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人类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12 条
-
女性人类学视角下的回族女性研究综述
-
作者:
马晓琳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回族女性
女性人类学
-
描述:
女性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文章从女性人类学的视角概括梳理了该研究视域下回族女性研究的主要五种类型,思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女性问题的多维性与女性发展的重要性。
-
女性人类学发展及其中国本土化尝试
-
作者:
刘世风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人类学
社会性别
女性人类学
本土化
-
描述:
女性人类学就是将女性主义研究理论与人类学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弥补传统人类学研究和女性主义研究理论的不足和偏颇。同时,女性人类学不局限于对女性的研究,其研究范围是也包括男性在内的社会性别研究、性别关系研究,力图建立一种由女性视角和男性视角交错共视的人文视野。本文简明介绍了女性人类学的发展及学科特点、研究方法,对女性人类学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
-
女性人类学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
作者:
刘世风
马建福
来源:
青海民族研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教育
女性人类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性人类学就是将女性主义研究理论与人类学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弥补传统人类学研究和女性主义研究理论的不足和偏颇。同时,女性人类学不局限于对女性的研究,其研究范围是也包括男性在内的社会性别研究、性别关系研究。本文梳理了女性人类学起源发展的脉络、主要理论,尝试性的探讨了女性人类学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
索玛花的叙事
-
作者:
刘世风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女性人类学
凉山彝族
女性
-
描述:
一位西方哲人曾说过:“看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如何,要看它对待女性的态度”。的确,通过女性能清晰地看到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状况与文明程度,只有男、女两性共同的进步才是全民族真正的进步。对女性的关注,特别是对少数民族女性的关注理所当然应该成为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在我国人类学、民族学界对女性的研究仍然还很薄弱。因而,作为对中国少数民族女性的研究,本课题具有学科建设的理论意义。同时,在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探究少数民族女性的生存境遇与发展具有明确的现实意义。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
-
女性媒体“大青衣”之《新女学周刊》:禹燕访谈录
-
作者:
颜真
萧野
来源:
新闻战线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沟通平台
研究者
女性主义研究
青衣
学者型编辑
拓荒者
女性研究
周刊
媒体
女性人类学
-
描述:
25年前,一部《女性人类学》让她年少成名,成为中国女性主义研究拓荒者;25年后,她主编《新女学周刊》,退居幕后,潜心搭建学者与社会的沟通平台。未谋面时,"女性主义研究者"、"学者型编辑",让我们觉得唯有仰望才能与之对话;见面如沐春风,态度谦和、温婉幽默,自我调侃:"其实我左半边脸会比较上相。"她一度游离于女性主义的研究圈子,归来时已然将个中因由看得更清;她将女性主义作为一种分析工具,坦言自己是女性研究中的"温和派"。她是禹燕,一位一心想做"大青衣"式女性媒体的女子。
-
女性人类学与英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比较研究
-
作者:
蒲云萍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体
社会性别
文学批评标准
民族志研究
文学传统
女性文本
女性学
男权意识
女性人类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20世纪60年代,女性主义再度兴起,激起学术界各个领域对女性话题的关注。女性学与人类学相结合的产物——女性人类学在此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什么是女性人类学呢?简而言之,是以人类学的视角来研究女性主义的一种理论与方法视角,又可理解为女性主义和人类学相结合的一个边缘学科或理论。二者相辅相成,以人类学特有的视角来研究女性,研究女性的同时又带给人类学方法论的反思,它是重新塑造女性主体的研究。女性人类学概述
-
女性人类学与英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比较研究
-
作者:
刘佳全
蒲云萍
来源:
山花(下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体
20世纪
边缘学科
学术界
女性话题
女性人类学
60年代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20世纪60年代,女性主义再度兴起,激起学术界各个领域对女性话题的关注。女性学与人类学相结合的产物——女性人类学在此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什么是女性人类学呢?简而言之,是以人类学的视角来研究女性主义的一种理论与方法视角,又可理解为女性主义和人类学相结合的一个边缘学科或理论。二者相辅相成,以人类学特有的视角来研究女性,研究女性的同时又带给人类学方法论的反思,它是重新塑造女性主体的研究。
-
妇女人类学的社会性别与女性地位、权力研究
-
作者:
周泓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功能主义
社会性别
妇女人类学
女性身份
亲属制度
民族志
女性地位
女性人类学
女性主义
妇女研究
-
描述:
一、社会性别(Gender)研究传统人类学中的妇女研究包含婚姻家庭、亲属制度、性别角色的研究,女性人类学者米德、本尼迪克特,大多被视为实践者而非理论构建者。70年代以女性主义和文化决定观结合为前提的女性人类学,论析文化多变性与社会因素对性别行为和观念的影响,开始了社会性别(两性差异)的探讨,改变了传统人类学的女性研究,使社会性别成为妇女人类学研究的真正起点和贯穿始终的重要课题。主要包括:社会性别与妇女地位,社会性别与人类起源、进化及社会生物学研究,社会性别与亲属制度,社会性别与劳动力分工,社会性别与语言行
-
生育健康中的女性困惑与启示
-
作者:
赵捷
来源:
云南学术探索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妇女运动
性困惑
女性人类学
女性主义
生育健康
女性学研究
妇女研究
妇女生育
生育意愿
-
描述:
生育健康中的女性困惑与启示赵捷按照一般推理:因为人种的繁衍是女性“神圣的使命”,还因为她们承担了这一“使命”因而更容易遭受种种不适乃至疾病和痛苦,所以,生育健康应当以妇女为中心。这样的“因为,所以”似乎已成为现代人普遍的共识。然而,如果从女性主义①研...
-
生育健康中的女性困惑与启示
-
作者:
赵捷
来源:
学术探索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妇女运动
性困惑
女性人类学
女性主义
生育健康
女性学研究
妇女研究
妇女生育
生育意愿
-
描述:
生育健康中的女性困惑与启示赵捷按照一般推理:因为人种的繁衍是女性“神圣的使命”,还因为她们承担了这一“使命”因而更容易遭受种种不适乃至疾病和痛苦,所以,生育健康应当以妇女为中心。这样的“因为,所以”似乎已成为现代人普遍的共识。然而,如果从女性主义①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