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英美文学评论对莫言女性形象的误读初探
作者: 吕争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莫言   英美国家   文学评论   女性形象  
描述: 在英美的文学评论中,有对莫言文学作品"人性"的合理挖掘,也有将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看作是"东方主义"的误读,很大一部分英美得文学评论中都忽视了莫言作品中女性人物成长的背景环境,很多作品中女性在水深火热中不屈不挠进行反抗的事迹被英美一些评论视作是个性解放的西方文化.莫言在作品中歌颂伟大的母爱形象,不单只是个性解放,而是通过对单个女性的描写来呼唤中华民族的个性解放,是对民族"退化"的一种痛苦的呐喊,是对是人的警醒.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是否被英美评论误解成为男性的附属品、牺牲品亦或是东方女强人,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自由女性主义视角下《第八日的蝉》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鲍卉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角田光代   自由女性主义   《第八日的蝉》   女性形象  
描述: 日本当代著名女作家角田光代,以其细腻的笔触创作了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其代表作《第八日的蝉》,自发行后深受读者的喜爱,被改编为电影和电视剧。通过其中“空壳”和“蝉”的两个关键词所赋予的隐喻意义,刻画了日本女性如何摆脱悲哀、痛苦、依赖从而转变为自强不息的形象。同时,依据自由女性主义理论探讨《第八日的蝉》,揭示了日本女性追求幸福、超越自我的女性形象。
浅析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刘羽淳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说新语   文学作品   女性形象  
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称颂的多为才貌兼备,蕙质兰心女子,所以《世说新语惑溺》这一门中记录的女子则饱受当时社会的诟病。而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女子大多是以有主见、坚强、勇敢等形象示人。可以说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代表的不仅仅是作品中的她,更是当时整个社会的折射。故本文将对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差异进行探究并分析其原因从而影射当时的社会问题。
浅析北京法海寺壁画女性形象艺术特色
作者: 王加权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月观音   女性形象   北京法海寺壁画   艺术特色  
描述: 中国传统壁画是中国绘画史中一抹耀眼的色彩。原始时期的人们在生存之上,产生了对于美的要求,除了身体、劳动工具的装饰之外,对于生存环境也开始装饰,所以产生了岩画、壁画等。明清时期出现沿用唐宋绘画风格严谨精丽的壁画,北京法海寺壁画就是现存最精美、完整的壁画。本文以北京法海寺为研究对象,细究法海寺壁画中汉化后的佛教女性形象艺术特色,将壁画中的“水月观音”作为主要对象,从“水月观音”的外在形象和绘制技巧来阐明其艺术特色,得出严谨精丽、自在安详的艺术特色。
古今工笔人物画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研究
作者: 金童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塑造   古今工笔人物画   女性形象  
描述: 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艺术绘画发展,艺术绘画的创作以及表现形式会因为时代不同产生不同影响。纵观整个艺术绘画发展过程,各个时代画家无不对女性的画作创作题材非常感兴趣。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女性画作的创作以及绘画中内涵,我们需要对古今工笔画中女性形象塑造方法以及表现手段进行研究,通过研究总结出相关女性工笔画作的创作思想。
黑暗中的舞者——《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王含冰   来源: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艾丽斯.沃克   《外婆的日用家当》   女性形象   黑人文化  
描述: 《外婆的日用家当》是美国黑人文学第三次文艺复兴的代表作家艾丽斯.沃克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讲述大女儿迪伊回乡探望母亲和妹妹的“寻根”之旅,表现了长期受到歧视、压迫的黑人文化在白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所受到的强烈冲击。本文通过对三位黑人女性形象的分析解读,探讨了在白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黑人文化的传承问题。
平行研究下的曹禺与易卜生:出走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车力格尔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娜拉   出走   女性形象  
描述: 易卜生是19世纪挪威著名的戏剧家、诗人。一生创作颇丰,共写了二十五部戏剧。19世纪中后期,现实主义的浪潮在欧洲大陆上风行的时候,易卜生深受其影响从60年代后期开始将目光投向了现实主义写作,试图从家庭关系中透析社会疾病和人的心灵。于是就有了引起轩然大波的《玩偶之家》(1879)。中国话剧在20世纪20年代的兴起与易卜生有紧要的关联。出现了一批“易卜生式”的戏剧作家。我国戏剧大师曹禺,不仅在思想观念上深受易卜生的影响在艺术手法也受其影响。其广为流传的代表作《雷雨》中所关注的家庭问题。使他们在世界剧坛上占有一席
解析电影《明月几时有》中方姑的女性形象
作者: 孙启菲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月几时有》   方兰   女性形象  
描述: 电影《明月几时有》是香港著名导演许鞍华的最新力作,于2017年7月1日在中国上映,讲述了小学教师方兰和她青梅竹马的男友李锦荣以及游击队长刘黑仔等人在被日军占领的香港顽强抗争的热血故事。本文旨在通过
女性主义关照下吕克·贝松影片中女性形象探析
作者: 石钰   来源: 电视指南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吕克·贝松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兼具法兰西诗意风情又融合了好莱坞商业气息的导演吕克·贝松,作为法国电影界甚至国际电影界的一个传奇,被称为“法国的斯皮尔伯格”。在他的电影作品中不断表现爱与拯救的主题,并将影像上升到人文主义高度,有别于好莱坞塑造的“硬汉式”的英雄主义形象,在吕克·贝松的影片中女性成了主要的角色,而男性开始沦为性别的附庸,退居配角。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观察,吕克·贝松一直竭尽全力在电影中塑造独立自主、豪放不羁并且勇于颠覆传统性别观念的新女性人物形象,笔者试图从“新女性”这个新的视角出发,用有关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的理论,充分挖掘吕
美国动画电影中新兴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王晶晶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父权制   动画电影   女性形象  
描述: 近几年美国好莱坞动画在女性人物塑造方面表现出颠覆与创新,《疯狂原始人》《勇敢传说》和《冰雪奇缘》三部以女性为主角的动画影片,大胆摒弃王子公主般的爱情主题,浓墨重彩依次刻画了在父权制社会背景下个性鲜明的小伊(Eep),梅丽达(Merida)和艾莎(Elsa)。三位主角聪慧勇敢、能力超群、独立自强、反抗桎梏,体现了新时代女性的特质。有思想的洞穴人小伊,执着追随内心渴望,挑战父权律法;崇尚自由的梅丽达坚持自我,反抗传统联姻;天赋异禀的艾莎公主自我救赎,挣脱社会压制和贬抑。这些新兴女性形象对帮助现代独立女性寻求自
< 1 2 3 ... 31 32 33 ... 63 64 6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