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试论李商隐诗中女性形象的内涵
作者: 王军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历寄托   李商隐   形象内涵   悲剧命运   女性形象  
描述: 唐代诗人李商隐在他的诗歌中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作者用唯美的笔法来塑造这些女性形象,但是李商隐诗中女性的命运却是悲剧性的,她们或是红颜薄命,过早地香消玉殒;或是内心抑郁不平,过着孤独苦闷的生活。这是由于作者仕途不顺的郁结和爱情不幸的痛苦共同作用的结果。诗中这些女性形象的内涵正是作者在爱情与理想的追求落空后感伤情怀的寄托!
曹禺剧作中女性形象的时代意义
作者: 李文清   来源: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蘩漪   曹禺剧作   精神分析   女性形象   陈白露  
描述: 曹禺的《雷雨》、《日出》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蘩漪与陈白露是曹禺对中国现代文学的重大贡献。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对这两个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可以更深一步探索曹禺女性形象的时代意义。
论仕女画中女性形象的演变
作者: 吕敏   来源: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境遇   演变   女性形象   审美消费   仕女画  
描述: 在以塑造女性为主的仕女画作品中,描绘出了诸多时代特征鲜明,风格迥异的女性形象。沿着这些形象演变的轨迹,我们可以挖掘出暗藏在她们身上的更多内涵。这些女性形象不仅仅反映了时代的风貌、见证了女性美的变迁,同时也折射出了女性的社会地位与生活境遇。
从李箕永小说女性形象看其性别意识的演变
作者: 刘艳萍   来源: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箕永   菲勒斯中心   女性形象   性别意识   小说  
描述: 李箕永小说女性形象可分为贤妻良母型、越轨型、恶魔型、新女性、精神成长型五种类型,由此管窥出作者的女性意识是同情与丑化旧式女性,赞美与异化新式女性.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角来看,形成这种性别意识的根本原因在于,作者过于强化民族解放重任,而弱化了女性个性解放要求,以阶级意识代替性别意识.
从女性形象透视《儿女英雄传》的儒家伦理
作者: 荆丽霞   来源: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意志   女侠   儒家伦理   虚构   女性形象  
描述: 《儿女英雄传》虚构了一个封建家庭的兴盛,这"虚构"是以儒家思想、忠孝节义、伦理纲常为准绳的。本文通过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的分析来揭示儒家伦理对女性意识的压制规约以及在这儒家伦理背后潜在的男性意志的体现。
张洁小说女性形象的类型化及其精神变异
作者: 赖博熙   薛鹏智   来源: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异   张洁小说   类型化   女性形象   精神  
描述: 张洁最擅长塑造知识女性形象,表现她们的思想、情感、意绪及心灵追求。在她笔下,女性形象很少逸出知识女性群落,这也是她最用心刻画的一类形象。张洁笔下女性,都无法逃出悲剧性命运的结局。而这种悲剧性又总是体现在她们对爱情存在理想化希冀,而这种理想的幻灭构成了她们共同的悲剧。她们虽各具特色,但可以非常容易地根据其精神内核进行分类并探索她们精神的变异。从柏拉图式的精神苦恋者到两性冲突中雄化的知识女性,再到以自焚方式复仇的恶之花,直至在焦虑中走向疯癫的知识女性。这都是与作家内心情感和审美理想的演进相统一的,也是与她心中
论《聊斋志异》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增华   曹颖利   来源: 林区教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美   真情美   聊斋志异   人格美   女性形象  
描述: 评述《聊斋志异》里的女性形象特征,作者赋予这些形象以全新的美的内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套审美参照。
浅论媒介与女性形象的互动关系
作者: 李阳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性别误解   性别印象   媒介   刻板印象   女性形象  
描述: 对女性问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消除性别误解,树立正确的性别印象。这就需要用性别误解这一概念取代性别歧视,目的在于变性别等级为性别差异。广告和影视作品中流露的性别误解,强化或改变了受众的性别印象,而受众的性别印象又是媒介表达的动力和来源。在这个过程中,媒介起了强大的作用,因此也承担着主要的责任。性别误解不仅仅是女性自身发展的障碍,也阻碍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大众传媒可以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促进女性性别误解的改变,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从黑暗走向光明——试论丁玲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尧尧   来源: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寻找出路   丁玲小说   实现价值   痛苦挣扎   女性形象  
描述: 作为中国20世纪最为杰出的女作家之一,丁玲从未停止过对中国女性命运的关注,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女性形象,如莎菲、丽嘉、贞贞、陆萍等。从丁玲不同的创作时期我们可以看到,女性们走过了一条从痛苦挣扎到寻找新的出路,再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成长道路。
清代文言小说女性形象“陌生化”审美效果
作者: 刘琦   来源: 蒲松龄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陌生化   清代   审美效果   文言小说   女性形象  
描述: 清代文言小说作者用"陌生化"去分析小说中女性形象"陌生化"审美效果,这一方法就是要将本来熟悉的对象变得陌生起来,使读者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的新颖别致,经过一定的审美过程完成审美感受活动。
< 1 2 3 ... 29 30 31 ... 60 61 6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