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中西文学史中的女性形象赏析
作者: 王丽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西文学   女性形象   差异化  
描述: 千百年来中国历史文化悠久,与国外都存在着诸多差异,无论是从传统文化及生活理念都各不相同,所以在中外文学史中有众多的作品对于女性形象的刻画也有着很大的区别差异。在国外文学史上对于女性形象的刻画,都呈现对社会思想的传统观念习俗,思想意识起到重要的角色。由于处在的社会背景不同,文化差异及性格不同,影响着她们一生的命运。
薛德华《狐雕》中的女性形象诠释
作者: 卢阳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薛德华   《狐雕》   女性形象  
描述: 薛德华的长篇小说《狐雕》对女性形象的诠释是深层次、多方位的。在盐城古城的百年风云中,女性是书中每一个时期的主角,她们的命运与故事情节紧紧相连,历史的更迭推动着事件的发展,事件的发展蕴藏着不幸的命运因素。本文重点通过狐性女子的悲情、爱情婚姻的摧残、特定时代的灾难三个方面来进行诠释许家三代女性代表人物的悲情命运。
艾丽斯•沃克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天一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妇女主义   压迫   女性形象  
描述: 艾丽斯·沃克是一名黑人女性作家。从小看尽黑人妇女受到种种压迫的她,以笔为武器,批判当时的社会以及男权主义,呼吁、鼓舞黑人妇女敢于同自己的命运做斗争。在她的文学作品里,一个个黑人妇女的形象让人为之惋惜,为之倾倒。本文主要谈论她笔下塑造的典型黑人妇女形象。
浅析阿尔莫多瓦电影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陆申雪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阿尔莫多瓦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女性形象在阿尔莫多瓦的电影中得到突出,其拍摄题材也多是女性话题。本论文主要通过分析阿尔莫多瓦所拍摄的女性题材电影,来研究其中的女性形象,进而对阿尔莫多瓦的女性主义思想探知一二。
柳永词的语言风格及女性形象赏析
作者: 周婵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赏析   语言风格   柳永词   女性形象  
描述: 柳永是我国北宋著名词人,"凡饮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可见柳永词的家喻户晓的程度。柳永词不仅浅近通俗,而且在语言风格上独具一格。本文通过分析柳永词的格调、铺陈和声律,对柳永词的语言风格进行了赏析。并通过具体的诗歌语言的赏析,研究了柳永词中重要的女性形象。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在商业化运作下的作用
作者: 李丹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   作用   商业化   女性形象  
描述: 在现代社会中,传媒作为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工具,对人的主体性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它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传播着文化、价值观念,此外,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主要从电影入手,把女性形象放在特定的语境中分析,从而识别出在商业化规范的今天,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究竟起着怎样的作用。
娜拉出走以后——试论鲁迅《伤逝》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杨骥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娜拉   鲁迅   《伤逝》   女性形象  
描述: 《伤逝》讲述了现代知识女性子君走出家门,与“五四”青年涓生追求爱情与婚姻自由,却最终失败,重回父门,甚至抑郁而死的故事。本文拟以《伤逝》为研究文本,以小说女主人公——子君为研究对象,探讨子君的人物及其时代特质,并以此指向“五四”娜拉“出走-回归”模式的社会与性别内涵。
浅谈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东方女性形象——以严歌苓《花儿与少年》为例
作者: 赵寒雪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西文化碰撞   错位归属   女性形象   《花儿与少年》  
描述: 严歌苓的作品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深度的剖析,这与她独特又深刻的生活经验紧密相连。无论是童年时期遭受的“文革”创伤,还是成年旅居美国时西方文化对她的冲击,都对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所研究的《花儿与少年》是以移民为视角,特别是女性为主体,来揭示人性在异国他乡的迷失和挣扎,向我们展示了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下,一个柔弱但却坚韧的东方女性形象。
格非《江南三部曲》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车虹霞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江南三部曲》   女性形象   格非  
描述: 格非《江南三部曲》一以贯之的主题思想是百年中国知识分子对乌托邦理想的追求。其中以寻梦者陆秀米、逃亡者姚佩佩、失败者庞家玉这三位聪慧美好的女性悲剧形象活跃在特定时代背景,体验着乌托邦苦难历程刺痛女性意识特色的性别意识、孤独意识和生命意识,并发掘出她们敏感坚韧的心性,独立面对理想与现实相悖的乌托邦理想幻影和理想破灭的精神困惑,从而呼唤人性的复归。
解读莫言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文化内涵
作者: 朱慧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莫言小说   文化内涵   女性形象  
描述: 莫言的小说塑造了许多鲜明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在作品勾勒的时代背景里成为了典型。莫言以犀利的语言、独特的视觉角度,将女性形象进行了深刻的描绘。在莫言小说中不难看出莫言对追求爱情女性的赞扬,对叛逆女性的欣赏,对欲望化女性的解读,对不向苦难低头的女性的歌颂。在对这些女性形象刻画的同时,也体现了莫言对乡土情怀深厚的感情。
< 1 2 3 4 5 6 ... 18 19 2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