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东方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审美
作者: 孟春月   胡荣华   郭小冬   来源: 新西部(下旬·理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特征   古代东方文学   女性形象   审美理想  
描述: 本文对东方文学中女性形象从总体上进行梳理,通过比较分析,来研究其审美特征:在女性性格美方面,刚与柔是一对审美范畴,由此可以分出柔弱与刚强两种基本性格;东方文学妇女形象的人性美,在爱情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品格美是东方女性关的又一重要方面。东方文学妇女形象表现出的审美理想,不仅是封建统治阶级的理想,而且有广大人民群众和具有民主进步思想的文学家的理想。
东方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审美
作者: 孟春月   胡荣华   郭小冬   来源: 新西部(下旬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特征   古代东方文学   女性形象   审美理想  
描述: 本文对东方文学中女性形象从总体上进行梳理,通过比较分析,来研究其审美特征:在女性性格美方面,刚与柔是一对审美范畴,由此可以分出柔弱与刚强两种基本性格;东方文学妇女形象的人性美,在爱情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品格美是东方女性美的又一重要方面.东方文学妇女形象表现出的审美理想,不仅是封建统治阶级的理想,而且有广大人民群众和具有民主进步思想的文学家的理想.
《说唐演义全传》中的女性形象及女性观探析
作者: 宁峰   姜周敏   来源: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说唐演义全传》   女性观   女性形象  
描述: 《说唐演义全传》中的女性形象生动、色彩鲜明,从角色的主要性格特征看,主要可分为英勇、忠贞、淫乱等三类,这些女性形象既体现了传统儒家思想对社会的影响,也表现了民间思想的质朴和独立性,在社会、家庭、两性等伦理层面的价值判断表现出更多世俗化、江湖化的特点。这反映了作者独特的女性观,在对女性才智赞赏的同时又用传统的主流社会价值标准去评价和控制女性,这种看似矛盾的价值取向投射出社会父权的根深蒂固和媒介的商业属性。
岩井俊二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胡潇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岩井俊二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自20世纪60年代起,日本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同时期的日本电影却步入了低谷,开始了长达十年的衰退期。一直至上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电影显露出全面复苏的状态,伴随着"日本新电影运动",日本电影开始在亚洲电影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并逐渐将自己的影响扩散到了全球各地。在这个过程中,岩井俊二凭借其清新却黯淡、阳光却忧伤的影像风格与细腻、耐人寻味、富有深意的诗意表达成为了"日本新电影运动"中的佼佼者,并以自己对于人生、青春、友情、爱情的思考,逐渐成为日本影坛的中流砥柱。在岩井俊二的《情书》《花与爱丽丝》《
《聊斋志异》仿作中女性形象论析
作者: 邹晓春   来源: 北方论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仿作   文言小说   《聊斋志异》   女性形象  
描述: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问世以后,掀起了拟晋唐小说之风,一直到清末才渐渐消减,鲁迅曾用"风行数百年,模仿赞颂者甚众"来评价《聊斋志异》仿作。清末,《聊斋志异》仿作如雨后春笋大量出现,仿作中的女性形象真实生动,成就不亚于《聊斋志异》本身,同样具有艺术吸引力。仿作中的女子或婀娜多姿,或情感丰富,言语优雅活泼,形象热辣逼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小说人物形象内涵。
试论池莉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杜丽萍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   反抗斗争   理智   女性形象  
描述: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文坛出现了一股以“回归写实”为宗旨的新写实小说创作潮流,池莉是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池莉的主要作品广泛涉及了当代都市生活的各个层面,以平民化的视角表现世俗人生、市民社会的众生相以及小人物生活的悲欢离合。池莉作为一位20世纪80年代崛起的女性作家,她的小说主要通过描写日常中一些零碎的画面来表现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女性的生活。她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其自身的生活经验,向我们描绘了一系列各具特色,性格各异,生动鲜活的女性形象。她们在面对生活苦难时选择自立自强勇敢地接受命运的挑战,在面对爱情
东方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审美
作者: 孟春月   胡荣华   郭小冬   来源: 新西部(理论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特征   古代东方文学   女性形象   审美理想  
描述: 本文对东方文学中女性形象从总体上进行梳理,通过比较分析,来研究其审美特征:在女性性格美方面,刚与柔是一对审美范畴,由此可以分出柔弱与刚强两种基本性格;东方文学妇女形象的人性美,在爱情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品格美是东方女性美的又一重要方面。东方文学妇女形象表现出的审美理想,不仅是封建统治阶级的理想,而且有广大人民群众和具有民主进步思想的文学家的理想。
萨克雷《名利场》中女性形象的社会意蕴
作者: 赵晓彤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意蕴   女性主义精神   女性形象  
描述: 萨克雷的《名利场》开创了英国现实反讽主义的先河,文中以大胆的写作手法描述了莉倍卡·夏普和爱米丽亚·塞得利不同的命运,该文既体现了对女性主义精神,也是对当时追逐金钱与名利的上流社会的无情抨击。
川端康成小说中女性形象探析
作者: 武凤娟   王姗姗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哀美   女性形象   川端康成  
描述: 川端康成的小说擅长表现细腻的情感之美,尤其是与悲哀有关的情绪。在他看来,美与悲是难以区分开的,甚至可以说,美就是悲,悲就是美。在其作品中,女主人公都有着各自独特的美,同时也流溢着纤细、低回的哀愁。川端康成的这种审美取向与日本传统美学密不可分,日本美学传统中的"物哀"情调对其作品影响甚深。川端康成将描写对象的悲哀感与作家自我的同情感统一,赋予人物以悲剧的情调,创造了感人的艺术形象,也奠定了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悲哀美"。
乔伊斯短篇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内涵研究
作者: 钱俊   来源: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瘫痪   民族形象   女性形象   《都柏林人》  
描述: 乔伊斯一直以来是女性主义批评家倍感兴趣的研究对象之一,而《都柏林人》是乔伊斯塑造女性人物最多的一部作品。在这部小说集中女性的故事时隐时现,彼此呼应,构成了一个连续体。透过对女性人物的片段式描写,女性的觉醒过程得以展现,其颠覆的目标直至都柏林瘫痪的父权制社会。通过刻画这一系列女性形象,乔伊斯试图揭示爱尔兰民族的特性,深入诊断民族的痼疾,分析爱尔兰的民族形象和特性,进一步深入反思爱尔兰的历史。
< 1 2 3 ... 62 63 64 ... 1164 1165 116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