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人物】搜索到相关结果 177 条
-
男性叙事下的女性世界
-
作者:
冀明俊
来源:
华侨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叙事
余华小说
女性主义
女性人物
-
描述:
作为当代文坛极具创作力的作家,余华在小说中的精神探索力度和创作风格的变化都令人关注。笔者在研读余华作品时发现,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相比,女性人物在余华笔下总是处于被忽略、被弱化的状态,而这一点在众多余华及余华小说评论中又是一个盲点。本论题尝试把关注的焦点对准余华小说的女性人物,揭示这样的人物处理方式和叙述风格背后的隐因。首先归纳出余华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类型,从中得出这些女性人物的共同性格特征是顺从依附性,在文本中呈现出扁平化、边缘化状态。然后从作品论转向作家论,探讨余华对女性的审视角度及文化心态,清算了余华的
-
论李商隐诗歌中的女性神话人物
-
作者:
秦玉杰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神话
诗歌
李商隐
女性人物
-
描述:
作为晚唐杰出的诗人,李商隐一生创作了大量思深意远,怀致缠绵,朦胧婉转的诗歌。在诗中,他把中国神话“阴阳调和、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自觉地融合到自己的诗作中,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诗歌的艺术境界。李商隐诗歌创作之于中国神话,往往不同于李白与李贺,他较少直接以神话故事传说为创作题材,而是在咏史、咏物、写实、纪事、赠别、书怀、无题诗中巧妙地运用中国神话传说的典故。 神话作为原始民族对于世界的象征性把握方式,它一方面具有强烈的感性生命全然释放的倾向,另一方面它的想象具有上天入地、狂放不羁的性质。神话的这种特性被儒
-
The Language and Silence of Tillie Olsen
-
作者:
沈艳燕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西方女权主义理论
蒂莉·奥尔森
小说
女性人物
-
描述:
本文以美国短篇小说家蒂莉·奥尔森写作中女性语言和沉默的关系为主题,在回顾了不同时期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对于女性语言和沉默研究的基础上,对奥尔森塑造的女性人物的沉默与语言之间的关系,奥尔森写作手法中沉默与语言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奥尔森笔下,沉默与语言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辨证关系,并阐明了她对女性“人为的沉默”独特的理解和表现。 文章的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奥尔森作为边缘女性作家所承受的“沉默”以及她所做的抗争。第二部分以她的小说《告诉我一个谜》、《我站在这儿熨烫》和《哦,是的》中出现的边缘女性形象为例,
-
九年一贯国语教科书之女性人物课文研究
-
作者:
林珠玲
来源: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国语教科书
九年一贯
女性人物
-
描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九年一貫國語教科書中的女性人物課文。研究者以九十八學年度出版之南一、康軒、翰林三個版本,共三十六冊國語教科書為範疇,透過文獻分析法、內容分析法及比較分析法,分析各版本女性人物之分布情形、背景特性,探究女性人物課文之敘述方式。 研究結果如下:(一)各版本課文之女性人物分布平均,各冊女性人物分布不平均。(二)各版本課文之女性人物以一般女性人物為多,真實女性人物少。(三)各版本課文之真實女性人物大多出生和活動於二十世紀。(四)各版本本國和外國女性人物平均,外籍女性以歐美為主。(五)女性人
-
哈代笔下的“窈窕淑女”——探哈代三部主要小说中的三位女性的崇高
-
作者:
芦莹
来源:
大连外国语学院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哈代
悲剧
绘画
女性人物
-
描述:
托马斯.哈代作为蜚声英国文学历史上的著名小说家,白他的众多小说问世以来,就一直引起评论界和普通读者的兴趣,关注,欣赏以及争议。在长达25年的小说创作中,哈代共陆续发表了14部小说,始于最早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田园小说《在绿荫下》直至逐步发展成为独具一格的具有浓厚悲剧色彩的“威塞克斯小说”。在浩如烟海的哈代小说评论中,曾有各不相同的角度试图诠释他的艺术原则,创作技巧,人物塑造,主题意义等等。本文则采用著名古典文论家朗吉努斯提出的美学概念…“崇高”,力图探讨哈代3部主要长篇小说…《远离尘嚣》,《还乡》及《德伯家
