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Natural mode of passion for Hardy's female figures
作者: XU   Xiang   来源: 美中外语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哈代   文化传统   英语   教学方法   女性形象  
描述: Natural mode of passion for Hardy's female figures
劳伦斯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现代启示
作者: 孙欣   来源: 作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两性关系     女权   劳伦斯   自然   女性形象  
描述: 劳伦斯笔下的女性形象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两性关系的迷途者,对于理想的两性状态没有正确的理解,在与男性的竞争中毁掉了自己的幸福。第二类是两性关系的迷失者。她们有理想的两性观,但却挣扎在现实和理想边缘,最终却不得不向现实妥协。而第三类则是两性关系的探索者,能够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最终也看到了理想的曙光。劳伦斯作品中女性形象富于现代启示。
徜徉在青绿山水中的梦——沈从文小说中女性形象浅析
作者: 李素菊   来源: 作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妇女   成年   少女   妓女   女性形象  
描述: 在沈从文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系列女性形象:既有清纯稚嫩的少女,又有饱经生活磨难甚至沉沦到生活底层的少妇、妓女,其人性的善良与纯朴总闪烁着别样的光辉。读这些作品,如同读着作者一个个徜徉在青绿山水中的梦境。
从《大校的女儿》看王海鸰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东舒   来源: 中国电视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校   王海   《中国式离婚》   女儿   婚恋题材   作品   女性形象  
描述: 日前,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的电视剧《大校的女儿》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关注,这是编剧王海鸰继《牵手》、《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之后再次将婚恋题材的作品展现在大家面前。王海鸰的名字似乎已经具有了一种商标效应,提及她的作品,人们很难不与家庭、婚姻、恋爱联想到一起,正如提及海岩
老舍戏剧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林新鸿   来源: 民风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剧   落后女性   抗战女性   解放女性   老舍   女性形象  
描述: 从小说开始创作的老舍,在四十年代的抗战时期加入了创作更为有实际作用的话剧创作,<残雾>开启了老舍的话剧创作的发端.借助其小说的成就老舍写了大批带有小说色彩的抗战话剧.建国后老舍应周恩来的邀请回国,这个时期主要是戏剧与曲艺上的成就.戏剧中的女性形象尤其受人关注.
老舍戏剧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林新鸿   来源: 民风·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剧   落后女性   抗战女性   解放女性   老舍   女性形象  
描述: 从小说开始创作的老舍,在四十年代的抗战时期加入了创作更为有实际作用的话剧创作,《残雾》开启了老舍的话剧创作的发端。借助其小说的成就老舍写了大批带有小说色彩的抗战话剧。建国后老舍应周恩来的邀请回国,这个时期主要是戏剧与曲艺上的成就。戏剧中的女性形象尤其受人关注。
文化·媒介·女性:以电视剧《粉红女郎》为例解读我国电视媒介中女性形象的“刻板印象”
作者: 庄孜   来源: 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印象   社会性别理论   性别误解   刻板印象   电视媒介   女性形象  
描述: 随着我国妇女地位地不断提升,女性形象也愈加频繁地出现在各种媒介上。人们通常认为,媒介形象总是直接、真实地表现了现实,但社会性别理论却认为媒介塑造的女性形象易从男权角度对性别进行概括和简单的归类,进而使得女性形象模式化、角色定型化。男权文化孕育了媒介模式,媒介模式反过来强化了人们头脑中的男权文化观点,由此形成了受众对女性形象的性别刻板印象的无意识,而受众的性别印象又是媒介表达的动力和来源。在这个过程中,媒介起了强大的作用,因此,媒介应当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承担起改变女性性别误解主要的责任,从而促进和谐发展。
试析《雷雨》中四凤悲剧的根源
作者: 周蕾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   悲剧   传统女性   时代女性   女性形象   质朴   《雷雨》  
描述: 《雷雨》中的四凤不仅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纯洁、质朴的美好特质,而且更具有新时代女性追求爱情的勇敢品格。这样一位中国传统意义上完美的女性形象,她的悲惨结局不禁让人扼腕叹息。
虚实之间有真意:比对《山地回忆》与《关于〈山地回忆〉的回忆》
作者: 林怀宇   来源: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孙犁   《山地回忆》   虚构   女性形象   日常生活   乡村情结  
描述: 比对孙犁的《山地回忆》和《关于〈山地回忆〉的回忆》,会发现小说中有三处重要的虚构,一是对女性形象的美化,二是把战争时期的特殊生存状态改写为日常生活,三是设计了人物在建国后的重逢。这些虚构与真实世界的联系和反差耐人寻味,既体现出作者的审美态度和创作倾向,也反映了时代和环境对作者的深刻影响。
大众传媒与首都大学生性别观念的发展
作者: 张敬婕   来源: 教育科学文摘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首都   女性气质   大学生   大众传媒   性别观念   女性形象   敏感性  
描述: 大众传媒塑造的女性形象和女性气质 1.45.78%(26.04%+19.74%)的受访大学生对于反对任何形式的刻板塑造具有一定的敏感性
< 1 2 3 ... 40 41 42 ... 58 59 6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