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崇拜】搜索到相关结果 55 条
-
东正教文化影响下巴金作品中的女性崇拜意识
-
作者:
范水平
倪小淆
来源:
宗教学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金作品
女性崇拜
俄罗斯东正教
-
描述: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深受俄罗斯文学与文化的影响。而对巴金的小说创作影响最大的,则是极富俄罗斯特色的东正教文化中独有的女性崇拜的文化传统。巴金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一个个近乎完美的女性人物形象系列,其中所彰显出来的女性崇拜意识与他所受俄罗斯东正教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
-
男权视角下解读林语堂的 《京华烟云》 的女性观
-
作者:
李术华
来源:
理论界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崇拜
男权视角
女性观
儒道合体
-
描述:
林语堂一生关注女性命运,他的多部作品浸透着对女性的崇拜,其中尤以《京华烟云》为甚。《京华烟云》被视为现代版的《红楼梦》,刻画的近百个人物形象中女性人物过半,她们或被褒奖、或被膜拜、或被同情,充分体现了作者在现代思潮影响下人道主义的先进女性观。但受阶级和时代的限制,其先进的女性崇拜观念有其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
《竹取物语》中的女性崇拜探究
-
作者:
何小凤
来源:
才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崇拜
赫映姬
竹取物语
-
描述:
女性崇拜思想是日本本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一种文化,贯穿了日本的古代史。平安时期成书的《竹取物语》,上承日本神话传说的女神崇拜,下启早期物语创作的女性文学模式,是女性崇拜意识在父权社会的一个延伸。
-
女性崇拜掩盖下的男性中心主义:论贾平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琳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中心意识
女性崇拜
女性形象
矛盾性别观
-
描述:
贾平凹是一位以塑造女性形象见长的男性作家,在对其作品的深入阅读中,笔者发现他在作品中表达了自身对女性的独特理解和欣赏,带有女性崇拜的倾向,但是在建构女性形象时,他又过分地凝滞于传统,使女性的生命处处受着男权本位文化的规范和制约,难以传达出女性真实的生命欲求。因而,笔者认为,他的女性观是存在深刻内在矛盾的。本论文梳理、分析和论述了贾平凹矛盾女性观的表现、在作品中的呈现方式,并从多维度探讨了影响其矛盾观念形成的原因。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介绍贾平凹的创作在文坛的影响,以及针对其女性观国内外学者的研究
-
女性形象:文学想象的载体:论新浪漫派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吴翠平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崇拜
魔性女性形象
唯美女性形象
新浪漫派
-
描述: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中,无论是男性作家还是女性作家,一直把塑造众多的女性形象作为特殊的审美关照对象,女性形象成为文学作品之中不可或缺的描写主体。然而通过解读作品,我们却发现,男性作家是以一种男性中心的眼光来看待女性,在文学作品中,普遍存在着男性中心观念,研究界对男作家赞美、同情女性所蕴涵的男性中心意识缺少清醒的认识。因此我认为有必要通过对中国现代男性作家创作进行梳理,重新解构已经形成的心理定势,重点审视其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文化心态和话语霸权,修正男性作家对于女性意识的误读经验。在对新浪漫派作家笔下的女性形
-
谷崎文学中的母性恋慕:以恋母系列小说为中心
-
作者:
顾红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母性恋慕
女性崇拜
永恒女性
-
描述:
谷崎润一郎被三岛由纪夫称为“大谷崎”,他的作品一反当时日本文坛的主流----自然主义文学,独树一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成为恶魔主义,耽美主义,古典主义等。正如永井荷风所评价的那样:“谷崎润一郎的文学里充斥着从肉体的恐怖产生的神秘幽玄”。他一生描写对女性的崇拜,描写女性的身体美。他的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自身的“官能魅力”使男性为之倾倒的娼妇、恶女;另一类则相反,是以他的母亲和松子夫人为原型的圣女型女性。 大正六年五月谷崎润一郎的母亲因丹毒引发了心脏麻痹而去世。两年后,即大正八年,谷崎润一郎
-
幸福的秘诀:论《小妇人》中的家庭伦理
-
作者:
王路瑾
来源:
人民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崇拜
家庭伦理
母亲身份
-
描述:
路易萨•梅•阿尔科特(1832-1888)是美国文学史上享有盛誉的作家。她以质朴的笔触在其成名作《小妇人》(1868-1869)中描写了马奇一家温暖感人的家庭生活。她所写的儿童读物积极健康,被广泛认为是十九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但是,从《小妇人》出版伊始,乃至以后的一百多年间,阿尔科特通常只被视为通俗作家,更确切地说,其作品被定义在儿童文学范畴而未能被视为严肃文学作品加以审视。随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兴起,《小妇人》在学术界的研究热度逐渐上升。但是,对于这部作品的文学研究多集中于主人公乔
-
中国现代诗化小说与阿尼玛原型
-
作者:
胡斌
靳新来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化小说
女性崇拜
女性形象
阿尼玛原型
传统文化
-
描述:
废名、沈从文、孙犁和汪曾祺等中国现代诗化小说家都善于在作品中塑造美好的青年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是作家内心阿尼玛原型的心理投射,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女性崇拜"意识的现代体现,更是诗化小说家的人生理想和文学理想的寄托。
-
永远之女性,领导我们走--论郭沫若小说中的女性崇拜意识
-
作者:
王晓琴
来源: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崇拜
理想化
郭沫若小说
女性形象
崇高美
-
描述:
郭沫若在其一生创作的小说里,塑造的女性形象都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光明圣母"型人物:"五四"时期,"三不从"的觉醒的东方娜拉;三十年代,昂首阔步投身社会改革的女义士;抗战爆发后,在血与火中笑对人生苦难的大女人.她们身上注入了作者的美好理想,是引人走向真善美的圣洁女神,具有崇高美.她们身上烙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不仅记录了作者的心灵历程,而且展现了20世纪前半期中国时代壮剧的历史画卷,同时映照出中国现代妇女争取解放的光辉历程.郭沫若是以对女性的崇拜与赞美,以将女性形象理想化、审美化、神圣化,作为改革社会实现"人类
-
永远之女性,领导我们走―论郭沫若小说中的女性崇拜意识
-
作者:
王晓琴
来源: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崇拜
理想化
郭沫若小说
女性形象
崇高美
-
描述:
郭沫若在其一生创作的小说里,塑造的女性形象都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光明圣母”型人物:“五四”时期,“三不从”的觉醒的东方娜拉;三十年代,昂首阔步投身社会改革的女义士;抗战爆发后,在血与火中笑对人生苦难的大女人。她们身上注入了作者的美好理想,是引人走向真善美的圣洁女神,具有崇高美。她们身上烙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不仅记录了作者的心灵历程,而且展现了20世纪前半期中国时代壮剧的历史画卷,同时映照出中国现代妇女争取解放的光辉历程。郭沫若是以对女性的崇拜与赞美,以将女性形象理想化、审美化、神圣化,作为改革社会实现“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