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868 条
-
暴力、贞洁与色情:从希腊化时期的造型艺术谈起
-
作者:
申子辰
来源:
“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希腊化
造型艺术
女性形象
-
描述:
希腊化时期造型艺术对女人体的欣赏和表达也受到东方文化的启发。埃及人对女神的信奉、对女性的尊重,促使希腊化时期的造型艺术产生了一批强有力的女性形象。同时在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印度,艺术都有表现裸女的传统,这些因素在父系时期的艺术里变得色情化,导致了希腊化时期艳情女像的泛滥。强有力的女性形象(非暴力的)和娇艳的裸女分别指向母系文明的女性艺术原型和战神文化对女体的异化。美国女神复兴运动的重要学者马李
-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伯莎·梅森
-
作者:
周云彩
王亚非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反抗
男权社会
女性独立意识
女性形象
-
描述:
《简·爱》这部伟大的女性作品是英国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的成名之作,也是世界文坛上的传世之作。它塑造了简·爱这样一个拥有独立思想的女主人公形象,同时也塑造了伯莎·梅森这样一个颠覆男权统治的另类的女性形象。伯莎是一个疯女人、一个弃妇,也是一个被囚禁的人。伯莎在疯的标签下,用生命的力量去反抗男权话语氛围中的男权社会。本文试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伯莎,从而进一步了解勃朗特的女性意识。
-
我国报纸体育新闻报道的性别歧视研究
-
作者:
荣霁
刘宁
来源:
面向未来:新体育科学暨学校体育国际会议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性别歧视
体育新闻报道
女性形象
报纸
-
描述:
针对《中国体育报》、《(体坛周报》、<辽沈晚报》体育版三家报纸体育新闻报道的男女报道量,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从性别和体育新闻报道中文章体裁的关系,性别和体育新闻报道版面位置的关系,性别和体育新闻报道中文章长度的关系,图片中人物性别的比例关系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借用有说服力的数据.图表、文本案例,说明报纸男女体育新闻报道质和量上的差别;通过对<体坛周报》,《中国体育报》、<辽沈晚报》报道总量对比得出:男子报道量远远高于女子,女子体育报道总教仅占所有报道的8.53%.通过对报纸体育新闻
-
从女性主义视角下看广告中的性别歧视
-
作者:
张璐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性别歧视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近年来,我国广告不仅在数量上大大增加,而且广告的形式也日益全面。在日益崛起的广告业中,女性形象越来越多的被利用,并且广告中的语言、男女形象的塑造和男女的身份和权力都深深地体现出了以男性为中心的意识形态,代表了男性霸权文化。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揭示了这种性别关系的不平等现象不仅出现在政治选举、就业和薪金等热点问题上,更加潜移默化的存在于几乎被人们忽视的生活细节之中。
-
浅析白银时代俄罗斯女性与中国五四女性意识的觉醒
-
作者:
徐莹丽
来源:
魅力中国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银时代俄罗斯
女性创作
女性形象
中国五四
-
描述:
如果说白银时代俄罗斯女性作家创作如一轮明月,在世界文坛上熠熠生辉,那么中国五四时期的女性创作便是点点星光,光芒甚微也已弥足珍责.两国的女性在特定年代有着相似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地位,都有着对妇女权利和自由的追求.中国女性在寻找出路时较被动并多苦闷比起俄罗斯女性来说不够深刻,但其创作都存在着局限性.两国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及女性创作有着明显的不同,但都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现实和深厚的时代精神,并且促进了女性的觉醒和成长.
-
为爱而苦终无悔
-
作者:
唐晋先
来源:
作家·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额尔古纳河右岸》
鄂温克
女性形象
-
描述:
作为一部女性作家演绎的少数民族史诗,《额尔古纳河右岸》以独特的视角回顾了鄂温克民族的历史,塑造了以达玛拉、妮浩和伊莲娜等为代表的一系列为爱而苦的女性形象。通过她们,作品展现了鄂温克民族忠于爱情、恪守传统、坚持信仰、甘于奉献的美好品德以及面对现代文明冲击的彷徨无助、艰难求索;表达了作家对山林文明的欣赏与赞美、对弱小文明行将消失的惋惜与留恋,以及对鄂温克民族前途命运的深深忧虑。
-
男性世界的两位女性——浅析余华《兄弟》中的李兰、林红形象
-
作者:
袁媛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批判意义
余华
小说《兄弟》
女性形象
-
描述:
余华在《兄弟》中对李兰、林红两女性形象的造型别具风采.接近自然主义的现实主义描写手法让这两女性形象所负载的批判意义更加沉重.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伯莎·梅森
-
作者:
周云彩
王亚非
来源:
语言与文化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男权社会
女性独立意识
女性形象
-
描述:
《简·爱》这部伟大的女性作品是英国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的成名之作,也是世界文坛上的传世之作。它塑造了简·爱这样一个拥有独立思想的女主人公形象,同时也塑造了伯莎·梅森这样一个颠覆男权统治的另类的女性形象。伯莎是一个"疯女人"、一个"弃妇",也是"一个被囚禁的人"。伯莎在"疯"的标签下,用生命的力量去反抗男权话语氛围中的男权社会。本文试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伯莎,从而进一步了解勃朗特的女性意识。
-
六六家庭叙事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陈艳花
来源: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六六
女性形象
-
描述:
受不同历史时期妇女解放运动所带来的启蒙思潮的影响和冲击,女性意识开始注入"人"的质感,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所形成的女子格外注重家庭、伦理的思维定势被突破,大多数女作家开始基于对妇女屈辱卑微地位的反抗和参与社会历史进程的责任感,有意识地弱化并掩盖传统意义上的女性特征,将"做人"置于首位,并竭力通过家庭这一寻常而重要的特殊场景与视角来凸显女性意识的觉醒、发展。六六作为其中的代表人物,在国内与国外双重文化背景下仔细打量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角色,认识到家庭之于妇女不单纯是一种爱情的体验和归宿,而是与女性解放、观念进
-
刘索拉小说中的女性主义
-
作者:
赵娅婷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权主义
女性形象
-
描述:
刘索拉,音乐家,极富个性的业余女作家,其文学作品常给人新奇与震惊。她近期的两部小说风格迥异,既有满含沧桑、充满文化反思的女性悲剧意识的历史题材,又有洋溢着生命力的现代经典爱情主题,都无不其新锐的先锋姿态和不倦的探索精神。而这两部作品中的共同之处体现在对女性历史、命运以及个性的悲悯和关怀。
<
1
2
3
...
44
45
46
...
85
86
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