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868 条
-
《北京人》中愫方人物形象分析
-
作者:
陈宇
来源:
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生
觉醒
女性形象
-
描述:
愫方出生于江南名士之家,是大家闺秀,她的身上有着所有大家闺秀的应有的优点,而且愫方性格上有着最理想化的一点,就是极具忍耐力,在曾家的那些日子,愫方为了爱,甘心情愿的付出爱,为了但是她为爱人付出的一切,都被现实无情的打破了,愫方在绝望之后,选择了创造新生活,接受新生活,这与曹禺其他两部作品中的女主角有着很大的不同,蘩漪和陈白露在最后都选择了鱼死网破,所以结局都非常悲惨,但是愫方最后的结局却是令人欢喜的。
-
乔治·桑妇女小说形象解析
-
作者:
杜宇
来源: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乔治·桑
男性形象
妇女小说
女性形象
-
描述:
乔治·桑早期妇女小说是作者自身体验的写照,表达了对父权制社会中女性不幸命运的同情以及对作为压迫者的卑劣男性的谴责,并把获得美好爱情的希望寄托于理想男性。乔治·桑没有提出解决妇女问题的有效办法,却传递出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女性意识的觉醒。
-
浅论张爱玲小说的女性特征
-
作者:
董庚
来源:
才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人物
女性形象
-
描述:
张爱玲在《金锁记》和《倾城之恋》等作品中告诉人们,对于身处封建社会的女性来说,物质上的满足更为重要,因为只有活着,才有找寻精神归宿的可能。但是《半生缘》中通过描写曼桢的挣扎,又让我们明白了其实女性的精神世界和自我归宿才是最重要的部分,它是女人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反思现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许多女性迷失于物欲的海洋,难以抵挡诱惑而沦为物欲的玩物,这是多么可悲的现象!所以女性们不要淡化追求精神世界自我归宿的意识,要积极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
-
从明清小说来探讨对女性关注度的提高
-
作者:
王存静
来源:
文学教育(中)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清小说
意义
女性形象
-
描述:
明清小说中女性在保持前代形象的基础上又有新的突破,女性已经开始觉醒,开始要求摆脱自己附庸的地位。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小说的体制在变,观念在变,女性也在变化,突显了一定的文学价值和人文意义:形象多层面,角色也变得丰富起来,已经实现由男性小说到女性小说的转变。女性的身份和地位在不断地提高,甚至升华。
-
风:清新灵动的东方话语
-
作者:
都娟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方话语
女性形象
风
-
描述:
谭恩美在《喜福会》中塑造的龚琳达形象清新灵动,犹如东方来风洗涤着西方读者对中国女性的刻板形象:为西方社会对东方女性、中国文化的理解注入了全新的解释。本文将通过分析龚琳达这一人物形象,了解她对风的哲学的理解和运用,解读她所承载着的东方话语。
-
《项狄传〉中的三个女性
-
作者:
暂无
来源:
淡江外语论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斯特恩
女性形象
项狄传
-
描述:
《项狄传〉中的三个女性
-
葛水平小说研究
-
作者:
张苏丽
来源: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
葛水平
女性形象
通俗语言
-
描述:
葛水平凭借一系列集束式作品的发表,在文坛形成大波。她丰富广杂的作品内容、细致深刻的人物形象、恰如其分的语言应用,都使大家深深折服,也为广大评论者所关注。本文仅从以上三方面做简要分析,以期与众多看好葛水平的人达成共识。
-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笔下女性悲剧的根源
-
作者:
庄金秋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
悲剧根源
女性形象
-
描述: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是法国现代文坛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作品中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是揭露资产阶级剥削、伪善、愚蠢、奸诈、阴险的腐朽本质和金钱至上思想的有力工具。他之所以能够塑造出这些形象,除了与其个,人经历密切相关之外,也受到当时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
尤金·奥尼尔女性主义意识初探
-
作者:
高梦尧
来源:
大观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奥尼尔
悲剧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本文笔者探析墨尤金·奥尼尔两篇剧作《悲悼》和《奇异的插曲》中女主公独具特色的个性形象和悲剧命运。以此来探讨奥尼尔的女性主义意识。勾勒其作品中女主人公的整体画面。
-
“家庭天使”与“俄罗斯的灵魂”:艾妮斯与达吉亚娜形象比较
-
作者:
胡小英
来源:
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天使
俄罗斯的灵魂
女性形象
-
描述:
妮斯是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笔下"家庭天使"型理想女性人物,达吉亚娜是俄国诗人普希小说中"俄国妇女的典型"。"家庭天使"体现的是英国工业化时期维多利亚社会中产阶级的道德价值观念,而达吉亚娜的形象则蕴含着俄罗斯民族文化精神和普希金的审美理想。天使型女性形象是父权文化对女性的想象与期待,它的背后是男性话语霸权和女性的集体失语。
<
1
2
3
...
48
49
50
...
85
86
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