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坚守与超越——摭论新写实之后的池莉小说创作
作者: 李明清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与火   池莉小说   《来来往往》   《看麦娘》   新写实小说   世俗精神   米兰·昆德拉   生存体验   女性形象   现实主义文学  
描述: 坚守与超越——摭论新写实之后的池莉小说创作
原型的意义——电影《我的父亲母亲》的文化阐释
作者: 金昌庆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我的父亲母亲》   母亲原型   文化阐释   东方审美精神   “看”   张艺谋电影   影片   阿尼玛原型   女性形象   创作主体  
描述: 原型的意义——电影《我的父亲母亲》的文化阐释
出色的艺术再创造:从川剧《激流之家》说起
作者: 唐思敏   来源: 四川戏剧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   川剧   叙述结构   改编艺术   巴金   《激流之家》   人物描写   女性形象  
描述: 出色的改编是再创造,特别对经典作家的经典之作的改编尤其如此。著名川剧作家徐棻根据我国文学大师巴金名作《家》改编、创作的川剧《激流之家》(2003年本,成都市川剧院演出),又一次把改编艺术的再创造演绎
由黑泽明编剧、熊井启导演的影片
作者: 佐藤忠男   的田也寸志   冷茹冰   来源: 世界电影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熊井启   《大海作证》   脚本   黑泽明   导演   台本   日本   女性形象   编剧  
描述: 由黑泽明编剧、熊井启导演的影片
“世界的裂缝从诗人的心上通过”——大型戏曲《红雪》编后记
作者: 李小青   来源: 剧本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稳定性   红雪   戏曲作品   文化心理   悲剧人生   戏曲创作   女性形象   哈姆雷特   心理恐惧   剧作家  
描述: “世界的裂缝从诗人的心上通过”——大型戏曲《红雪》编后记
感谢生活——论沈虹光的话剧
作者: 陈爱国   来源: 剧本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虹光   剧场空间   人生哲学   精神世界   现实主义   《搭积木》   戏剧创作   历史与现实   女性形象   剧作家  
描述: 感谢生活——论沈虹光的话剧
黄粱梦与“野地记忆”:解读《能不忆蜀葵》
作者: 刘恋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炜小说   野地   艺术的精神   艺术家   黄粱美梦   能不忆蜀葵   商品经济   知识分子   《九月寓言》   女性形象  
描述: 读过《九月寓言》、读过《家族》的人们总是对张炜心存期待 ,指望张炜在其熟悉的轨道上继续知识分子道德理想的诉求 ,由此批评家可以在一个熟悉的维度之上自如挥洒 ,而读者可以在一方寓言式的场景中不断加深以往的阅读印象。但这种期待本身是存在问题的 ,它的依据来自过去阅读中感性或理性的文本认识 ,这种印象即使曾经多次呈现 ,我们依然不能够为它必然再次出现而理直气壮。率先跳出这种期待怪圈的 ,恰恰是作家张炜本人。 1999年他所推出的小说《外省书》其实便有了这样的企图 ,人们蓦然发现张炜的小说开始与日常的生活逐步贴近
细数双月 缤纷影事
作者: 潘潮   来源: 电影新作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电视剧   中国电影   市场报告   电视剧观众   媒介研究   看电视时间   精品化   影视频道   女性形象   电影市场  
描述: 一、首份电视剧市场报告显示“三喜三忧”《青年报》报道,上海电视节、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推出国内首份《中国电视剧市场报告(2003—2004)》,显示电视剧市场三喜三忧:一喜电视剧收视份额最高:去年
控制离爱有多远
作者: 李晨   来源: 中国审计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克里斯蒂   相信我   尤金·奥尼尔   SARS病毒   道家哲学   爱情   女性形象   男性世界   诺贝尔文学奖   社会与命运  
描述: 控制离爱有多远
影视新型女性形象
作者: 齐殿斌   来源: 文艺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男主人公   新型女性   社会评价标准   战利品   影视作品   女性形象   电视剧   《英雄无悔》   《大宅门》   封建伦理道德  
描述: 影视新型女性形象
< 1 2 3 ... 17 18 19 ... 25 26 2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