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683 条
-
清代年画女性形象的图式构成
-
作者:
袁宙飞
来源:
装饰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式构成
艺术内涵
年画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清代年画中,女性形象呈现出组合式、场景式、连环式等多元化图式构成,一方面体现了创作者的艺术智慧,另一方面表达了民间艺术"满""全""多"的审美理念。这些具有唤起人们情感共鸣的感性召唤结构,暗示了民众对现实生活"求全""求美"的心意诉求,是艺术补偿功能的内在契机的体现。
-
《饥饿游戏》系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孙天南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盖瑞·罗斯
《饥饿游戏》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当代的主流商业电影中,以女性英雄为电影的主导,彰显女性力量的作品是较为少见的,《饥饿游戏》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并且,片中女性也与作为政治话语出现的“穆桂英”“花木兰”等形象不同,她们并非模式化、男性化的,而是有血有肉的女性,在艺术或思想层面,都具有一定的阐发价值。文章从女性的保护者与被保护者形象,女性的“被凝视”者形象,女性作为男权社会固化了的“他者”形象出发,分析片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
-
消费语境下视觉图像中的女性形象透视
-
作者:
彭丽
来源:
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图像
消费文化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消费与视觉文化语境下,女性形象被商业文化与大众传媒作为一种有效资源进行建构与呈现,流变成一种可被消费的“漂浮不定的能指”符号与视觉快餐,其中不乏刻板、扭曲、亵渎、异化甚至歧视,阻碍着女性的全面解放、发展与进步。当消费成为价值体系和社会规训手段后,视觉图像中的女性形象不可避免地沦为一种看与消费的对象。视觉图像中的女性形象建构与呈现、消费与被消费的背后,折射着传统思想、社会观念和文化意味。而来自多方面的反思与批评,则倒逼人们思考如何在视觉图像中建构与呈现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形象。
-
女娲原型:1949-1976新中国文艺女性形象解读
-
作者:
田蓉辉
来源: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1976新中国文艺
1949
女性形象
女娲原型
-
描述:
采用西方原型理论解读1949-1976新中国文艺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发现在该时期女性形象塑造中存在中国远古女娲原型:她们被赋予了代表丰收、繁衍的文化含义;在人物塑造上按照女英雄的人物模式进行;她们身上都有造福集体主义事业的无私情怀;以及作为压迫阶级代言人所表现的悲苦精神。女娲原型在该时期文艺中再现的原因与社会环境、延安文艺的影响、艺术家的民间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密切相关。
-
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美学解读
-
作者:
杨雪梅
来源:
新闻与写作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视广告
美学解读
女性形象
-
描述:
女性形象一直在电视广告中有着较高的曝光率,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广告主注重电视广告的投放效果。以广告美学为视角,通过对广告中女性形象特征的分析和延伸,提出广告中女性形象要符合商品的定位和受众的心理,女性展现出来的美与商品的特点完美融合。女性形象将商品的功能特点通过电视广告呈现出来,进行广泛的传播,让消费者在接受其商品的同时感受到另外一种美,这也是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在当今生活的独特魅力。
-
电影《红高粱》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宋艳飞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高粱》
女权主义
女性形象
-
描述:
电影《红高粱》因其丰富的内容、深刻的意义而红极一时,这部电影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而影片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和刻画更是对这部影片理论的重要阐述和表达,是对传统女性形象的彻底颠覆。导演张艺谋遵从原作者莫言的思想,还原了小说描绘的女性世界,在再现历史的基础上展现出女性在那个年代的压抑和顽强。本文在对《红高粱》故事梗概及其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深刻剖析的基础上,深度挖掘这部影片背后的女权主义。
-
《权力的游戏》中的女性形象及其透视
-
作者:
高尚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主题
《权力的游戏》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当影视剧中的女性形象进入观众视野时,观众对于为何剧中女性会以如此形象呈现至银幕上,往往缺乏些许思考。文本认为热播美剧《权力的游戏》中的女性形象之所以处于被动地位,不仅受到既有的父权文化的影响,同时与该剧所设定的叙事主题、叙事结构及技法密切相关。在一个极富竞争意识与权力争夺的主题环境下,女性形象被弱化、被边缘化的可能性也随之提高。持有本质主义立场的女性主义者则认为,这样的严酷竞争和个人主义正是主宰社会的男性价值所在,其并不能反映出女性价值的真正所在。
-
好莱坞电影与中国女性形象的提升
-
作者:
马婷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好莱坞电影
提升
女性形象
套话
-
描述:
好莱坞荧幕上的中国女性形象曾经一度延续着矮小、呆板、怯懦、逆来顺受、低眉顺眼的套话,但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文化交流的频繁,中国女性形象也在逐渐改观、提升,成为不再神秘的可理解的普通"人",她们的经历体现出独立、自主、顽强、坚韧等美好品质。我们看好莱坞电影的时候,一方面可从东方主义的视角读出形象背后的文化歧视,但也应该看到所有的人物形象背后"人"的普遍性,从而尽量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谈论国人形象问题。
-
金基德电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冯志英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基德
电影
女性形象
-
描述:
金基德导演是韩国电影界的一匹黑马,近年来屡获大奖,在国际电影界有一定的影响力。金氏电影或围绕女性问题展开,或以女性为线索来讲述,女性处于故事的核心,是渲染的主体。其电影中的女性突破了人们心目中韩国女性的美好形象,常以性受虐者、妓女、被迫害、被欺凌的形象存在。金基德借女性形象表达了韩国民族情感中的压抑、抗争和觉醒。本文将金氏电影分为三个不同的风格阶段,从中选取典型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
-
史蒂芬•戴德利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赵莹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史蒂芬·戴德利
电影
女性形象
-
描述:
尽管戴德利作品为数不多,但是他擅长改编具有一定深度的小说,并在作品中表现出人们的复杂心理,尤其是男女主人公之间爱恨交织的情愫,并且通过人性、救赎等主题为观众塑造了一个个丰满的、引人注目的女性形象。甚至可以说,在戴德利的电影世界中,女性才是导演关注最多的对象。文章从置身于男权话语体系下被评判的女性、对男性给予崇高帮助的女性、寻求欲望满足或自我实现的女性三方面,分析史蒂芬·戴德利电影中的女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