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868 条
-
兰风梅骨 卓然超群:丁玲作品女性形象本体美的审美特质
-
作者:
谢灵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丁玲
审美特质
女性形象
-
描述:
丁玲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与敏感,把女性作为美的化身来描写、来赞美,在宏大的政治话语背景下,表现了女性形象的外貌美的多样性、内在美的丰富性以及作家创作个性美的深邃性。
-
《楚天都市报》副刊“情感讲述”专栏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王晓聪
来源:
新闻世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感讲述
女性形象
《楚天都市报》
-
描述:
情感类栏目一直是都市报纸副刊强力打造的重点,一般以普通百姓口述自己生活中的情感遭遇,由记者聆听记录的方式刊登。本文采集了《楚天都市报》2009年9月1日至25日共25个样本着重分析"情感讲述"中的女性形象,并依据女性主义的观点和文化角度做出理论分析。
-
“零女士”的诞生:从精神分析视角看陈染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唐文靓
来源: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陈染小说
精神分析
女性形象
-
描述:
作为当代女性文学的典型代表作家,陈染的小说着眼于对女性细腻的心理感受的描述,主人公总是给我们自闭而多愁善感,冷艳而充满智慧的印象。本文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解读这些女性形象,对她们特有的情结、特殊的身份以及最终的归宿进行探析。
-
夹缝中成长的都市女性:试论长城画片公司影片中的都市女性形象
-
作者:
马沙
来源: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早期都市
长城画片
女性命运
女性形象
-
描述:
长城画片公司在中国早期电影史上留下了一系列以探讨当时社会存在的矛盾、问题为主,试图教化大众的"社会问题剧"影片。其中的女性形象处在社会变化发展的局势中,一方面被传统文化、思想牵绊,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被都市的现代化进程所影响。
-
浅析二胡作品《洪湖主题随想曲》中女性形象的艺术表现
-
作者:
彭园程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二胡音乐
艺术表现
女性形象
-
描述:
前人关于二胡作品的分析,只是从演奏技巧、调式调性、地方风格等一些演奏特点进行研究,而涉及到作品的审美方面的论著,很少有涉及到音乐对女性这一特定群体的塑造和音乐对人物经历的表现方面的研究。本文以《洪湖主题随想曲》为研究对象,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与情感体现做出分析,希望以此为二胡作品的演奏和赏析找到一个新颖的切入点,对今后演奏者的二度创作提供一个参考。
-
男权本位下的女性鉴赏:从《京华烟云》的几个女性形象看林语堂的女性观
-
作者:
朱巧英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专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京华烟云》
女性观
女性形象
-
描述:
《京华烟云》中的几个主要女性形象木兰、莫愁和曼娘等,都是女性中的佼佼者,她们美丽聪颖,秀外慧中。林语堂行文中对这些女性给予了高度的赞赏甚至尊崇。但由于受传统男权文化的影响,无论他用生花妙笔将女性描绘得如何曼妙,如何聪慧,都不过是他站在男性本位立场上对女性的审美赏鉴;在他的笔下,女人无论多么美丽、多么优秀,也只是男人身畔的精美配饰。
-
从《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看它的反传统倾向
-
作者:
周娟
来源: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聊斋志异
蒲松龄
反传统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通过对这些形象的描述,蒲松龄颠覆了前人的创作思想,大胆地向传统提出了一些新的质疑。不仅在异类的描写上一反传统的否定和贬低,就是对现实中的女子也赋予了优秀的性格和品质,在能力上远远胜过男子,这是对男权社会的一个彻底否定。她们个性鲜明,独立自主,自由支配自己的人身自由,在经济上也打破了依靠男子生活的传统。女商人的系列形象,又无疑是对传统重农轻商观点的颠覆。
-
范尼与白流苏——奥斯汀与张爱玲小说女性形象对比
-
作者:
王宁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流苏
范尼
女性形象
-
描述:
简.奥斯汀描写18世界英国乡绅阶级有闲有钱的家庭,一个小镇的三四户人家嫁女儿的悲欢离合就撑起了她所有故事的血肉。在20世纪的中国,同样也有一位女性作家在她的短篇小说里写尽中国女人悲欢婚嫁梦。东西方两位女作家奥斯汀与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表现出诸多的共同点。
-
莎士比亚喜剧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安洪霞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喜剧
莎士比亚
女性形象
-
描述:
莎士比亚喜剧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浅析张欣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张小冰
刘辉兰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欣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上世纪90年代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期,其显著标志是整个社会的市场化、商业化.在以城市生活为题材进行创作的众多作家中,张欣是比较突出的一个.她以其女性的视角去体验城市及城市人生,准确而敏锐地触及并把握了都市、商业社会与女性的关系及变迁.
<
1
2
3
...
21
22
23
...
85
86
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