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11689 条
-
消费“她时代”女性时尚杂志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
作者:
李琼
来源:
出版发行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她时代
女性形象
女性时尚杂志
-
描述:
女性时尚杂志广告通过性别的呈现方式,构建着我们关于性别的认知。虽然女性时尚杂志及广告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呈现独立自主的现代女性形象,但仍然摆脱不了传统性别文化的束缚和影响,女性依然没有彻底摆脱男性的附属物的身份。本文在总结目前女性时尚杂志广告中常见的女性形象的基础上,批判女性时尚杂志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定位刻板化、地位模糊化、形象商品化,希望在消费"她时代"的背景下,女性时尚杂志广告中的女性形象能更丰富、更自主、更鲜活。
-
孙犁早期作品中女性形象谱系梳理
-
作者:
杨洋
来源:
求索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孙犁
谱系
女性形象
-
描述:
20世纪40-50年代,孙犁的小说创作塑造了数量众多风采各异的女性形象。在他的女性形象谱系中,有普通的劳动女性,有女战士,也有女性知识分子,还有一些颇具"另类"性格的女性。孙犁之所以钟情于女性形象书写,与他童年的家庭影响、个人性格以及文学修养密切相关。对孙犁创作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梳理研究,应该成为现当代文学孙犁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
评《四世同堂》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马坪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
文学
四世同堂
女性形象
-
描述:
老舍的著名小说《四世同堂》刻画了许多经典的人物形象,其中对于女性形象的描写更是入木三分,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四世同堂》中塑造了韵梅、赤包子、胖菊以及日本老太太等较为典型的女性人物形象,为我们更好的解读老舍的文化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
-
论电影《生日晚会》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董菊霞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哈罗德·品特
《生日晚会》
懵懂与反叛
女性形象
-
描述:
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著有多部舞台剧、电视剧、广播剧和电影脚本,剧中对女性的描写大致分为三类:男权视角下的女性、独立反叛的女性和角色缺席的女性。在《生日晚会》中品特从传统的男性视角出发,刻画了兼有妻子、母亲和妓女多重性格色彩的两位女性麦格和露露。品特通过这两位女性形象深刻揭露了女性在荒诞的现实中懵懂无知、随波逐流和自主反叛却抗争乏力的两种不同状态。
-
屈赋女性形象的文化生成
-
作者:
刘渐娥
来源: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屈赋
女性形象
文化生成
-
描述:
屈赋女性形象类型多样,风格各异,其文化生成源于地理风貌的渗透、生命意识的觉醒和巫风民俗的浸润。明丽秀美的地理风貌孕育了她们的娇灵柔婉,喷薄高扬的生命意识赋予了她们的浪漫多情,浓郁炽烈的巫风民俗催生了她们的瑰艳缥缈。
-
试析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若尧
来源:
中文信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义
鲁迅
原因
女性形象
-
描述: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很多时候体现在女性的社会地位上。鲁迅,我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在抨击封建制度、控诉封建礼教的同时,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地把眼光转向封建社會中的女性。本文从鲁迅作品中四位典型的女性形象入手,分析其形象的同时,剖析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及意义。
-
多维视角下厄普代克笔下的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刘利华
来源:
湖南社会科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厄普代克
多维视角
女性形象
-
描述:
厄普代克这位文坛宿将创作了兔子系列小说,小说中生动地描绘出当代美国社会的现实。美国女权主义运动的兴起,女性意识的觉醒,影响了厄普代克对文学中女性形象的重建。
-
屈原诗歌中的女性形象及其美学意蕴
-
作者:
陈忠强
来源:
求索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屈原诗歌
美学意蕴
女性形象
-
描述:
屈原在楚辞中塑造了一系列女性的经典形象,并赋予她们特有的政治寓意。屈原诗歌中的女性形象分为三类:仙界的神女、人间的凡女、理想世界里的美人。神女代表着远离尘世、飘忽不定、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凡间美女代表着芸芸众生简单低俗、伸手而能及的生活愿望;美人则喻指屈原理想中贤德的明君和清明政治。屈赋女性形象及其特定的美学意蕴,对屈原以后的中国古代诗歌创作影响深远,几乎成为了美人形象的经典创作范式。
-
中国早期歌唱片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蒋军凤
张婷婷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早期电影
女性形象
歌唱片
-
描述:
中国早期歌唱片中,演唱歌曲的角色多为底层女性:或为歌女、妓女、丫环,或为平民女子。她们是时代性和民族性结合的典型,着装切合时代特点,演唱的歌曲及表演风格富有民族特色。中国早期歌唱片中的女性是弱势的,主体意识残缺:她们是人生的缺失者,不是独立主体,需要男性使她们完整;她们以男人的生活为自己的"生活轴";她们是被观望者,是男性主体世界的点缀;她们是人生的被动者,需要男性来拯救、安置。
-
福克纳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与女性意识探析
-
作者:
李瑛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福克纳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
描述:
美国现代作家威廉·福克纳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一生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近百篇短篇小说、部分诗歌以及剧本。福克纳的一生致力于反映并揭示美国南北战争后"南方困境"的问题,他精心塑造了一系列被生命意识所召唤、与传统共鸣的女性形象,在她们身上折射出了复杂而感人的人性美。马克思说:"社会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在任何社会中,妇女的社会地位都直接反映着该社会的本质。因此,大量的女性形象及女性意识长期以来一直影响着福克纳研究。本文选择福克纳小说的一些作品,探析《喧哗与骚动》中的凯蒂·康普生、《我弥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