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穆斯林的葬礼》中女性人物的悲剧命运
作者: 李姗姗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霍达   《穆斯林的葬礼》   悲剧命运   女性人物  
描述: 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尤其是塑造了梁君壁、梁冰玉、韩新月等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女性形象,揭示了她们在华夏文化与穆斯林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独特的心理结构,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体现女性作家和少数民族作家敏感和独特的视角。
喧嚣都市里的孤独女人——张欣小说女性形象浅析
作者: 蔺春华   来源: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析   张欣   女性人物  
描述: 张欣以其特有的细腻洞察到女性,尤其是知识女性在这个社会剧烈变化的时期面临的动摇、矛盾乃至抉择。她通过塑造一系列艺术形象,表现女性在现实条件下的两难处境,以及社会转型在女性心灵深处造成的难言而又深刻的震荡。张欣试图通过自己的创作,重塑现代女性的人格和精神,并引导读者对女性的感受、体验及其追求寻求认同。从而在广泛意义上揭示了商业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变迁和现代人的生存忧虑。张欣和她笔下的女性人物亦已成为当代文坛上一道绚丽璀灿的风景
谈《静静的顿河》女性人物塑造上的局限
作者: 张丽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哥萨克妇女   男权中心   女性人物  
描述: 男权中心主义是《静静的顿河》在女性人物塑造上的局限所在。它使小说所塑造的女性形象虽然很多,并且也十分感人,但却都缺乏性格的完整性、独立性、丰富性,远不及小说塑造的男主人公形象那样鲜明、复杂、多面。
探索生活新路的强者——论曹禺话剧中繁漪、陈白露和愫方的形象塑造
作者: 余虹   张杰   来源: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话剧   曹禺   女性人物  
描述: 曹禺话剧人物繁漪、陈白露、愫方三个女性形象的塑造,是在人物追求生活理想和悲苦命运中展示其叛逆性格,刻画复杂心理,捕捉闪光灵魂,揭示必然归宿。人物形象塑造的演进,表现出作者探索创作新路的勇气和成就。
非道德女性群像——评《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女性人物刻画
作者: 余锦云   来源: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非道德女性   《了不起的盖茨比》   现代女性   女性人物  
描述: 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展现了一幅轻浮放浪、玩世不恭的非道德女性群像。书中众多的女性人物中 ,没有一个具有良好的行为或道德责任感。一方面 ,小说通过展现这幅非道德女性群像 ,让人们看到了那个世界的腐化与堕落 ;另一方面 ,对所有女性人物的负面刻画也暴露出对一战后涌现出的新女性形象———现代女性———的不满情绪。
浅析哈代小说女性人物的性格特征
作者: 罗成玉   来源: 当代教育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浅析   性格特征   女性人物  
描述: 哈代的小说塑造了一群不同于传统价值取向和世俗道德标准的新女性形象,本文运用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地分析和论述哈代最有名的五部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即《远离尘嚣》中的芭思希芭、《还乡》中的游苔莎、《卡斯特桥市长》中的鲁赛妲、《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和《无名的球的》中的淑。对这些女性人物的性格进行系统分析、深入解剖和理论探讨。揭示出哈代的女性观。
约翰·厄普代克兔子系列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作者: 邵光学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约翰·厄普代克   女性主义视角   兔子系列小说   女性人物  
描述: 约翰·厄普代克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为璀璨的文学巨星之一,他一生创作出无数优秀的作品。两次获得普利策奖、一次国家图书奖等重要奖项。兔子系列小说(即《兔子跑吧》,《兔子归来》,《兔子富了》,《兔子安息》)的发表正式确立了他在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在兔子系列小说中,透过哈里家庭与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双重交织,约翰·厄普代克主要关注的是中产阶级所折射出的多重矛盾下的美国图景。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通过与哈里关系密切的女性人物的塑造,旨在揭示约翰·厄普代克的女性意识及其来源。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
艾·巴·辛格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黄芳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厌女症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   短篇小说   女性人物  
描述: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1904-1991)是坚持用意第绪语写作的著名美国犹太作家。他因为“扎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之中的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不仅生动刻画了波兰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上半叶的犹太世界,“而且还反映和描绘了人类的普遍处境”而获得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本人被公认为是美国“当代最会讲故事的作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辛格的作品受到了文学评论界的极大关注,但人们的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辛格对犹太文学传统的继承、辛格作品的翻译问题、辛格的现代性等方面。女性批
茨威格小说《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及《火烧火燎的秘密》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尹岩松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道德领域的强者   心理描写   社会生活的弱者   女性人物  
描述: 本文尝试着对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火烧火燎的秘密》这两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女性形象的分析是本文的重点。根据这一主题的要求,本文被分为六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论述了茨威格作为作家的重要性,有关茨威格的研究成果及论文写作的原因和目的。 第二部分介绍了这两部作品的作者,即茨威格的生平和作品,茨威格所处时代的妇女的处境以及弗洛伊德对茨威格的影响——这些均在茨威格两部作品的人物塑造和所采用的艺术手法中有所体现。 第三部分简单概括了一下这两部作品的内容。《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讲述了一段单
弗兰纳里·奥康纳笔下的“新哥特式”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王宁   来源: 大连外国语学院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哥特小说   弗兰纳里奥康纳   女性人物  
描述: 弗兰纳里·奥康纳为大众所熟知大多是因为她的各种作家身份:“南方文学复兴”的代表人物天主教作家,南方作家等等。她的名望好象总也离不开南方的特殊背景和她的宗教信仰。评论家们往往也是集中探讨这位文学天才作品中所体现的南方宗教文化和她独特的创作手法。有少数文章涉及到了她作品中所体现的哥特式创作风格。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弗兰纳里·奥康纳短篇故事中的怪诞女性形象来阐明她对美国南方哥特小说发展的杰出贡献以及这些女性人物所体现的“新哥特”特征。 弗兰纳里.奥康纳生于美国乔治亚州,独特的南方生活背景为她的作品提供了源
< 1 2 3 ... 5 6 7 ... 16 17 1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