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失落与成长——论中国无声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变迁
作者: 姜庆丽   来源: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长   无声电影   失落   女性形象  
描述: 中国早期电影尤其是无声电影时期,女性形象在影片中多是被当做一种视觉奇观和情节剧中特定的消极形象存在着。二十年代银幕内外的女性角色和身份一直处于一种失落状态,直至二十年代末期,女性角色才开始成长为有主体性身份的人物形象。这一形象转变与电影中表现的公共空间——城市和乡村密切相关,也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女性形象的塑造。
“使用与满足”理论视域下的影视剧女性形象创作——以《欢乐颂》为例
作者: 郑雨霏   来源: 视听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欢乐颂》   女性形象   “使用与满足”理论  
描述: 过去的中国影视剧往往将女性形象类型化、典型化,女性形象的塑造一度在这个固有的怪圈之中徘徊不前。而影视剧《欢乐颂》一改往日单一片面的女性传统形象,大胆以性格迥异、独立进取的五位职业女性为叙事中心,以现代女性的视角展开属于女性自身的故事。影视剧《欢乐颂》一经播出,便取得了口碑和收视率的双赢,引起观众热议的同时也在社会中引起巨大反响。本文将基于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欢乐颂》中女性形象创作的成功之处。
从《粉红女郎》到《欢乐颂》看都市剧女性形象的嬗变
作者: 宋一   来源: 视听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粉红女郎》   《欢乐颂》   都市剧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通过对《粉红女郎》和《欢乐颂》这两部以女性为主角的都市剧的人物塑造进行对比,从身体表象、内在性格、伦理观念和职业身份四个维度分析都市剧女性形象的框架和嬗变。研究发现,都市剧女性的形象变得更加多元、复杂,女性意识在不断觉醒,其原因离不开大众文化领域价值观的重构。但当女性主义的面纱被揭开,我们发现剧中的人物其实并没有完全打破对男性秩序的习惯性认同。
试议基于英美经典电影分析的英美文学女性形象
作者: 张玲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美文学作品   英美经典电影   女性形象  
描述: 从诸多的英美经典电影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来看,文学创作者对女性的理解是矛盾的,特别是处于男权社会中,文学创作者着力于这些社会女性的塑造,通过电影的形式表达出来,更多的是鼓励女性要经济独立,才能够做到思想独立。这也是争取社会地位的根本条件。本论文基于英美经典电影分析的英美文学女性形象进行探究。
严歌苓早期作品中“无性化”女性形象产生的时代背景
作者: 苏曼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背景   无性化   女性形象   严歌苓  
描述: 本文对严歌苓早期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归纳出她们的"无性化"特征,并对此产生的时代背景深度剖析,为研究作家后期的作品指明一定的方向。
基于女性主义理论研究中国男性导演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何然然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男性导演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电影被誉为第七门艺术,他发展的非常快速,电影中有着各式各样的人物,剧情也各种各样。有了男一号自然也缺不了女一号,一部电影中男女性别的搭配通常是均衡的。只有男一号没有女一号的电影总会让人感觉到一丝丝无趣。在远古时代主要是母系社会逐渐过渡到奴隶社会,接着就是封建社会,在封建社会女性一直受着压迫。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并逐渐进入到中国,中国影视界较早接纳“女性主义”的部门,并且塑造了一种又一种的女性形象。本文在论述女性主义理论的基础之上探讨了中国男性导演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消费主义语境下女性形象的建构——以口红广告为例分析
作者: 张芳   石小月   来源: 电视指南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众媒介   消费主义   男权思想   女性形象  
描述: 现代社会日益强大的大众传播媒介,与消费主义、男权意识一起形成互补关系,共同建构了口红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消费文化创造了女性的虚假需求,追求口红的符号价值,并且按着传统的男权思想制定的标准,在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下,三者的合谋隐蔽的恰到好处,女性陶醉于其中,全然不知。广告的策划和拍摄是以男性的眼光和标准为主导的,使用口红后的形象和气质更符合男性的要求;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人们的消费更注重了物品背后的文化价值,赋予了口红更多的符号价值,而这一切都在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下被放大和加速,建构出特定的女性形象。
女性形象建构下的命运纾解——以杜拉斯《情人》与王安忆《长恨歌》的比较研究为例
作者: 孙孟然   黄德志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杜拉斯   王安忆   命运纾解   女性形象  
描述: 杜拉斯与王安忆,这对中法文坛里素未谋面的姐妹,在不同的时空际遇间徘徊独行以寻求宿命拷问的终极意义。而两者更是通过《情人》及《长恨歌》两部作品的文学叙事下,女性形象建构的自传性与虚构性,同时在这种情爱“失真”以及宿命嘲弄的迷乱境地中进行着个体生存认同意义上的命运纾解。
浅谈湖南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创作——以丁玲、沈从文为例
作者: 洪稚柳   来源: 小品文选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对比   湖南作家   女性形象  
描述: 湖南,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基地和抗战文化的中心,在二三十年代活跃出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学创作者。他们独特的生活环境和生命经历成就了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部极富魅力的创作。在这些湖南作家中,有两位大家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他们笔下的女性形象,具有极高的文学研究价值。
后现代女性主义视角下当代好莱坞动画电影女性形象再构建
作者: 夏纹文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现代女性主义   好莱坞动画电影   女性形象  
描述: 美国好莱坞是全世界最成熟的电影制作基地,它拥有着完备的动画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体系,同时也是近年来动画界内研究的主要目标.从1937年的《白雪公主》到2001年的《怪物史瑞克》、2016年的《海洋奇缘》,好莱坞动画电影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和变迁,影片中的女性形象也经历了颠覆性的转变,这也从侧面表明了在多元文化共存的美国社会,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发展与美国女性地位的提高.本文以后现代女性主义为视角,试分析当代好莱坞动画电影中女性形象在造型风格、性格特色、内在品格这三方面的再构建.
< 1 2 3 ... 35 36 37 ... 63 64 6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