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叙事】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
中国当代女性叙事与女性意识的递变
-
作者:
马春花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叙事
-
描述:
当代文学中的女性意识问题已是近年来的学术热点.但已有的研究大都侧重于对8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初期的女性作家和文本的分析,将女性问题看作是近十几年的事情.事实上,女性意识在当代文学中出现的"断裂感"并不能说明她已经消失,相反她还曾经努力地折射并在权力文化的缝隙间涌动,涌动的程度更多地是取决于她与革命/政治话语的契合度.90年代后期,随着新生代女作家的闪亮登场,女性写作再次走向融合,由与男权世界的分离、对抗走向"杂居".许多人由此认为女性意识再次面临断裂.该文想通过历史的考察,来对当代女性写作中女性意识
-
赵冬苓影视剧作品研究
-
作者:
于蕊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赵冬苓
民间叙事
主旋律
女性叙事
-
描述:
赵冬苓说,艺术的创作应当追求一种精神、一种崇高的悲剧感。主流文化中的真善美,就是我们应当向往和崇尚的精神,这是赵冬苓意识中的主旋律,亦是赵冬苓影视创作的主题。赵冬苓,一个典型的主题先行者。对崇高的追求和对真善美的向往,成就了赵冬苓在主旋律影视创作领域的不可撼动的强势地位。主旋律影视作品,承载着政治意识形态的表述和主流价值观念的传达,是我国影视领域的独特风景。依靠本土化的叙事策略和政府的强制推广,主旋律影视作品曾创造了一段凯歌高奏的繁华盛世。市场经济的兴起,造就了商业文化的繁荣。商业文化的通俗叙事和娱乐表达
-
当代中国女性写作中的王安忆
-
作者:
李平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历史场景
女性叙事
人文关怀
女性生存
两性和谐
-
描述:
中国当代女性写作经历了从“人的自觉”向“女人的自觉”的不断探索的过程。80年代以后女性写作从整体的文学观念变革中分离出来,并呈现出繁荣、芜杂的态势。王安忆的女性文学创作在其间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她的写作中对于女性欲望这一作为以往文学与道德禁区的幽深领域的触及,将女性写作带入了崭新的人类学空间,带来女性叙事视点的转折——女性对自我的认识由对外部处境的关心转移到从人性意义上对女性灵魂的深层扣问以及对女性意识世界的纵深勘探。另一方面,王安忆对现代历史中以及日常生活状态下的女性及其生存处境的关注,也弥补了
-
在诗意和尘嚣间游移
-
作者:
岳斌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体写作
女性意识
私人化写作
消费主义文化
女性叙事
-
描述:
本论文主要针对文本及其存在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的关系展开论述。20世纪80年代,中国历史进入了标志着社会转型的改革开放时期,伴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中国社会在诸多方面产生了深刻变化。目前中国还没有达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消费社会水平,但消费主义文化影响已经十分明显。这种变化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市场经济模式的确立使商业原则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存在状态;二、伴随都市化进程,出现了新富阶层,在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受消费主义文化影响,出现消费主义文化特征;三、现代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