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三言”、“二拍”中的女性形象探析
作者: 邓声国   来源: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言”   自主意识   “二拍”   女性形象  
描述: 三言、二拍中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现在来看,她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意识,并以其独特的个性魅力和崭新的文学形象,突破了过去封建理教束缚下传统女性的守旧形象。本文试图从寻求爱情婚姻自由、挑战封建禁欲、追求女权独立、彰显个人聪明才干、肝胆行侠等五个方面,深入考察分析三言、二拍中的女性形象塑造情况。
从女性形象的塑造看沈从文的女性观
作者: 朱军明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女性观   审美救赎   女性形象  
描述: 沈从文一生对人性执着追求,他建造的希腊小庙供奉的人性是以真善美为核心的。在沈从文看来,女性是真、善、美的化身,而且男女应该平等。本文从沈从文小说女性形象的塑造入手,结合其散文中的话语分析,探索沈从文与众不同的女性观。
孙犁“抗日小说”中乡村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申景梅   来源: 咸宁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抗日小说   男性文化叙事   女性形象  
描述: 孙犁是以写妇女起家的。论文选取孙犁抗日小说中若干典型的女性形象加以分析,对作家笔下乡村女性人物进行分类,试图探究孙犁从男权视角出发,对自身女性意识进行的想象与规范,归纳出孙犁复杂特殊的女性观。
透过四代电影人的作品浅析女性形象流变
作者: 孔庆康   来源: 齐鲁艺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电影艺术已在中国走过了它的百年历程,伴随着中国社会的改革变迁,电影也成为社会进程中的一个剖面或缩影。本文以建国后电影代式发展为纵向线索,用女性主义视角来审视建国至今中国电影中女性形象的流变。由此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演进,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呈现出四个阶段的变化过程。这些变化又深刻地影射出社会改革变迁过程中女性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整个社会女性意识出现的细微变化。
女性形象在柳永词中的全新面貌
作者: 刘云霞   来源: 邢台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新面貌   世俗审美   女性形象  
描述: 柳永在词中表现出对女性极大的人文关怀,他笔下的女性形象角色众多,形象丰满。她们流落风尘,却能娴雅高贵;虽居住市井,也是敢爱敢恨;这是全新的视角,是适应广大市民阶层的世俗审美趣味。
女性意识的萌芽:论王鲁彦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周春英   孟莹莹   来源: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王鲁彦小说   女性形象  
描述: 乡土小说作家王鲁彦笔下的女性形象并不是很多,但很有特色,尤其是李妈、阿芝婶、陈老奶这三位女性,她们在与命运的抗争中,显示了各自独特的个性和命运。从她们身上体现出中国女性从接受命运的安排、服从外在势力的调派到积极改善自己的现状这样的发展轨迹,女性意识开始萌芽。
文艺复兴,叛逆的重生?:莎士比亚喜剧中女性形象的两重性
作者: 何思源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跨越   传统   两重性   女性形象  
描述: 莎士比亚的喜剧,与其悲剧和历史剧不同,因其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而被广为流传。这些女性多半聪明伶俐、性格鲜明,超越剧中的男性角色成为主导整部喜剧的主角。但当她们在不断跨越经济、政治、文化的疆界,尝试扮演非传统的社会角色时,却也在肯定着社会赋予女性的传统角色。
毕飞宇小说悲剧性女性形象的人性扭曲
作者: 李晓梅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毕飞宇   人性扭曲   女性形象  
描述: 毕飞宇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奇异的笔触,成功的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悲剧性女性形象.其小说着重笔墨描写人性丑恶的一面,昭示出这些女性在精神上的残缺和人性的扭曲.这些女性为了使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不择手段,使灵魂在权利和物质的诱惑下逐渐沦陷,丧失了原本的道德和人性.
女性意识的缺失:解读《远大前程》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石红英   来源: 文学与艺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性意识的缺失主要体现在女性的“逃离”意识、“囚禁”意识以及女性失语等方面。本文通过深入剖析《远大前程》中几位主要的女性形象——郝薇香小姐、艾斯黛拉和毕蒂,指出在维多利亚社会传统的男权统治下女性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完整人格:布莱克诗歌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辛悦照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长诗   布莱克   女性形象  
描述: 在18世纪浪漫主义诗人中,威廉·布莱克的诗歌是最具独创性和原创性的。现实和想象的矛盾冲突反映在现实生活中,是其诗歌的一个重要主题;而作为社会矛盾之一的女性问题,不可避免地成为他所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试图把布莱克长诗中所有女性形象作为一个整体,运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分析其女性人格,从而揭示布莱克的女性观。
< 1 2 3 ... 12 13 14 ... 67 68 6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