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消费主义视域下女性电视广告形象的嬗变
作者: 王明娟   来源: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视广告   消费主义   女性形象  
描述: 在消费社会中,人们通过消费符号表达自己并认同自己。电视广告作为消费社会的推手,为受众构建各种欲望符号,制造出“完美”但单一的女性形象,以符合男权社会的审美。随着女性社会与经济地位的提升,为了争取更多的消费者,广告生产者转变策略,努力寻求女性消费者的认同,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变得独立与多元。这一转变也是打开目前广告制作同质化困局的良策。
论唐传奇爱情三部曲的女性悲剧形象
作者: 刘菊华   梁艳   来源: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性   反思   女性形象   唐传奇  
描述: 唐传奇爱情三部曲包括《李娃传》、《霍小玉传》和《莺莺传》,是唐传奇爱情题材中的经典之作。本文以唐传奇爱情三部曲中的三位女性形象为例,试图通过唐传奇爱情三部曲中的三个典型市井女性,即李娃、霍小玉、崔莺莺的悲剧形象来探寻女性形象悲剧性的根源及其主客观表现,旨在反思女性悲剧形象对当代女性探寻自我出路的借鉴意义。
论苏曼殊小说中的女性观
作者: 常洪欢   来源: 淄博师专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苏曼殊   女性形象  
描述: 苏曼殊在其小说中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大致可分为两类:具有中国古典德行美与学识美的“静女”形象和具有西方现代女性美的“艳女”形象。在这两类女性身上,苏曼殊倾注了自己全部感情和心血,虽分中西却殊途同归。这些女子形象体现了苏曼殊在女子贞操观念上的矛盾游离态度,反映了苏曼殊思想上的矛盾,以及希望中西大融合的文化理想。
严歌苓华文作品特色浅析
作者: 刘怡萱   来源: 陇东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形象   严歌苓   意涵指向性  
描述: 严歌苓是近年来蜚声文坛的海外华文作家,她以极耐人寻味的笔法将一个又一个血肉饱满的女性形象从幕后推向台前。从严歌苓的一些主要作品出发,分析其作品中关于特色女性形象的塑造、内容的意涵指向性以及文本的诸多叙述亮点,无论是立足于文本本身的结构意义,还是文本所指向的作家精神世界,读者都能对其作品中的人物命运感同身受。
从《外戚世家》看《史记》的女性书写
作者: 杨麟舒   来源: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观   外戚世家   女性形象  
描述: 司马迁在《史记》中著录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其中以《外戚世家》最为集中,从中可以窥见《史记》的女性书写。《外戚世家》以宫廷女性为主,如实记载了宫廷女子的人生历程,展现了女性形象的传奇性和悲剧性。同时,司马迁为女性作传,范围涉及政治女性和平民女子,写出了女性的社会影响力,对女性抱有尊重、同情的态度。在这些刻画中,体现了司马迁超前的历史观。
浅析围城中女性的性格特征
作者: 刘晓静   来源: 小品文选刊(下)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情观   性格特征   人生观   女性形象  
描述: 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著,是大文豪钱锺书先生唯一的一篇长篇小说,小说塑造了鲍小姐,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四个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以的爱情观为出发点,对四个女性进行了诠释,从她们与主人公方鸿渐的情感纠葛中,可以窥见她们的性格特征,从而反映了在西方思想文化冲击下女性的转变。本文着重对这四位女性的不同性格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剖析性格对她们的人生观和爱情观所造成的影响。
张小娴作品中的爱情悲剧探析
作者: 曹海涛   来源: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小娴   爱情悲剧因素   女性形象   作品解读  
描述: 张小娴是继亦舒之后的新一代香港言情小说家。她以平凡的文字、理性的思考、犀利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都市里平凡小人物的爱情,着重表现的是那些深陷感情世界中,游走于理性与疯狂之间的女性形象。其作品中的女性在爱情中基本上处于劣势,成为爱情的寄生虫,原因在于都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使得人性断裂,导致了爱情悲剧的发生。这其中不乏有作者角度的经验性思维,也与作者女性意识的缓慢觉醒相关。
论百年来女性作家笔下的“出走”女性
作者: 王菊   来源: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走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描述: 百年来女性作家笔下出现众多"出走"的女性形象,在维护自身权益、追求个性解放的道路上,她们进行了苦苦的抗争和不懈的努力,反映了女性解放道路的艰难,也反映了百年来女作家女性意识的变化。文章选取"五四"初期、抗战时期和80年代以后的代表性女性形象分析女性反抗史,认为百年来"出走"的女性形象变得更复杂和深化了。女性作家在时代潮流的鼓动下对女性追求独立和解放的呼声也更加强烈,她们对自我的探索其实处于一种模式之中,每一种选择都好像山穷水尽,然而却会险处逢生,不是简单机械的循环模式而是一种螺旋式上升。
莫言小说中的中国文化形象建构:以《生死疲劳》为例
作者: 冯雪燕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死疲劳》   中国文化形象   女性形象   乡村形象  
描述: 目前学术界还没有提出中国的文化形象的构建理论,虽然有一些零星的叙述,但没能形成完整详细的理论体系。本文的创新点就在于通过对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精髓的基础上,在论述中国文化形象的问题时,以乡村形象和女性形象为切入点,以小见大,剖析整个中国的文化形象,向着中国文化形象体系不断迈进和靠拢。本文将以莫言小说《生死疲劳》为例,以中国文化形象为出发点,对中国的乡村和女性形象加以阐述。
人间温情的书写与女性意识的显现
作者: 杨涛毓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迟子建  
描述: 迟子建是当代文坛别具一格的女作家,她的小说以优美的语言、灵动的气韵、唯美的叙述享誉国内外。本文试从迟子建小说女性形象塑造方面入手,探究其小说温情书写下所显现出的女性意识,以及展现的内在美学韵味。
< 1 2 3 ... 46 47 48 ... 67 68 6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