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620 条
-
出入中西写红妆
-
作者:
严小红
来源:
华侨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学价值
林语堂
女性形象
文化动因
-
描述:
自称“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存在。他自诩为“一捆矛盾”,其思想、性格、气质、兴趣、爱好都具有多重性、复杂性和矛盾性特征,并集古今中外文化因素于一身,“看似中西结合,却又不中不西,又中又西”,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不容易写的一章”。林语堂倾其一生关注女性问题,极力倡导男女平等、女性独立自主等现代观念,表现出对女性的关爱和尊重意识。在他创作的七部主要的小说中,也多以女性为主人公,对女性世界给予了特别的关照。作者塑造出异彩缤纷的女性群像,她们不仅拥有天资灵秀的外貌,还表
-
论王安忆的女性写作
-
作者:
马蕊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写作
女性形象
女性空间
-
描述:
王安忆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其小说创作,至今已结集的小说及单独发行的长篇小说已逾30部,超过350万字。如此斐然的成就对于一位年轻的女作家来说是不多见的。对于这样一个当今文坛具有极大冲击力的作家,就目前对王安忆小说的品论文章来看,以时段、作品和创作的风格变化及变化的原因进行研究的论文大量存在,就其作品的女性意识,女性的写作特点归纳总结一番的,却寥如星辰。笔者认为有必要从女性写作这一视角来对王安忆创作的风格进行梳理,以深入思考一些贴近文学本质的问题。 王安忆的创作成长于一个后伤痕的年代,文体内容有了更多元化
-
理性与情感的矛盾:论老舍男权思想下的女性观
-
作者:
彭波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观
男权思想
老舍
女性形象
-
描述:
老舍先生为中国现代文学史贡献了一个又一个市民小说的经典,也塑造了众多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丰富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人物图谱。但纵观老舍的小说创作,我们会发现他在塑造女性人物时带有强烈的情感倾向,而且这种情感倾向是以传统的价值尺度为归趋的,即女性没有独立的价值和话语权。这显然与“五四”文学革命所提倡的妇女解放产生了疏离。老舍先生并没有像当时的启蒙思想家那样倡导妇女解放,反而对女性在传统秩序中的角色定位表现出很大的热忱,从而形成其有别于其他作家的独特的女性观。 本文从“五四”理性与传统情感之间的矛盾
-
简论辛词女性形象
-
作者:
刘国蓉
来源:
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分析
辛弃疾
女性形象
词作
-
描述:
辛弃疚是南宋爱国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词作少有对女性的关注,其词中涉及到女性形象的作品约八十余首,不到其作品的七分之一。这些女性以歌妓、思妇、历史人物、村妇、传说中的女性居多。通过对辛词女性形象的分析, 可以得出如下几点认识:第一,反映出两宋词史的又一重大变化,即男子汉气概的激扬,词中女性柔婉美最终让位于血性男子的力度美和崇高美。第二,反映了辛弃疾的女性观。第三,展示了英雄内心世界深重的苦闷。第四,体现了时代的影响。第五,是辛词才学化的有力证明。第六,体现了辛词题材的丰富、风格的多样,折射出了辛其人完整
-
中国新型女性形象的构画:从维新报刊对康爱德、石美玉的描绘说起
-
作者:
杨宏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2007年青年学术论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康爱德
石美玉
女性形象
维新报刊
-
描述:
戊戌维新时期,是中国女权运动的萌芽时期,维新派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他们的女性解放思想,报刊是他们最普遍使用的宣传工具。当此之际,恰逢康爱德、石美玉毕业归国,这是中国最早的留美归国女学生之一,各家报刊对她们进行了浓墨重彩的宣传。在男权世界里,中国的女子从来没有得到过如此多的推崇,康爱德、石美玉因此成了那个时期中国新女性的代表。维新报刊在康爱德、石美玉身上究竟发现了什么,他们的宣传代表了当时怎样的妇女观,本文将就此作些探讨。
-
电视媒体对“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影响探寻
-
作者:
杨庆
任志明
来源:
第二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婚育新风进万家
电视媒体
刻板印象
女性形象
-
描述:
"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是由国家计生委和中宣部在1999年共同发起的以宣传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后人、男女平等和计划生育丈夫有责等新型生育观念的一项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本次活动的传播过程中,电视媒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电视媒体对女性形象的构建现状如何、电视媒体对女性形象的构建对"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有什么样的影响是本文考察的重点部分。本文从传播学、社会性别学以及女性意识形
-
反思女性:《弗兰肯斯坦》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王隽
罗婷
来源: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弗兰肯斯坦》
独立自由
女性形象
-
描述:
《弗兰肯斯坦》中女性形象丰富、寓意深刻,折射出这部作品所蕴藏的玛丽·雪莱极具洞察力的、极具远见性的女性观,其中包括对十九世纪初西方女性的生存状况、女性的奴化与反抗意识以及对女性出路的深刻反思.
-
全文:《弗兰肯斯坦》中女性形象丰富、寓意深刻,折射出这部作品所蕴藏的玛丽·雪莱极具洞察力的、极具远见性的女性观,其中包括对十九世纪初西方女性的生存状况、女性的奴化与反抗意识以及对女性出路的深刻反思.
-
民族文化融合与元杂剧女性形象性格新旧质素交融审美特征的形成
-
作者:
李成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质
元杂剧
民族文化融合
性格特征
女性形象
-
描述:
辽、金、元时期的民族文化融合,使传统儒学思想价值观念和封建礼教受到了冲击,促进了文化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规范、美学思想的嬗变.民族文化的融合孕育了元杂剧的繁荣,也影响了众多富有时代特色的新旧性格质素交融的女性形象塑造.受民族文化融合的影响,元杂剧女性形象的性格系统中显示了旧有传统的性格质素以及与传统女性形象性格相异的新质素,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气象和活力.
-
王海鸰婚姻系列中的女性形象谈——从《牵手》、《中国式离婚》到《新结婚时代》
-
作者:
黄锦君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式离婚》
婚姻家庭
《牵手》
女性形象
《新结婚时代》
-
描述:
婚姻家庭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人们固有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社会越来越朝着多元的方向发展。婚姻家庭作为社会意识变化的敏感领域,也出现了一系列引发争议的现象和问题。被誉为“中国婚姻的第一写手”的王海鸰,近年来一直把婚姻家庭作为她反映现实社会的主要题材,从不同的角度关注婚姻家庭中女性的生存状况。2006年,王海鸰又推出了她的新作《新结婚时代》,该书是继她的婚姻系列《牵手》和《中国式离婚》等之后,又一部以中国当代婚姻家庭为题材的小说。和以往的《牵手
-
剖析沈从文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顾伟凡
来源: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少女
妓女
女性形象
少妇
-
描述:
纵观沈从文的小说,可以看到他笔下的一系列女性形象中,既有纯洁幼稚的少女,又有饱经风霜甚至沉沦到社会底层的少妇、妓女,她们那人性善良与纯朴总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本文着重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女性的分类、特点、以及作者所采用的塑造方法入手,论述沈从文笔下的女性形象。
<
1
2
3
...
28
29
30
...
60
61
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