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沈从文与萧红笔下的女性形象对比——《三三》、《山下》读书手记
作者: 周晓坤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萧红   女性形象  
描述: 在现代文学史上,沈从文和萧红有着很大程度上的相似之处,他们都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其小说的背景地点也往往选在自己的故乡,而小说主题又往往在诗意的叙述中表现出一种深刻的荒凉与悲伤。同时他们又是迥异的,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他们的语言风格以及小说的内在气质上。
韩国现代文学作品《土豆》和《水碾》中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薛娇   来源: 北方文学(下)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韩国   女性形象  
描述: 韩文学作品中主人公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我们通常可以通过研究主人公的形象来理解文学作品甚至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而女性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参与者对于文学作品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以罗稻香和金东仁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女性卖淫和不伦现象的分析找出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月牙儿》中女性形象存在的现实意义
作者: 谭力超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意义   《月牙儿》   女性形象  
描述: 老舍笔下的《月牙儿》有着老舍独特的细腻与丰满,讲述了一对母女在动荡不安的社会逐步沦为娼妓的特殊经历。同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老舍本人通过此文控诉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精神的迫害。《月牙儿》中“我”的形象不单单是为了侧面展示当时社会的黑暗,更是想要激发女性生存与独立的意识,呼唤女性追求自由与平等的希望、与腐败社会对抗的勇气。本文通过反思《月牙儿》中母女二人的弱势女性形象,对比当今社会优秀女性所表现出的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的品质,由此说明勇于追求自我价值才是一个强大女性的新标准。在迈入新时期的今天,笔者希望以传
《战国策》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李文娟   来源: 淄博师专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战国策》   《左传》   女性形象  
描述: 在先秦历史散文中,女性形象相对处于冷清的地位。《战国策》作为一部重在描写策士纵横谋略的著作,对女性形象的塑造虽着墨不多,但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人物也多达三十多个。《战国策》不仅成功地刻画了这些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也揭示了她们作为具有自己独特形象意义的个性特征。现我们重点从《战国策》女性形象的多样性、与《左传》相比描写技法的不同以及对待女性态度的转变来考察《战国策》在女性人物塑造技巧上的日臻成熟。
“邵氏”古装题材电影中女性形象嬗变研究
作者: 叶绵耀   来源: 同行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装题材电影   女性形象   社会现实  
描述: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简称“邵氏”)被称为“东方好莱坞”,雄踞香港影坛近三十年,留下许多经典影片,尤其是是古装题材电影,更是享誉海内外。本文通过对其古装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嬗变研究,从中探视“邵氏”的发展轨迹和对彼时香港社会现实的折射。
试析《诗经》爱情诗中的女性形象美
作者: 胡文豪   来源: 读书文摘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经》   爱情诗   女性形象  
描述: 《诗经》又称《诗三百》,在我们文学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是中华民族文化历史上一个璀璨的明珠.《诗经》多以爱情为主题,深刻地映射出特定时代背景下人民的情怀.其爱情诗中塑造了形象各异的女性,有纯真热情的、有彷徨疑惧的、有温柔贤淑的、有悲婉凄凉的、有泼辣果断的.《诗经》爱情诗中的女性形象充分展现出多维的立体美感,让我们目睹了那个时代女性的魅力之所在.
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演变研究
作者: 徐红   张杉杉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演变   女性形象  
描述: 广告作为现代企业的重要宣传推广手段,成为消费者的消费指南,已不可预见的速度介入消费者的生活,以致法国评论家罗贝尔·格兰竟说:"我们呼吸的空气由氧气、氮气和广告组成。"可见,广告对于大众的影响并不仅限于购物,而已经成为控制社会和大众精神生活的一种文化行为。广告中女性形象的角色化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过程,是随广告的出现而出现的,随广告的繁荣而逐渐定型的。女性形象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电视广告、报纸期刊等大众媒体中,女性成为广告制作的主题,女性似乎成了某类商品的特定广告符码,引起了社会大众和研究学者的关注。
《名利场》中女性形象探析
作者: 刘洋   来源: 商业故事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分析   女性形象   《名利场》  
描述: 《名利场》是英国伟大现实主义作家和幽默大师萨克雷的代表作,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小说在人物形象的塑造过程中,通过典型的人物及环境来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小说塑造了性格迥异的两个主人公蓓基和艾米丽亚,她们拥有不同的爱情观,对人生的追求也大相径庭。这完全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带有时代特征的典型的女性形象。
论少数民族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以《阿诗玛》为例
作者: 胜晨雨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   阿诗玛   少数民族   女性形象  
描述: 电影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娱乐,也带来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少数民族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充分反映了中国女性的生存状况,尤其是女性在社会生活当中所遭遇的种种困难和为了谋求自己独立的生活、生存和发展空间的艰巨性,其追求自由的意识与勇敢、力求独立自主的情感体验,令人深思,而《阿诗玛》最具有代表性。
解构视角下《小城畸人》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陈雪姐   来源: 公安海警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安德森   解构理论   女性形象  
描述: 从解构主义开始,西方文化哲学思想进入一个新的纪元,以此为契机,文学批评家纷纷开辟解读文学文本的新战场,他们提出新的批评理念和方式,并以之为基础从不同的角度去重新审视和解读文学话语文本,为解读文本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本文从《小城畸人》中的人物伊丽莎白入手,从解构视角解读安德森笔下的女性形象。
< 1 2 3 ... 83 84 85 ... 1164 1165 116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