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张平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陈婧   来源: 山西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官场小说   张平   女性形象  
描述: 张平80年代创作的短篇小说《祭妻》在文坛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接着他创作了一系列的以女性为主体,阐述女性命运的农村题材小说。90年代后,张平的创作进行了从家庭题材向政治、社会题材的转型,主要以政治写实小说暨官场小说为主。张平这些以男性为主角的“男性文本”中仍是塑造了时代女性群像。张平从前期到后期的创作中,女性形象的转变以及背后的意义,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国内众多学者多以张平的文学作品作为中国政治现实主义小说的一个典型例证,提及了张平的政治小说的创作艺术特征、审美个性与叙事策略,或是以张平的小说作为个案进行研究,
《都市女报》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赵文娟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都市女报   社会性别意识   女性与媒介   女性形象  
描述: 报纸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是传播学理论与女性主义研究相结合的产物,它强调用女性主义的观点和视角来审视我们日常阅读地报纸内容。《都市女报》是山东本地的都市类报纸,以都市青年男女为主要读者对象,全面反映都市百姓生活,关注女性权益,报纸内容丰富,包含新闻版块、服务类专刊、情感倾诉栏月、教育导航等板块,其宗旨是为现代都市生活提供有效地服务。本文将以《都市女报》为例,从已发行报纸中抽取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两种方法对已选取样本进行统计分析,最终呈现山东都市类报纸的女性形象,文章总体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已
《野叟曝言》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孙雅琼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野叟曝言》   女性观   女性形象  
描述: 在中国小说史上,夏敬渠的《野叟曝言》堪称为一部奇书。全书洋洋洒洒长至二十卷一百五十四回,是中国文学史上篇幅最长的一部通俗小说。由于内容芜杂,书中讲学论经与猥辞亵语参差并出,自问世以来很难得到大众的一致肯定,相关的研究也就显得比较薄弱。但作为一部创作特色明显的巨著,自有其存在的价值。本论文主要从《野叟曝言》中塑造的大量女性形象入手,对其进行整体的观照与研究,从而探讨作者夏敬渠复杂的女性观及成因,这对于我们更深入、全面地了解作者和《野叟曝言》的思想有一定意义。全文共有六章:第一章研究圣母形象,以主人公文素臣母
论严歌苓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潘富莲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模式   女性形象   严歌苓   小说  
描述: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女性解放的文学创作思潮以女权至上为口号,女性写作、女性文学、个人化写作、身体写作、私语化等概念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然而严歌苓的写作,从某种程度上讲,与这批当代文学的思潮保持了距离。严歌苓的文学作品是以歌颂女性的善良、温柔、付出、自我牺牲为主题,但她并没有刻意将男性形象放置在女性形象的对立面上。本文把对严歌苓创作的分析缩小到其以女性视角塑造的一批形形色色的女性人物上,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剖析,探讨其背后隐匿的人文主义立场。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论述了严歌苓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特质和类别,
姜文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高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姜文电影   姜文女性观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姜文可说是中国电影界的一个传奇,无论是作为演员,还是作为导演,他都是值得浓墨重彩地加以阐述的人物。尽管他不是一个多产的导演,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他的推崇。每有作品问世都能引发一场社会讨论的风潮。迄今为止的四部片子都极具代表性地反映了姜文电影作品的风格与特色。自然,他在电影中所塑造的女性人物,也延续着他一以贯之的女性观,那是一种男性优于女性的男性中心主义的女性观。本文正是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力图对这些女性人物形象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揭示姜文隐藏于影片中的女性观。这些女性人物主要包括《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米兰
《看不见的人》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许丽萍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看不见的人》   拉尔夫·埃里森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拉尔夫·埃里森是美国黑人作家,1952年出版的小说《看不见的人》获得了1953年的国家图书奖,这部小说因被称作现代黑人生活划时代的史诗而一举成名。小说被认作是自二战以来最具影响力的黑人小说之一,在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身份话题是黑人作家经久不衰的主题,小说《看不见的人》也不例外。小说描述了一个在白人社会遭受歧视的黑人年轻人的经历。自小说出版以来,就有许多批评家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小说探讨了黑人在美国的“看不见”,大多批评家关注的是小说主人公以及他身边的男性角色,而很少会注意到
《新女性》与现代女性形象的建构
作者: 孙姣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塑造   新女性   女性形象  
描述: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与“新性道德论争”的刺激,《新女性》在1926年1月由章锡琛创办于上海,因其新锐的思想、大胆的内
“红粉”浮世绘的底色: 苏童小说的女性形象研究 苏童小说的女性形象研究 苏童小说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刘传菠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性   苏童   悲剧命运   女性形象  
描述: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正值中国大变革的时期,各种思想,意识形态逐渐进入公众视野,苏童就是在这样一种文化大潮下走上文坛的,从《妻妾成群》到《红粉》再到《妇女生活》等,每一部作品的问世都能够引起不同人群的共鸣和赞许。在这些作品中,女性无疑是贯穿在苏童作品中的永恒话题,也是解读苏童的一把钥匙。 本论文将以苏童的‚红粉系列‛作品为载体,从三个方面阐述苏童的女性观,首先是从文本的角度细致观察他笔下女性的生命本相,通过对她们的言行,举止来进一步刻画女性勾心斗角,好逸恶劳,畸形变态的性格特征,揭示女性悲剧命运的自身原因。
小学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沈冬妹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材   女性形象   性别  
描述: 文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1-12册为分析研究对象,通过定量、文本分析、专题研究等方法,从性别的角度对教材中的女性进
魏晋诗赋中女性形象的文化研究
作者: 钟丽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赋   文化研究   女性形象   魏晋  
描述: 魏晋时期上承汉代思妇诗,下启南北朝宫体诗,具有重要的过渡作用,是很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这一时期的诗赋成果体现了魏晋文士逞才竞艺、有意为诗的创作风潮,魏晋文士在创作诗赋过程中融入更多的主观理想,使之具有更为强烈的个性特征。透过这一时期的诗赋可见出魏晋文士的精神风貌及其折射出来的文化内涵。文士作为魏晋时期较为重要的一个社会阶层,他们的精神风貌对当时的文化及其审美取向具有较为重大的影响力。因之,对魏晋文士精神风貌的研究当属于文化研究。随着汉代思妇诗定型,思妇诗写作在魏晋时期有本可摩;神女赋创作继宋玉之后在建安时期
< 1 2 3 ... 39 40 41 ... 87 88 8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