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写作】搜索到相关结果 35 条
-
e时代女性阅读变迁
-
作者:
任志茜
来源:
中国图书商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女性生活
女性情感
博客
女性视角
女作家
性别特征
中国妇女
女性写作
女性形象
女性阅读
-
描述:
e时代女性阅读变迁
-
当代女性写作流变研究
-
作者:
山郁兰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无性写作”
开放多元
双性和谐
身体写作
私人化写作
女性写作
性别差异
-
描述:
女性写作是以西方女性主义运动为政治背景而形成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文学创作领域内的直接产物,随着女性主义理论在我国的译介和传播,对我国女性文学批评和写作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国女性作家在承继“五四”女性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在80年代以后的创作中逐渐显露出自觉的性别意识和决绝的抗争姿态,她们的作品也渗透着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纵观我国当代女性写作,从女性意识萌动时期的剑拔弩张,到曲折迂回的侧面消解,从隐退到私人空间的“私小说”,到身体革命的道德背叛,面对瞬息万变、光怪陆离的社会,女性写作凭借其勃勃生机生发出风格迥
-
女性文学及其话语革命
-
作者:
袁素华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话语
女性作家
女性意识
妇女解放运动
话语革命
女性写作
女性参与
女性文学
话语权
政治女权主义
-
描述:
数千年的世界文明史就是一部由男性话语统治的历史,一如“历史”这一词语的英语表述“History”,是“他的”事件的叙述,叙述男权统治的观念秩序和标准规范。在这一父权制的符号系统内,女人长期处于失语状态,彻底丧失了话语权。女性文学正是女性反抗男权压迫而进行的话语革命,通过反抗男性话语霸权来颠覆父权制的社会秩序。不过,尽管女性参与文学创作的历史可以追述到古希腊,但是女性写作成为反抗男权统治的话语革命,却是到18世纪末兴起的英国女性文学才开始的。本文旨在追寻西方女性参与写作的历史踪迹,探讨女性为争取话语权所经历
-
对新时期女性文学批评三个问题的思考
-
作者:
邓利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新时期
女作家创作
文艺思潮
女性文学研究
形式主义批评
女性写作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学科建设
创作主体
-
描述:
新时期女性文学批评发展至今已成为中国当代学术研究中醒目的成果之一,是中国文学研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对其进行总结与反思,将有利于推进它自身和女性文学的向前发展。一新时期女性文学批评的展开是伴随着对“女性文学”概念的讨论而开始的,对“女性文学”的界定延续至今。回顾新时期女性文学批评,这是一个无法绕开的问题。新时期,吴黛英首次使用“女性文学”这一概念(《新时期“女性文学”漫谈》,《当代文艺思潮》1983年第4期),王福湘首先作出回应,对吴黛英总结的女性文学的美学特征提出质疑(《“女性文学论”质疑》,《当代文艺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性别──第七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综述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会综述
-
作者:
沈红芳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
女性意识
女性文本
中国女性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女性文学研究
女性写作
性别意识
学术研讨会
文学文本
-
描述:
第七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性别"的确定,是鉴于女性文学研究学科化进程中一次静悄悄的学术转型。女性文学研究的关键词正在由女性而转向性别,与性别相关的一些理论问题也开始进入我们的学术思维,这次研讨会正是对这种转型的一种回应。性别作为关键词,对女性文学研究来说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这是因为性别这个概念所涵盖的是男女两性,这样女性文学研究就是以女性文学文本为主,同时又将相关的男性文学文本作为互为参照比较的互文本进入我们的论题的研究;在男/女文学文本相互参照比较中,我们将会发现一些我们
-
对九十年代以来女性文学的再思考
-
作者:
张文娟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男权文化
文化反思
女性话语
女性文本
女性写作
话语实践
性别意识
严歌苓
徐小斌
-
描述:
对九十年代以来女性文学的再思考
-
《笨花》:女性叙事的隐痛及其艺术解决
-
作者:
闫红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流价值观
新世纪
新时期
女性伦理
现代性
女性叙事
女性写作
叙事伦理
女性文学
铁凝
-
描述:
在新时期文学中,铁凝被誉为女性文学的一面旗帜。在国家、民族走向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之初,铁凝以清纯靓丽的《哦,香雪》登上文坛,与男性作家共同分享现代性的光荣和梦想。20世纪80年代中期,“西学东渐”使她开阔了眼界,“三垛一门”以女性罕见的魄力和超越常规的笔致直逼人性的丑陋和血污,以十分前卫的姿态向这个世界呼喊出:“我是女人”!女性作为欲望主体顶破现代性的坚硬外壳,冲出历史的地表。然而,当我们站在新世纪回望女性文学所遭遇的文化现实,在现代性追求及全球化与社会转型等一系列新的条件下,女性求取平等和解放的过程中,一
-
内省与扩张——略论两代女性作家文学创作的不同姿态
-
作者:
顾梅珑
梁峰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年代
女性意识
内省
姿态
女性创作
和扩张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出生
-
描述:
女性写作与女性意识的觉醒是90年代文坛一道亮丽的风景。男性话语体系、父权制价值中心、社会化宏观叙事第一次受到了来自边缘的个性挑战。然而不同的女性群体和现实生活构成不同的特殊矛盾,带来了不同的体验和感受,文本与审美倾向都极为相异,形成了不同的女性神话。本文以60年代和70年代出生的两代女性作家不同的创作姿态为关注点,总的说来,60年代出生的女性创作总体是一种躲进小屋充满哲思与隔绝的内省姿态,70年代出身的女性创作却愿意面对世俗,展现出略带孩子气的率真迷茫的扩张。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学,一代文学是一代人的心灵
-
女性自审意识的衍进和文化批判的局限
-
作者:
顾玮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批判
三个时期
女性立场
女主人公
女作家
女性意识
女性写作
北极光
自审意识
审美理想
-
描述:
梳理20世纪女性文学的发展轨迹,我们发现女性写作有着两条并行不悖的主线:一是对男权文化搭建而成的外部世界的反叛与颠覆,一是对女性自身文化痼疾的冷峻审视与批判。以历时性的眼光来看,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到21世纪初的三个时期,张抗抗的作品表现出从人道主义价值探寻、理想主义话语倾吐到人性丰富、和谐的精神性寻觅过程。与同时代的许多女作家一样,她的“作品序列有如镜像一般清晰地映照着新时期的文学流变,准确生动地切入着当下的文化语境,因此她的小说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社会象征行为’的现实寓言”①。不仅如此,作家力图
-
女性自审意识的衍进和文化批判的局限——论张抗抗三个时期的女性写作
-
作者:
顾玮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批判
外部世界
张抗抗
21世纪初
男权文化
发展轨迹
20世纪80年代
女性写作
自审意识
女性文学
-
描述:
梳理20世纪女性文学的发展轨迹,我们发现女性写作有着两条并行不悖的主线:一是对男权文化搭建而成的外部世界的反叛与颠覆,一是对女性自身文化痼疾的冷峻审视与批判。以历时性的眼光来看,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到21世纪初的三个时期,张抗抗的作品表现出从人道主义价值探寻、理想主义话语倾吐到人性丰富、和谐的精神性寻觅过程。与同时代的许多女作家一样,她的“作品序列有如镜像一般清晰地映照着新时期的文学流变,准确生动地切入着当下的文化语境,因此她的小说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社会象征行为’的现实寓言”。不仅如此,作家力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