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叙事】搜索到相关结果 20 条
-
韩再芬新编黄梅戏研究——以徽州女性叙事为中心
-
作者:
徐瑞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叙事
韩再芬
黄梅戏
-
描述:
韩再芬是是一位对黄梅戏传承有着强烈的责任感的艺术家,自从1999年新编黄梅戏《徽州女人》面世以来,又相继推出了《公司》、《美人蕉》、《徽州往事》多部作品,尤其是《徽州女人》已经商演上百场,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观众口碑,成为继《天仙配》、《女驸马》之后又一部当代黄梅戏经典作品。她本人也凭借这部作品而获得了第十七届戏曲梅花奖。2004年2月14日,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正式启动当代戏曲表演艺术家系列研究,这一研究工程将韩再芬的表演艺术列为第一个研究课题,探讨韩再芬的表演特色、剧种建设、市场开发等相关
-
论虹影小说的女性叙事
-
作者:
杨红霞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叙事
虹影小说
-
描述:
虹影是海内外比较知名的作家,她凭着自己独特的生活经验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关于她的作品研究的角度也越来越多,但是从女性叙事的角度对她的作品进行研究还比较少。本文以虹影小说的女性叙事作为研究论题,希望从女性叙事的角度对虹影小说的女性叙事进行分析,主要分析虹影小说的欲望抒写以及虹影眼中的“家”情结,以及虹影小说的叙事特色和女性意识,希望能对虹影小说的研究有所贡献。本论文从文本细读出发,对虹影小说的女性叙事进行探讨,以虹影小说作为论文的切入点,通过对虹影小说的典型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探讨虹影小说的女性叙事特色以及
-
当代女性作家儿童视角小说研究
-
作者:
陈云燕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当代文学
女性叙事
儿童视角
-
描述:
周作人在五四时期曾倡导“人的文学”理论,迫切提出需要解决妇女和儿童的问题,为儿童视角和女性文学以及它们两者的联袂提供了前提条件。女性作家选取儿童视角进行叙事在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中已有了不错的发展,冰心、凌淑华、萧红等现代女性作家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的儿童视角作品。当代女性作家对儿童视角这一叙事角度继续保持青睐,她们的作品在内容言说和艺术手法上又有了新的发展。本文的探讨对象是当代女性作家具体文本中的儿童视角叙事,主要以铁凝、迟子建、王安忆的作品为例,结合女性文学和儿童视角理论,从当代女性作家儿童视角小说的产生、内
-
论世纪之交都市话题剧的女性叙事
-
作者:
崔涛
来源:
江苏社科界第八届学术大会学会专场应征论文论文集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都市话题剧
世纪之交
女性叙事
-
描述:
世纪之交是中国社会构建性别和谐、重新定位女性的时代,经济的迅速发展、思想观念的解放必然带来"人"的变化。都市话题剧中的女性叙事以特定的姿态汇入到当下的文化语境中,成为对都市女性商业化生存的一种表述。这些女性人物形象也在反复出场中被叠加、固定,成为一种凌驾于话题剧本身之上的抽象的"符码"。面临当代都市日益松动的男权价值体系所带来的挑战与尖锐考验,女性要在繁华世界中做到自珍、自强与自卫,实现真正的自我
-
爱的圆满与缺憾——论琦君作品中的传统女性
-
作者:
吴谷枫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女性叙事
琦君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台湾当代文坛,琦君的作品称得上历久弥新。身为大陆迁台女作家,琦君经历了江南旧式大家庭的盛衰,又在国共内战的时代风云里体味悲欢离合,她对人,尤其是女人的深切关怀,是其作品一个富于生命力的母题。琦君一生推崇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她塑造了许多温厚、善良、忠贞,令人心驰神往的女性形象;但与此同时,早年坎坷的经历又赋予她观照女性疾苦,探察女性内心隐秘世界的眼睛,使其笔下的人物更富深度与厚度。本文试图通过解析琦君塑造的女性形象,解读琦君笔下异于同期女性文学主潮的个性经验,以女性主义这一过往不为人注意的视角切入琦君作品
