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芥川龙之介文学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王睿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认知   知识分子   女性地位   态度  
描述: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期的代表作家,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短篇小说巨匠。从22岁初登文坛到35岁自杀,芥川的创作生涯只有13年,但是在这短暂的13年中,他娴熟地驾驭了各种体裁,在小说、小品、诗歌、随笔、游记、评论等多个领域上成就斐然。评论家加藤周一在《日本文学史序说》里对芥川龙之介曾经有过这样的评价:“如果说19世纪20年代的‘大正民主’理论上的代表者是吉野作造①的话,那么文坛的理论上的代表者就是芥川龙之介”。然而,芥川龙之介短暂的一生都笼罩在悲观厌世、消极的情绪之中,最后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他的人生从
《东周列国志》女性现象研究
作者: 张梓涵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史传文学   《东周列国志》   女性地位   女性形象  
描述: 晚明通俗文学家冯梦龙在余邵鱼的《列国志传》的基础上改编为108回的《新列国志》,清乾隆年间蔡元放在冯梦龙的《新列国志》的基础上稍加修订,并增加了序、读法、评语和注释,改名为《东周列国志》,是一部除《三国演义》之外较有影响力的通俗历史演义小说。作品叙事起于周宣王,讫于秦始皇,再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及外交活动。与其他历史题材的小说一样,作品中的男性占主体地位,但与此同时,作品中也塑造了多达一百五十余位女性形象。本文以冯梦龙编著,蔡元放评点的《东周列国志》为研究对象,通过认真研读《东周列国志》文
东周秦汉时期女性地位的嬗变
作者: 武艳艳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嬗变   东周秦汉时期   女性地位  
描述: 东周秦汉时期,随着当时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一时期女性的地位也因此有所变化,当时政治、经济、风俗的发展都对女性地位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总而言之,她们在这一时期的地位变化呈现出一种逐渐降低的趋势。论文对这一时期女性的生活概况进行考察,从劳动与职业、家庭与婚姻等角度分析她们在不同时期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的不同,找出她们每一时期地位的变化,进而从政治、经济、统治者态度等方面探讨她们地位变化的原因,最后通过对东周两汉文献典籍中的女性个案研究加深我们对这一时期女性的了解。文章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东周两汉时期女性的
东野圭吾文学作品中恶女形象研究
作者: 金涛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恶女   男权社会   东野圭吾   女性地位  
描述: 东野圭吾是日本推理小说界的一颗明星。多年来,他在创作中探讨了关于女性犯罪的问题,塑造了一类被称为“恶女”的典型女性形象。本文主要以东野圭吾的几部重要的代表作《放学后》、《嫌疑人X的献身》、《圣女的救济》、《白夜行》和《幻夜》为研究内容,结合作品中女性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其发展变化,来分析作品中的“恶女”形象。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在序言里简单地介绍东野圭吾这个作家以及中国文学界对其作品的翻译和研究状况。然后第一节对从近代到二战后日本经济起飞时期这一段时间内日本女性地位的发展变化做一个梳理,这是东
唐墓壁画中的女性图像研究
作者: 胡相花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唐代壁画墓   女性图像   女性地位  
描述: 随着近年来出土的唐代壁画墓数量的不断增加,墓室女性图像已成为我们探讨当时唐代社会女性形象的重要考古实物资料。女性图像在唐墓壁画人物画中比较常见,其绘制水平较高,无论是题材布局、绘制技法,还是所表现的审美情趣、人物着装及图像风格等一系列的变化,都能使我们从一个侧面窥探作品背后所隐含的唐代女性地位及社会生活等问题。虽然出土女性图像的壁画墓等级普遍很高,但也代表了唐代主流文化的一个方面,能从考古实物资料上与历史文献相佐证。本文利用唐代壁画墓中出土的女性图像实物资料,结合有关历史文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考古材
北朝女俑研究
作者: 杨赛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俑   北朝   女性地位  
描述: 北朝女俑是北朝随葬俑群中引人注目的一类,本文以北朝墓葬中出土的女俑为研究对象,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分区、分期研究,以揭示北朝女俑的时代特点和演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北朝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社会风气进行初步的探讨。根据北朝时期出土女俑墓葬分布的集中情况和文化面貌的地区性差异,本文把北朝女俑分为北部地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三个区域。北部地区以平城为中心,女俑较多受到鲜卑民族文化的影响,制作较粗糙,女俑形象表现出浓重的胡气;东部地区以洛阳-邺城-晋阳为中心,女俑主要受中原汉族文化影响,制作细腻,造型工致,比例
论《爱玛》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王玉双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女性意识   女性地位  
描述: 简·奥斯丁是十八世纪英国最后一位小说家,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位重要的女作家。也许与她的性别有关,她成为了一位描写妇女意识或提出妇女问题的作家。《爱玛》是奥斯丁由自然艺术家走向成熟艺术家的标志,是她花了一番神思,心血和热情的作品,是她的一部成熟的和艺术完美的作品。 女性意识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也随之增强,对于女性作家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分析更具有说服力。《爱玛》是一部典型的关于女性意识的作品。论文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女性地位以及她们的婚姻观来分析女性意识。论文中引入了一个新的视角—女性主义叙
女权主义、女性地位与女性形象——析美国迪士尼经典动画片中公主形象嬗变
作者: 华静   来源: 电影新作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主义   公主形象   女性地位   迪士尼动画片   女性形象  
描述: 权主义的发展历程和女性地位的提升。结合各部影片产生的美国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以1 2部迪士尼经典公主影片中主题以及公主形象为分析对象,作者从女权主义视角解析迪士尼经典公主影片的人物特征以及观众对此不同的反应与接受程度。
从《三言二拍》中女性形象看明朝女性地位变化及局限性
作者: 王一凡   来源: 山西青年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言二拍   变化   局限性   女性地位   女性形象  
描述: 宋、元两个朝代的"说话"技艺在明朝依旧广为流传并由口头文学逐渐演变为书面文字,即话本、拟话本小说,这些作品所塑造的人物往往是一个时代最真实的写照。明代话本小说的高峰——"三言"、"二拍"作为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作品,体现了晚明时期,随商品经济萌芽应运而生的早期启蒙主义思潮,展现了晚明时期新思潮市民阶级思想意识的变革,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女性意识的觉醒,作品中塑造出不同类型的女性,展现了她们敢于打破传统伦理道德的束缚,追求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然而这种强大的觉醒力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在当时社会大背景下缺
浅析佩罗童话中的女性形象及其社会意义
作者: 刘璐璐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童话   社会矛盾   女性地位   夏尔?佩罗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从十七世纪著名作家夏尔·佩罗(1628—1703)的童话作品着手,分析其中女性角色的人物形象以及所影射的社会意义,进而解读17世纪法国社会的女性地位认同情况。
< 1 2 3 4 5 ... 7 8 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