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日本女性主义文学文本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作者: 李先瑞   来源: 2015年大学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国际研讨会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文学   嬗变   日本   女性形象  
描述: 在日本文学史上出现了数量较为可观的女性主义文学作品,从明治时期清水紫琴的作品到现当代众多女性文学家的文学书写中,有不少包含着对男权社会的批判和对女性解放的憧憬。但是,在这些女性主义文学作品中,其刻画的女性形象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女性解放运动的不断发展有一个嬗变的过程。
《撒娇女人最好命》:“女汉子”的银幕形象分析
作者: 仝金歌   来源: 首届长三角影视传媒研究生学术论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女汉子   社会文化   女性形象  
描述: 2015年春晚助推"女汉子"热议,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都市女性电影《撒娇女人最好命》周迅塑造的"女汉子"形象令人印象深刻,影片也收货票房和口碑的双赢。生活中,性格热情善良、简单干练、独立打拼
《北洋画报》中的女性书写与都市文化建构
作者: 孙爱霞   来源: 都市文化研究(第13辑)——社会思想中的空间、身份与政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北洋画报   女性视角   男权视域   女性形象  
描述: 《北洋画报》是民国时期北方最大的画报,包含极为丰富的信息,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是民国女性的照片、新闻,以及文学作品,这些内容构成《北洋画报》的女性书写。《北洋画报》的女性书写有两种视角:一个是男权视域下的女性书写,诸如对女明星形象的书写与男性猎奇心理、名士习气联系在一起,对女运动员形象的书写与民族国家建构联系在一起,传统女性形象则与男权社会中传统封建伦理道德观紧密相连。此男权视域下的女性书写,建构出民
浅析围城中女性的性格特征
作者: 刘晓静   来源: 小品文选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情观   性格特征   人生观   女性形象  
描述: 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著,是大文豪钱锺书先生唯一的一篇长篇小说,小说塑造了鲍小姐,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四个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以的爱情观为出发点,对四个女性进行了诠释,从她们与主人公方鸿渐的情感纠葛中,可以窥见她们的性格特征,从而反映了在西方思想文化冲击下女性的转变。本文着重对这四位女性的不同性格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剖析性格对她们的人生观和爱情观所造成的影响。
析唐代敦煌壁画中女性供养人形象的审美特征
作者: 刘高阳   来源: 宿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敦煌壁画   女性形象   供养人  
描述: 敦煌地区在唐代经历了三个不同的政权——初唐盛唐的唐王朝统治时期、中唐的吐蕃统治时期、晚唐的归义军统治时期。随着政权的交替,敦煌壁画中女性供养人形象亦展现出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初唐时秀丽、盛唐时丰韵、中唐时秀丽、晚唐时雍容。为探究唐代敦煌壁画中女性供养人的审美特点,以时代发展为线索,深入分析女性供养人形象的造型、服饰、妆容特点。究其原因,是多教并存的社会开放风气、绘画的功能和西方文化的传入对唐代女性形象审美产生了具体的影响。
曹雪芹的女性主义文学解读——以《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为例
作者: 董丽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林黛玉   文学理论批评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欧美文学理论领域内的一种新型的文学批评方法。在东方大国中国,女性主义最早出现于男性批评家的群体中,他们以男性视角为女性争取一定程度上合理合法的权利。笔者在诸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中选取清代著名作家曹雪芹先生的作品《红楼梦》中的女主角——林黛玉作为审美批评的主角,并透过林黛玉的形象来简要解读一下女性主义文学在曹雪芹先生笔下是如何通过女性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的。
《水浒传》中女英雄形象分析
作者: 蒋浩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浒传   女英雄   女性形象  
描述: 《水浒传》是一部长篇英雄传奇,作者成功地塑造了许多有个性的、活生生的女性形象。这些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妇女形象,打破了男强女弱的社会模式,塑造了几位女英雄,其中顾大嫂、扈三娘和孙二娘这三个正面形象在作者笔下确是存在着一定的形象扭曲,冲破了传统的封建女性观,颠覆了人们印象中女子娇弱的形象,读文章的时候你可能根本感受不到她们的女性气息,她们或在形象,或在语言,或在行为,都表现的及其男性化。
当革命遇上男权:试论左翼电影创作的性别盲区
作者: 徐雅宁   来源: 当代电影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左翼电影   女性形象  
描述: 政治性是左翼电影创作的一大特色,但是其性别政治的诉求却一直处于被放逐状态。在左翼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沿着民族想象和情色意指两条轨道平行前进,要么被塑造为符合革命意识形态要求的性别群体,从而成为一种指向社会革命、民族解放等宏大话语的符号;要么作为满足男性观淫欲望的性载体而存在,成为顺从男性欲望的一个美丽对象。左翼电影中的女性迷失在男性知识分子的文化想象和价值利用中,反映出长期以来男权意识形态掌控下形成的社会权力机制对女性形象的盘剥。
女性主义视域下解读电影《女间谍》
作者: 王芳   朱锋颖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女间谍》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近年来,女性主义在好莱坞电影及各国电影当中逐渐呈现出主流化的倾向,越来越多的女性被置于叙事主体的地位,并在电影当中掌握着话语权,男性形象的权威性被刻意消解。最新上映的好莱坞电影《女间谍》将传统意义上的男性间谍置于弱势地位,女性成为能力过人的救世英雄。影片全力打造了苏珊这一女性形象,通过对其从幕后走向台前的角色转换的描写,实现了小人物的逆袭这一励志故事的构建,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对于该片能够进行更加透彻的解读。
中国女性杂志广告中的现代女性身体模式研究
作者: 温彩云   来源: 新闻界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女性杂志   女性身体模式   广告研究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性杂志作为女性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中介物,其广告女性模特形象既反映社会文化对女性身体模式的认识,又反过来通过塑造理想的女性身体图像作用于女性的身体模式塑造过程。本文通过对三种12期252个中国时尚女性杂志广告模特的身体图像样本进行内容分析,通过西方女性模特与东亚女性模特的身体姿态的对比统计,发现虽然二者在身体模式的具体形式不同,但是女性在总体上倾向于身体性展示,女性的形象仍然是一个潜在的性对象。白人女性在美丽类型上更容易被看作性感类型,身体的总体展示和性感部分展示也多于东亚女性,这些不同来自于二者所处的文化
< 1 2 3 ... 41 42 43 ... 67 68 6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