-
论贾平凹小说女性叙事的迁徙
-
作者:
林丽婷
来源:
华侨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审美流变
贾平凹
迁徙
思想脉动
女性叙事
-
描述:
贾平凹作为中国当代文坛中成就斐然的一位精英作家,他自70年代末登上文坛至今,一直致力于多角度的小说创作,因而其三十多年的小说创作脉络呈现出了纵深发展的趋势。在他的小说中,总是能够展现出当下鲜活的时代气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贾平凹,执着地选择中国社会转型与变革中的乡土社会变迁作为其小说创作的背景,重在揭示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在迈向现代化过程中所面临的精神震荡的颓然与不安的困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切中了时代的精神创伤,表现出一名精英作家对中国社会现实的焦虑和忧患。然而进入90年代,贾平凹毅然与初期单纯质朴的商州田
-
亦舒言情小说中的女性叙事研究
-
作者:
蒋玲凤
来源:
华侨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模式
亦舒
女性叙事
叙事声音
叙事视角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大陆曾经掀起一股“亦舒热”,直至如今,仍有许多读者痴迷于亦舒的言情小说。本文为了深入探究亦舒小说的艺术魅力,主要从亦舒言情小说的女性叙事的角度出发,着力研究亦舒言情小说在叙事模式、叙事声音,以及叙事角度等方面的独特之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引言部分概述亦舒言情小说的研究情况,并指出从女性叙事角度分析亦舒言情小说的艺术价值、创新点和研究意义。正文部分三章。第一章主要分析亦舒言情小说中的人物模式和情节模式。我们仔细阅读亦舒的言情小说,发现其言情小说存在一种模式化的倾向,其笔下的女性
-
东野圭吾作品《圣女的救济》的女性叙事
-
作者:
张景一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呐喊
反抗
解读
女性叙事
东野圭吾
悲鸣
-
描述:
东野圭吾笔下的女性角色通常带有浓重的悲剧色彩,其作品围绕母性、亲情、爱情、复仇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女性人物,各有其悲惨遭遇,具备浓重的东野特色。本文从其女性角色异常凸显的作品《圣女的救济》出发,对东野作品中受到社会、家庭、命运压迫的柔弱女性,在这残酷世界里为了生存所发出的悲鸣、呐喊与反抗做出分析,试图探寻东野圭吾作品的女性叙事特性。
-
潘金莲影视形象与女性性别歧视
-
作者:
郭安
郑燕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体
男性话语
性别歧视
视觉景观
母题
杀夫
女性叙事
阐释空间
性别观念
男性中心
-
描述:
潘金莲作为"具有其心理的一切错综的人",负载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拥有强大的阐释空间。潘金莲形象妖艳、淫荡、恶毒,具备"美而坏"女性叙事的一切想象,潘金莲"失配、乱伦、杀夫、杀嫂"[1]的故事原型充满
-
《天真时代》中的“超女性意识”探析
-
作者:
王菲菲
黄天娥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风貌
女性身份
女性性别
三性
普利策奖
小说写作
埃伦
叙述视角
女性叙事
华顿
-
描述:
《天真时代》出版于1920年,作为长篇小说曾荣获美国普利策奖,代表了其创作者,美国著名女作家伊迪斯·华顿的创作巅峰,并不断获得评论界的高度关注和赞誉。小说以华顿熟知的"老纽约"上流社会为背景,对其社会风貌、习俗和价值观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小说中,华顿摆脱了纯粹的女性眼光,以独特的、超越女性意识的第三性视角,成功地塑造了梅和埃伦这两个经典的女性形象,客观地描摹了女性的生命轨迹,精准地探寻和剖析了女性自身的生命蕴涵,把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赋予了更加客观真实的色彩和更加人性化的描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