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592 条
-
在苦难中升腾——论严歌苓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沈红芳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自我选择
苦难
文学表现
自我肯定
女性形象
严歌苓
小说
-
描述:
苦难是文学表现的主题之一,就女性与苦难的关系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苦难的牺牲品,如杜十娘等,另一类则有幸被拯救得以脱离苦海,如白毛女。虽然结局大不相同,但是这两类女性形象自身,都既没有自我肯定的勇气,更没有自我选择和行动的力量,她们是被命运(或者说是男性)玩弄和摆布的木偶,是作家图解其社会理想和文学意图的空洞能指。
-
《欲望号街车》中布兰奇的仿同心理
-
作者:
傅铮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性
女性气质
自我
南方淑女
父母
南方传统
弗洛伊德
超我
女性形象
心理
-
描述:
一、导语二战后崛起的美国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在《欲望号街车》中塑造了被誉为美国舞台上最好的女性形象荡妇布兰奇,剧评家布鲁克斯·阿特金森赞美该剧为具有几乎使人难以忍受的悲剧性。本文试图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分析布兰奇的心理发展过程,探讨女性的仿同心理对个人性格形成与命运发展的影响。
-
《马瑞芳揭秘“聊斋志异”》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上海教育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瑞芳
现实社会
《聊斋志异》
叙事方式
专业知识
《百家讲坛》
女性形象
山东大学
-
描述:
山东大学的马瑞芳教授在《百家讲坛》开讲“说聊斋”,她以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活泼的叙事方式迅速赢得社会各界观众的广泛欢迎。《聊斋志异》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奇书。有人说,《聊斋志异》是一部写鬼与狐的神怪小说:也有人说,蒲松龄通过写鬼写狐来讽刺黑暗的现实社会:而在本书中,《聊斋志异》有着更深刻的内涵:它不但承载了一个屡试不第的落魄书生的男人梦,更展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另类女性形象。
-
《体育皇后》:诠释体育真精神
-
作者:
张晓慧
来源:
电影艺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真精神
导演
体育学校
全国运动会
体育比赛
皇后
影片
知识分子
体育赛事
女性形象
-
描述:
影片简介:一个打破三项全国短跑纪录的体育学校高材生林璎(黎莉莉饰),因经不起社会狂捧之风,陷进了骄侈的泥坑而懈怠了训练。在教练云鹏(张翼饰)的帮助下,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专心训练。在全国运动会中,同学萧秋华因受到竞争者的挑唆带病比赛而失掉生命后,林璎在思想上受到很大的冲击,在比赛中故意减慢速度,放弃了所谓皇后的桂冠。
-
形的承袭 意的颠覆:解读阿特伍德小说《预言夫人》对哥特传统的戏仿
-
作者:
薛冰莲
来源:
山花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成长小说
阿特伍德
哥特小说
加拿大
故事
哥特式小说
哥特传统
戏仿
女性形象
-
描述: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被誉为“加拿大的文学女王”,曾获加拿大总督文学奖,卡拉克科幻奖,加拿大吉勒文学奖,英国最高奖项布克奖,并获得了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阿特伍德的写作生涯始于20世纪60年代,创作范围包括小说、诗歌、文学评论、儿童文学等,广受国内外批评界的赞誉和读者的喜爱。批评家把她和勃郎特姐妹、伍尔夫、和莱辛并列进行研究。她的作品大多是通过女性视角观察女性之间,以及女性与社会的关系,并把女性问题置于历史政治等广阔的视野之中。此外,阿特伍德广泛关注人权及生态问题,并“擅长于用后现代的创作手法来表现政治意义”
-
新时期三十年中的农民形象塑造
-
作者:
何向阳
来源:
上海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十年
作家
农耕文明
新时期文学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八九十年代
上海文学
女性形象
农民形象
乡村图景
-
描述:
2008年4月11日,由上海作协、《上海文学》杂志社共同举办的中环杯《上海文学》中篇小说大奖赛颁奖仪式暨反思与展望:新时期文学三十年研讨会在上海作协大厅举行。来自北京、南京及上海的学者、评论家、作家共七十余人参加了会议。现刊登部分与会者的发言内容。
-
论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与进程
-
作者:
王军
来源:
国外理论动态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批评理论
女性文学批评
女性主义者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女性主义批评
西方女性主义
文学史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中国女性
-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创作历史悠久,然而在20世纪初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影响下,才诞生了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经历了引进、吸收、扬弃、改造和重建的过程,也就是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同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相结合的过程。现在,这个过程正迈向另一个新阶段———构建系统化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开始中兴,并成为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界定,中国学术界可谓见仁见智。人们通常将女性文学分为“广义的女性文学”和“狭义的女
-
生活在无所适从当中:谈林那北的小说创作
-
作者:
马季
桫椤
来源:
大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经质
文学作品
忆秦娥
三十年
小说创作
现实生活
中国现代文学
小说家
女性形象
文本价值
-
描述:
林那北在近十年的小说创作中形成了自己的一个高峰,然而她所产生的影响是缓慢出现的,她没有什么旗号,也不属于任何创作群落,甚至可以说,她的写作是相对边缘化的。她的小说没有挑战的姿态,也没有炫技的成分,在新世纪杂乱纷纭的文坛上,她的出现,不是个意外,却使那些"意外"在她面前显得正常起来。我相信,小说向来就没有正统之说,什么
-
重构女性与世界的关系:翟永明《女人》组诗简论
-
作者:
伍明春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经验
重构
独立性
抒情话语
女性形象
女性主题
女性主义
艺术个性
汉语诗歌
世界
-
描述:
【推荐理由】翟永明是中国当代诗坛最具艺术个性的女诗人之一。自1980年代以来,她的诗歌创作展现了巨大的语言活力和自觉的探索意识。《女人》组诗是翟永明的成名作,也是当代汉语诗歌的一部重要作品。最令人瞩目的是,《女人》组诗对于女性主题的抒写,既超越了那种小女子式的闺怨和感伤,也不同于男性诗人笔下的他者想象,而是以一个亲历者的身份,深入发掘幽暗而丰富的女性经验,苦心孤诣地塑造一个丰满、自足的女性表达主体。这个主体试图摆脱男权强势话语庞大阴影的笼罩,从而争取一种旨在重建女性话语空间、重新命名世界的独立性。
-
从《日出》看中国旧式女性的生存境遇
-
作者:
王静萍
来源:
戏剧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东西
生存境遇
他者
生存图景
日出
妓女
女性生存
女性形象
曹禺
陈白露
-
描述:
结构上,也不再集中于几个人身上,而借鉴印象派绘画的散点技法,用片段的方法,用多少人生的零碎来阐明一个观念。[1(]P.320)全剧集中在两个场景:高级大旅馆与三等妓院。主要人物由旅馆的各色精英
<
1
2
3
...
46
47
48
...
58
59
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