,她们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新时期藏族女性经历的种种政治、文化冲突,并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去展现本民族女性的生存状况,表现藏族女性的情感与精神方面的痛苦与困惑,完成了对本民族女性生存境遇的书写。同时,藏族女性作家以深沉的宗教情怀关照藏族女性的生命形态和生存境遇,展现情爱救赎之路的破灭,并以寓于文本中的宗教救赎之路为藏族女性提供了一种走出困境的可能性。
论当代河南乡土文学的乌托邦叙事伦理
作者: 刘保亮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河南作家   乡土文学   叙事伦理   女性形象   乌托邦想象  
描述: 乌托邦、文学、伦理三者之间有着内蕴丰富的张力空间。文学对现实生活和美好人性的书写必然是文学叙事与乌托邦、伦理三者之间深刻的耦合。当代河南乡土文学的乌托邦叙事伦理大多寄托于“东方女性”人物形象,以优美的女性美德来维护和支撑起乌托邦的伦理天空。当代河南作家对女性圣洁化的叙事处理不仅传达了文学的伦理审美想象,同时也在女性崇拜的背后以“墨写的谎言”潜隐着男性的期待和欲望。
《台北人》中女性群像的内涵和艺术塑造
作者: 古大勇   练修从   来源: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先勇   内涵   艺术塑造   《台北人》   女性形象  
描述: 白先勇的小说集《台北人》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首先表现了"台北人"对往昔繁华昌盛的追忆,表达对"人生如梦、人世无常"的命运感慨;其次真实再现了"台北人"的生存状态。在艺术上,作者能有机糅合西方现代派艺术手法和中国传统笔法,运用意识流、"赋比"技巧、独特的叙事视角,以及人性的"美丑对照原则"来塑造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因为内涵的丰富和艺术的独创而具有恒久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刚柔相济:《另外那个女人》中的现代女性露丝
作者: 赵佩萌   来源: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意识   妥协   母性   露丝   女性形象  
描述: 《另外那个女人》作为多丽丝·莱辛早期的短篇小说之一,塑造了一位饱满的女性形象露丝,本文从女性独立意识,女性性情弱点及母性三个角度分析此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露丝。
< 1 2 3 ... 53 54 55 ... 80 81 8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