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殊途同归:陈忠实与路遥笔下女性人物的悲剧命运比较
作者: 吴佩谦   来源: 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鹿原》   悲剧   《平凡的世界》   女性人物  
描述: 《白鹿原》是陕西作家陈忠实的代表作。它通过对三代人命运的描述,体现了清朝末年至建国初期关中平原的历史变迁。《平凡的世界》是陕西作家路遥的代表作,它以恢弘的气势和史诗般的风格,将西北农村从文革末期至改革开放初期近十年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充分展现了出来。两部作品的背景不同,作品中的女性人物也有着不同的人生道路与追求目标。但是,她们都以悲剧告终,在这悲剧之下隐藏的深层意义发人深思。
盖斯凯尔夫人塑造女性人物过程中的矛盾意识:以《南方与北方》为例
作者: 辜巧玲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矛盾意识   《南方与北方》原因   女性人物  
描述: 十九世纪的英国女作家伊丽莎白·盖斯凯尔夫人在写作过程中似乎充满了矛盾意识。在《南方与北方》中,她把女主人公塑造成具有男性化行为和智力的女性,但是还夹杂着其女性的一面。本文将分析产生这种矛盾意识的深层原因。
物欲都市中女性的情感之殇:张欣笔下女性人物情感分析
作者: 刘彦华   来源: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感之殇   张欣   物欲都市   女性人物  
描述: 张欣对物欲都市中女性的生存和情感体验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在情感方面,她通过女性的爱情之殇、友情之殇和亲情之殇揭示世俗化和功利化社会所造成的人性异化和人情的冷漠疏离,在隐含现实批判性的同时,也唤醒人们对人类美好情感的向往和珍惜。
梅里美中短篇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作者: 张文静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审美   梅里美   女性人物  
描述: 梅里美中短篇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Female Figures in Tragedy—The Comparison of Female Figures in Shakespeare’s Macbeth and Polanski’s Film Version of Macbeth
作者: 李珊珊   来源: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波兰斯基   麦克白   莎士比亚   女性人物  
描述: 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自问世以来就一直受到人们的极大追捧,《麦克白》作为四大悲剧之一,更是被不断地被演绎、研究。波兰斯基的电影《麦克白》重新展现了莎翁的名作,他在保留原作精华的同时,将自己对《麦克白》中女性人物的理解更深刻地表现出来了。本文拟通过麦克白夫人和女巫,来分析莎士比亚对剧本中女性人物的刻画,再将波兰斯基的影片与之对比,并结合波兰斯基生平,对其创作意图试做猜想。
艾·巴·辛格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黄芳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厌女症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   短篇小说   女性人物  
描述: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1904-1991)是坚持用意第绪语写作的著名美国犹太作家。他因为“扎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之中的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不仅生动刻画了波兰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上半叶的犹太世界,“而且还反映和描绘了人类的普遍处境”而获得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本人被公认为是美国“当代最会讲故事的作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辛格的作品受到了文学评论界的极大关注,但人们的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辛格对犹太文学传统的继承、辛格作品的翻译问题、辛格的现代性等方面。女性批
论海明威的女性意识
作者: 刘果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海明威   女性人物  
描述: 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无疑是美国文学史上最要的作家之一。他不仅开创了独特的习作风格,还使其笔下的“海明威式英雄”闻名于世。由于他经常以打猎、钓鱼、拳击和斗牛作为写作主题,他被很多人认为是一个大男子主义作家。很多评论家们认为海明威不擅长描写女性人物,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都是平庸的、没有思想的“变形虫”,都只是供男人消遣的玩物。但是,仔细阅读和分析海明威的作品可以发现他其实为我们创作出来非常多生动可爱的女性角色,她们美丽、善良、勇敢、独立,甚至是他心目中完美和理想女性的化身。因此,本论文试图通过对他三部
Docile Bodies:A Foucauldian Study of Carson Mccullers’ Female Characters
作者: 牟昕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卡森·麦卡勒斯   规训与惩罚   女性人物   福柯  
描述: 卡森·麦卡勒斯(Carson McCullers)一生命运多舛,疾病缠身,然而她却在短暂而奇绝的一生中创作出了不少佳作,被誉为美国南方作家的代表之一。她所创造的一系列特立独行而结局令人唏嘘的女性形象历来为批评家所称道,然而以往的批评多将她们的悲剧归因于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和作家对精神隔绝的独特体验,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这些女性人物在二战的特殊背景下觉醒的女性意识和美国南方小镇根深蒂固的传统女性观念之间产生的巨大张力以及后者对女性意识的压迫与戕害。鉴于此,本文借助福柯权力与规训的理论,以麦卡勒斯的四部主要作品
《战国策》女性人物分析
作者: 薛应全   来源: 天津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风貌   《战国策》   女性人物   艺术特色  
描述: 《战国策》一书中,除了对谋臣、策士的记录之外,女性人物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女性人物的描写和记录在先秦时期的文献中并不是十分突出,《战国策》的编撰者们在书中灌注纵横家的思想之时,注意到了女性人物在社会中的作用,特别是当时的政治女性,她们接近权力中心,以自己对于世界的理解,在男权社会中进行着博弈。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各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社会空前动荡,思想相当活跃。原有的社会关系被打乱,上至周天子,下至普通百姓,生活在一种瞬息万变的状态之中。社会中的各种力量都不能完全使自己处于绝对的优势或不败地位,统治阶层对
评析舍伍德·安德森作品《小城畸人》中女性人物对主人公乔治·威拉德成长的影响
作者: 金兰春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乔治·威拉德   成长主题   影响   女性人物  
描述: 舍伍德·安德森(1876-1941)是二十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文学巨匠之一,其创作理念与方法对后来的作家,比如海明威以及福克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在三十年代,安德森的作品曾遭到非议与冷落,但是其新颖的写作手法和深刻的人性关怀主题,仍然使其在当代美国文学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长篇小说《小城畸人》在1919年问世,标志着安德森在文学创作上的巅峰:“畸人”的构造表明了安德森此书的主题,描述了工业革命开始之际在美国一个偏僻的中西部小镇上,人们之间冷漠、疏离的病态关系。整部小说充斥着孤独与压抑的气氛,但是细读
< 1 2 3 ...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