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339 条
-
走向现代的都市女性形象——从《良友》画报看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都市女性
-
作者:
齐秋生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想象
都市
画报
传统
女性形象
协商
现代
-
描述:
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上海在一系列物质文明与现代思想的策动下,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最现代化的城市之一,并在20世纪30年代成为世界著名的国际性大都会。在这个飞速发展的都市中,女性形象由于受到时尚都市生活方式的冲击,呈现出一种渐变的过程。它变化的痕迹与上海都市品格相承接而成为展现上海都市文化的载体。 在以往对女性形象的研究中,多以分析文字材料为主,图像分析较为忽略。伴随着大众文化研究的迅速推进,以及图文互释阅读趣味的逐渐形成,图像分析将会在某种程度上为女性形象研究带来新图景。本文旨在以30年代流行的大众刊
-
试论泰戈尔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思想内涵
-
作者:
曾琼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宗教观
女性观
爱情观
泰戈尔
中篇小说
女性形象
-
描述:
泰戈尔作为亚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印度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对印度近现代文学影响深远而巨大。无论是从创作数量、创作时期,还是从创作手法、作品题材来看,中篇小说在泰戈尔的作品中都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它们是泰戈尔所有小说中离现实生活最远、离其内心世界最近的作品,与作者的生命感受、生存体验紧密相连。女性形象主要作为一种象征符号出现,反映了泰戈尔的内心世界,是理解泰戈尔中篇小说的一把钥匙。泰戈尔糅合各种宗教观而形成的宗教观是形成中篇小说中女性形象内涵的根本原因,女性观是其宗教观的产物,爱情观则是它的直
-
美国梦的牺牲品:评德评德莱塞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赵占学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文学
社会根源
德莱塞
悲剧性
性格特征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发展史上,西奥多?德莱塞被公认为20世纪初美国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这位来自下层社会,未接受过正规教育的作家率先如实地描写了新的美国生活,是美国现代小说的先驱,也是美国现实主义大师。 德莱塞的小说摒弃了当时流行的“优雅文学”传统,勇?
-
关于传媒中的女性主义研究
-
作者:
孙杨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闻报道
女性歧视
传媒业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报纸
电视
-
描述:
该文旨在研究国内媒体新闻报道中的女性形象扭曲的问题.作者在考察了国内大量媒体有关女性问题的报道后发现,国内新闻报道中的女性形象扭曲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以陈腐的封建观念贬损、侮辱女性的新闻报道;2、以时髦的消费观念关注、"售卖"女性的新闻报道;3、中
-
“三言”中的人物形象系列及其文化内涵
-
作者:
罗荣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情爱观念
商人形象
经商理念
士商互渗
经商活动
女性形象
三言
-
描述:
冯梦龙作为晚明新思潮的代表人物,其文学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具有反传统、反理学的意义。因而“三言”中众多形象表现了冯梦龙对人欲的肯定,具有感人的力量。本文以三言中的女性形象和商人形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社会经济、意识形态和时代风尚等角度对两类人物行为的发生机制作分析,进而探讨其中的文化内涵和冯梦龙的人生观、文学观。
全文分为上、下两编:
上编内容通过对“三言”中有关爱情、婚姻题材的文本进行解读,阐述作者冯梦龙以情为主的女性情爱观念,包括两章:
第一章:宦门女
-
论方方的“新写实主义小说”
-
作者:
高莹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样式
新写实小说
女性形象
审美视角
个性化风格
知识者写作身份
-
描述:
该文主要由序言,正文及结语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共分四章.全文主要内容简介如下:序言用概括性语言叙述了方方创作成就,创作道路和作为新写实小说代表人物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地位.第一章 论述方方的知识者写作身份和多重的审美视角.该章分为三节.第一节 以批判的眼光审视
-
广告视野中的女性:受重视与受歧视的二元悖论
-
作者:
赵敏
来源:
2004中国传播学论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广告媒体
女性消费者
性别歧视
精神文化
媒介广告
女性形象
-
描述: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一些研究者开始从性别观念角度反省我国媒介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他们的研究一般有以下几个角度:通过调查分析广告中是否存在着性别歧视以及性别歧视的表现方法;分析性别歧视产生的根源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分析性别歧视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如不同文化对性别符号运用的差别,性别歧视与刊物商业化程度的关系等等。 本文选取了近代以来各个不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广告媒体,比较了不同时期广告的总体特点,以及广告中对于性别歧视的态度及其发展变化的轨迹,以探寻广告对女性消费者的重视与歧视之间的关系。需要注明
-
敦煌变文与唐传奇婚恋题材中女性形象之比较
-
作者:
张富春
来源:
求索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都
婚恋题材
四川大学
张富
中国民俗
文化研究
博士研究生
女性形象
敦煌变文
唐传奇
-
描述:
敦煌变文与唐传奇婚恋题材中女性形象之比较@张富春$四川大学中国民俗文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四川成都,610065~~
-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李二仕
来源: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手法
十七年电影
女性身份
电影作品
女性性别
少数民族题材
主题思想
女性形象
-
描述:
十七年关于女性的主题实际上是阶级的,革命的主题,而不是性别的主题。任何女性的爱情经历或者转变成英雄的主题,其最终指向是政治命题。
-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浅析几部国产影片的女性形象缺失
-
作者:
胡杨
来源:
电影新作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社会
身份与地位
电影新作
性别歧视
女权主义
媒介文化
侮辱
影片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冰心老人曾经说:“世界上要是没有了女性,将缺少二分之一的真,三分之二的善,四分之三的美。”然而,当如今的女权主义(已经逐渐成熟渐进到“女性主义”理论)已成为一个学界热点并积极介入到对历史传统、社会政治、媒介文化中的性别歧视和压迫全面批判的时候,在最近的几部国产影片中,我们看到的女性的命运仍旧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这是当代中国女性社会身份与地位处境尚没有完全得到确认和肯定的折射),个别女性形象仍旧是被扭曲的(这是从创作者角度分析,是被他(她)们对女性所抱持的下意识态度和习惯性视角决定的)。无论是从遥远偏僻的云
<
1
2
3
...
21
22
23
...
32
33
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