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吴永寿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分析
作者: 李春晖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吴永寿   形象   女性人物  
描述: 韩国现代作家吴永寿,以短篇小说著称,一生创作了百余篇富含韩国乡土特色的抒情小说。小说塑造的一系列女性人物形象,生动鲜明,渗透了其审美思想以及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认知和评价。
中国古典舞剧目《红玉丹心》与川剧《击鼓战金山》女性人物形象分析之比较
作者: 张蕊   邱诗韵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川剧   形象塑造   中国古典舞   女性人物  
描述: 在绚丽缤纷的艺术舞台上,艺术家们通过多种艺术手段演绎着世间百态。梁红玉——这一中国历史上传奇的巾帼英雄,通过艺术的加工呈现出了不同的样态。不管是中国古典舞还是中国戏曲,它们在舞台上对此人物的诠释各有伯仲,亦异彩纷呈。本文通过中国古典舞剧目《红玉丹心》与川剧剧作《击鼓战金山》的比较分析,寻找中国古典舞与川剧两类艺术形式,在女性人物形象塑造上的优长,从中吸取营养,望能给中国古典舞舞台表演带来积极的意义。
《尾数》女性人物分析
作者: 赵晓晓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戴尔菲   女性人物   艾洛朵  
描述: 《尾数》中的四个女人,作为一种现实、以存在主义式的人物,引领饱受创作阻塞之苦的作家迈尔斯重获新生。在自我发现这一历程中,缪斯是催化剂,引起了作家性格的变形,并扮演了"女性原则"这一角色。其中,戴尔菲的主要职责是恢复作家的性功能,进而,治疗作家的失忆症,缪斯、艾洛朵的职责则是激发作家的文学想象,帮助作家创作小说。
论曹禺笔下女性人物的命运感
作者: 桑琪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命运感   曹禺   女性人物  
描述: 曹禺是中国迄今为止最优秀的剧作家之一,他笔下的人物多数具有极强的命运感,其中以女性人物尤为显著。
论《雷雨》中女性人物的不幸命运
作者: 宋雪梅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话剧《雷雨》   不幸命运   女性人物  
描述: 四幕话剧《雷雨》中鲁侍萍和周蘩漪两个主要女性人物的不幸命运,揭示了黑暗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摧残,从另一个视角解读作品体现出的深刻内涵和价值,引发对妇女解放的关注和思考。
浅谈《三国演义》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作者: 由婧涵   来源: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接受研究   审美内涵   女性人物  
描述: 在《三国演义》众多的人物形象中,女性仅有50余位.尽管只是飞鸿踏雪式的出场,作家在叙述中表现出来的特定时代背景中的女性的“奇闻”、“奇事”,亦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和审美内涵.
刘氏、“竹心”姑娘和美爱:解析《吃碗茶》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作者: 聂平俊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单身汉”社会   父权社会模式   女性人物  
描述: 本文对《吃碗茶》中出现的三个女性人物形象进行了分析解剖,力图透视这些女性人物在单身汉社会背景下的生存状态和她们对父权社会模式的遵从与挑战,认为美爱们的到来尽管给唐人街单身汉社会带来了希望与转机,但并不意味着是划时代意义女性的出现。
解读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笔下女性人物觉醒之路
作者: 顾辰   来源: 海外英语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觉醒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短篇小说   女性人物  
描述: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作为英国著名的女小说家,十分擅长通过平淡无奇、显而易见的日常琐事来表现深刻的人生哲理,这其中,女性主题与女性人物是其作品的重要特色,凯瑟琳女士的大多将女性作为小说的主人翁,以女性独有的视角与体验揭示男权社会中女性受到的残酷压迫与伤害,反映出凯瑟琳女士对女性命运与女性生存的探索与关注。该文正是在此基础上,以《莫斯小姐的一天》、《一杯茶》、《莳萝泡菜》与《幸福》四部小说为基础,解读作者笔下女性人物的觉醒之路。
《丹尼尔·德隆达》中女性人物的双重象征
作者: 黄如敏   来源: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征   乔治·艾略特   《丹尼尔·德隆达》   女性人物  
描述: 《丹尼尔·德隆达》是乔治.艾略特的最后一部小说,其以格温多琳为代表的女性人物的成功塑造得到了评论界的一致称赞。艾略特通过真实的描述,阐述了初步具有女性意识的现代女性在主观精神世界里是如何经过痛苦的自我解剖,逐步完成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从女性主义与心理学两个角度,对小说中主要女性人物身上所具有的群体双重象征意义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得出她们在女性自我身份和完整人格方面的追寻至今仍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从而解释了《丹尼尔》为何具有跨越时代的生命力。
女性的恐惧和令人恐惧的女性——评阿特伍德作品中的女性人物
作者: 谷野平   来源: 作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阿特伍德   哥特式小说   女性人物  
描述: 本文将以《猫眼》、《强盗新娘》和《预言夫人》为目标文本,着重讨论阿特伍德展现女性对于女性的恐惧的不同原因,分析这种恐惧仅仅是小说中女性人物的恐惧,它源自于女性的内心,而非男性。阿特伍德故意地偏离了女人最关注男人的传统思想。
< 1 2 3 ... 11 12 13 ... 73 74 7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