-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作品中女性人物的自我拯救
-
作者:
马红敬
来源:
大连外国语学院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
英国文学
小说创作
女性人物
-
描述: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是当代英国文坛上一位洞察力极强也极为勤勉的女作家,因其作品对当代知识女性的生存困惑以及获得生机的艰苦心路历程的不断关注而在英国乃至世界文坛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德拉布尔的所有作品中都包含了对母爱的赞扬,并在一定程度上视其为当代女性解脱困境的出路,她后期的作品总是把主人公的命运与社会状况紧密结合,对混乱的社会现实进行传神勾勒与猛烈抨击,德拉布尔因此也享有母爱小说家和英国社会编年史家的美誉。 本论文将对德拉布尔七十到八十年代的五部代表作品,《针眼》(1972),《黄金国度》(1975
-
《三国演义》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先平
来源:
文化学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国演义》
糜夫人
貂蝉
孙夫人
女性人物
-
描述:
《三国演义》整体来说是一部政治历史题材小说,男性战争是整部小说的主要内容,充满了英雄豪迈之气,但女性也是整个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不仅点缀了英雄的形象,且对整个社会价值取向和社会背景都有较为深刻的反应。如弃阿斗于地的糜夫人,沉鱼落雁的貂蝉,智勇双全的孙夫人……本文便针对《三国演义》中的女性展开论述。
-
丽莲·海尔曼剧作中的三代女性形象解读
-
作者:
张明花
来源:
赢未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
女儿
祖母
母亲
女性人物
-
描述:
美国女剧作家丽莲?海尔曼在《儿童时代》、《小狐狸》、《丛林深处》、《守望莱茵河》、《秋园》等五部戏剧中描绘了祖母、母亲、女儿三代美国南方女性在父权价值体系中的生活境况以及其对父权价值的不同反应、对女性自我的不同诉求。祖母一代的女性自我让位于父权秩序,从而成为父权秩序的守护者;母亲一代挣扎于自我塑造与父权压制的张力之间,却因其经济身份被迫成为“第二性”;女儿一代则彻底挣脱父权樊笼的羁绊,努力塑造独立、自由的自我。
-
在自由与束缚之间:解读乔治·艾略特主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翟永丽
来源:
黑河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缺失
乔治·艾略特
母亲角色
边缘化
女性人物
-
描述:
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对乔治·艾略特及其作品进行解读的研究,大都遗漏掉了乔治·艾略特作品中一个很明显的叙事手法:母亲角色的缺失或边缘化。借鉴Carolyn Dever对这一叙事模式的解读,分析乔治·艾略特三部小说的主要女性形象,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母亲角色缺失和边缘化一方面在女性人物心理和性格形成过程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另一方面,使她们在人生道路中走进相对广阔的体验空间。
-
王安忆与铁凝小说女性形象之比较
-
作者:
李素珍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王安忆
铁凝
小说
女性人物
-
描述:
王安忆与铁凝,一南一北两位女作家,都钟情于处在缝隙中的普通女性的生活,致力于表现她们的喜怒哀乐。但由于生活环境与文学追求不同,她们的作品中又凝聚了各自对人生的独特思考和理解,呈现出异样的景观。王安忆富于理性,善于展示远离政治伦理、被日子裹挟的自我,人物安稳平实,有挣扎但不是抵死的,而是经过精明算计,享受生活,体现出海派文化精明务实、讲究生活的特点;铁凝更多地利用经验揭示历史动荡与时代变化中的个体,人物不甘寂寞,积极参与现实,不惜一切对现实出击,富于抗争精神,有情有义,坦荡真诚,分明浸染了燕赵儿女关注现实、
<
1
2
3
...
7
8
9
...
16
17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