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明末清初拟话本小说女性形象的性别研究
作者: 孙亚琼   来源: 宁夏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末小说   小说创作   古代文学   女性形象  
描述: 从文化深层的社会性别问题入手,以女性视角对明末清初拟话本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做分类再认识,并通过文本细读,透视男性小说家叙事话语下的女性观是本文的任务。笔者认为,受长期积淀的男性中心意识的支配与影响,明末清初拟话本小说家按照自己的观念和标准创造出了“天使”与“恶魔”两极女性形象,这些孕育于男性腹中的女性形象很大程度上出于男性自身的幻想,他造出的“她”与真实的“她”是存在着很大差距的。这些男性作家从自身立场出发理解女性,其对女性的价值判断是以男性利益的最终得失为基准的。其次,明末清初拟话本小说叙事话语下透视出的
康拉德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复调性建构
作者: 黄颖   来源: 广西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风格   英国小说   康拉德   女性形象  
描述: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康拉德逐渐成为西方学界的研究热点。近二十年来,国内批评界对康拉德的也愈发重视。1998年美国兰登书屋《当代文库》编委会评选“20世纪百部杰出英文小说”,英国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以《吉姆爷》、《黑暗的心》、《诺斯托罗莫》、《间谍》四部作品入选,入选篇目超过了影响力排名于首位的乔伊斯以及其他广为读者所熟悉的福克纳、劳伦斯等欧美著名小说家。康拉德在西方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近年来,伴随着女性主义许多领域的迅速发展,康拉德小说中的女性人物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在女性主义批评中
从扭曲到真实:从心理分析角度看好莱坞电影中女性形象之变化
作者: 张怡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正面转变   好莱坞电影   心理分析   女性形象  
描述: 作为美国民众的主要娱乐方式之一,好莱坞电影一直是美国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反映了妇女的社会地位,因此也得到了女权主义学者的关注。很多学者认为,在好莱坞电影中,女性形象被刻板的刻画为家庭主妇与性感女郎两类。这一观点只能概括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的女性形象。七十年代以后,受女权运动的影响,之前在好莱坞电影中占主导地位的家庭主妇与性感女郎逐渐被更为真实,更为正面的女性形象所取代。本文旨在通过利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对比七十年代前后的好莱坞女性形象,以证明这一正面转变。 @@ 在本文中,笔者运用心理
对19世纪中叶法国油画中女性形象转变缘由的探究
作者: 李文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时代精神   女性形象   文化意蕴  
描述: 加以考察,目的在于探究女性形象在19世纪中叶法国油画中发生转变的缘由。前言部分通过对女性形象文献资料以及研究状况的梳理,确立本文的研究方向和选题意义,并对行文思路作一说明。文章主体部分由3章组成。第1
论我国大众媒介中女性形象的嬗变:基于女性主义的视角
作者: 王慧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刻板印象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作为一种批评方法和理论视野,女性主义思潮已经进入社会学科的许多领域;同时,由于受到全球化浪潮与文化多元理论的影响,女性主义理论也变得越来越具体,这一趋势促成了女性主义的观点与方法被更多地引入到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的研究中。本文从女性主义媒介研究的背景出发,探讨由当代中国的大众传媒构建出的媒介文化对女性的再现和解读,分析了现代传媒是以怎样的角度和方法去传播女性的声音和塑造女性形象。 本文首先梳理了女性主义媒介研究的理论依据以及性别刻板印象在中外媒体中的普遍表现,关注女性在社会变迁过程中的真实生存状况,探究传播
董立勃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悲剧美
作者: 郑剑平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悲情故事   小说创作   董立勃   女性形象  
描述: 董立勃的小说创作在新世纪到来后的2003年获得了“爆发式”的成功,从评论家到普通读者以及各种媒体都给其以很高的赞誉。曾经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疆作家为何能够一举成名?他的作品为何能够获得从评论界到普通读者的一致赞誉?究其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在艺术上,董立勃经过了十年左右的“休兵”,最终找到了一条艺术表现的最佳之路;在叙述内容及策略上,他为我们呈现出一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下野地”为地理文化背景的兵团军垦女性的系列悲情故事;在时代上,其小说由于暗合了当代读者对生存及理想等人类生存的终极问题思考而得到专家和读者的
我国女性网站之女性形象解读:以“太平洋女性网”、“新浪女性频道”、“中国妇女网”为例
作者: 千君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网络   文本   女性形象   平等  
描述: 网络技术是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的集大成者,它实现了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传播模式,互联网的兴起也开创了全新的报道方式和传播观念。由于网络具有的隐匿性、虚拟性、互动性、快捷性等优势,使得女性主义者曾对其寄予厚望,认为互联网的发展会改变女性在大众传媒中的弱势地位,一扫女性在传统媒体中的积弱现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掌握和使用网络技术,并利用网络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女性网站也应运而生,以关爱女性为宗旨,以女性利益为指向,是女性社会地位提高的体现。十多年过去了,女性网站是不是真的如它们的本
川端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所表现的传统美:以《伊豆的舞女》、《雪国》、《千只鹤》为中心
作者: 张书杨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川端文学   文本读解   传统美   女性形象  
描述: 众所周知,1968年秋,川端康成作为日本作家,首次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川端以其独特的文学美,赢得了全世界读者的欢迎,一跃成为日本文学传统美的旗帜。他在斯德哥尔摩获奖时演讲的《我在美丽的日本》以及续稿《美的存在和发现》、《日本文学之美》中直接阐述了日本文学传统美所给予自己的滋养。这种美似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川端文学中所描写的女性美,“因为女性比男性美……女性将永远成为作品的基本主题。因为它不会改变” 。但是,这些作品中清纯美丽的女性无不显得悲凉,命运多舛,令人怜悯。她们无私地奉献自己的爱,
女性主义批评视阈下的劳伦斯及其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黄苓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两性观念   劳伦斯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作为一位出身于工人阶级家庭的文学大师,劳伦斯深刻体会到工业革命带给自然的破坏,以及视人为机器,物化人类,扼杀生命力的危险,因此从第一部作品起,他便提出鲜明的反工业化主张,歌颂纯净的自然和生命力,鼓励人类情感的自由发展,着意于性本能和无意识的发掘,弘扬真诚的两性关系,把现代社会重获生机的希望寄托于自然力量,尤其是性本能活力的复苏。 在劳伦斯的文学作品中描写两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人性本能的多层次描写仅仅是劳伦斯创作的一个手段,其真正意图是通过对两性关系的描写呼唤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和对女性命运的关注,通
尤金·奥尼尔剧作中女性形象的成长历程
作者: 吴红敏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奥尼尔   成长历程   女性形象   戏剧作品  
描述: 尤金·奥尼尔剧作中女性形象的成长历程
< 1 2 3 ... 36 37 38 ... 67 68 6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