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权主义姿态下操持着男性话语的女性——《无穷动》中女性形象刍议
作者: 杨晓林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男性话语   女权主义者   双性同体   女性主义批评   主流电影   无穷动   女性形象   男性世界   女性人物  
描述: 近几年来,中国涌现了许多女性电影,2001年的《今年夏天》、2002年的《西施眼》、《哭泣女人》、《心心》、2003年的《我和爸爸》、《我的美丽乡愁》、2004年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2005年的《青红》、《红颜》、《姐姐词典》、《孔雀》等,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从不同侧面对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个人的情感和欲望等诸多方面所面临的压迫和挫折进行了探讨与表
桃花坞年画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佳   来源: 年画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桃花   伦理教化   市井   女性题材   仕女形象   女性形象   历史故事   初始期   女性人物  
描述: 一桃花坞年画作为中国四大木刻年画之一,和天津杨柳青年画并称"南桃北柳"。桃花坞年画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有很多表现现实生活题材的年画,除了一些祈福迎祥、驱凶避邪的题材外,还有大量表现历史故事、戏剧故事、市井农桑、花卉博古,特别是风景题材,这在年画中是不常见的。
劳伦斯及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研究
作者: 包春梅   来源: 才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巨大影响   劳伦斯作品   发展轨迹   儿子与情人   爱情故事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研究   女性人物   文学家  
描述: 大卫·赫伯特·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1885-1930)是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他的一生命运多蹇,作品虽一再遭禁,但最终仍得到世人肯定。他的一生虽然只走过了短短的四十五载,却因丰硕的著述而有着丰富的含义。劳
岁月中的女人与现实中的女人:编剧王宛平与王丽萍比较
作者: 顾伟丽   屈定琴   来源: 中国电视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丽萍   女性意识   社会文化   作品   女性形象   婆媳关系   剧作家   电视剧   女性人物   创作观  
描述: 编剧王宛平和王丽萍的剧作都擅长刻画女性形象,王宛平的作品大多表现的是岁月中的女性,王丽萍的作品大多展示的是现实中的女性。比较两位剧作家的创作,追问她们的女性意识,审视人生境遇及社会文化对她们创作的影响,可以挖掘出当下女性编剧所具有的两种典型的创作观。一、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剖析
《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与元末明初妇女的社会地位
作者: 丁菁   来源: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浒传   老年妇女   文学作品   女子   元末明初   社会地位   阎婆惜   女性形象   潘金莲   女性人物  
描述: 《水浒传》是一部关于男性的小说,其中写到的几十位女性人物不过是作为陪衬的背景人物。这些背景人物当中,有背夫偷汉的荡妇,有送旧迎新的烟花女子,有贪婪刻毒的市井老妪,也有饱受欺凌的软弱女子以及侠义豪爽的江湖女子。作者似乎对这些女子存在一种下意识的鄙夷,写潘金莲、潘巧云一类女子,必定要写她们种种不堪之劣迹,写她们如何泼辣,如何放
类型电影与女性影像:十七年电影中女性想象的多维性研究
作者: 潘国美   来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类型电影   体育片   反特片   十七年电影   革命女性   影像   女性性别   女性气质   女性形象   女性人物  
描述: <正>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间,电影创作得到了很大发展,精品频现,片种类型比较丰富,结合不同片种类型中的女性予以考察就会发现,不同类型电影关于女性性别的想象也不同。常被人忽略的体育片、反特片中的女性影像,与战争片中的女性一起,共同展现了当时社会文化对女性性别想象的多维性质。
《恋爱中的女人》中的女性主义探析
作者: 吉少丽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独立   厄秀拉   恋爱   女性主义思想   劳伦斯   女性形象   英国女性文学   社会价值   女性人物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英国20世纪文坛上的一朵奇葩,在英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塑造了众多经典的女性形象。他笔下的女性人物在整个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据重要位置,同时他的女性主义的思想引发了英国乃至世界的女性思想的浪潮。与此同时,劳伦斯也是英国文坛上最具争议性的作家之一。劳伦斯和他的作品之所以受到争议,一方面是因为他笔下的小说多注重女性问题和女性主义,同其他作家相比,他过于关注女性人物,他笔下的主角永远是女性人物;另一方面,由于他的作品中经常涉及性爱问题,他笔下极具个性的现代女性被一
英国维多利亚社会“家庭天使”妇女观与小说创作:以狄更斯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为例
作者: 胡小英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天使   中产阶级妇女   维多利亚时期   狄更斯   小资产阶级   小说创作   女性形象   小说叙述   女性人物   大卫  
描述: 狄更斯是英国19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生活和创作的时代正是英国自由资本主义走向鼎盛时期,史称维多利亚盛世。狄更斯出身小资产阶级家庭,靠自己的勤奋努力获得成功,跻身中产阶级,是小资产阶级自强奋斗的典型。半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创作于1850年,是作家众多小说中他最喜爱的一部,他把它称为"一个最受宠爱的孩子"。这部小说叙述了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历经艰苦磨难,仍然保持善良本性,经过不屈不挠地努力,最后终于事业有成,成为一个知名作家,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围绕在主人公身旁的,有一群性格各异、生动丰富的女
黑暗笼罩下的女人:读康拉德《黑暗的心》
作者: 陈晋华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约瑟夫·康拉德   黑暗   小说创作   非洲   中篇小说   女性形象   男人   男性世界   航海   女性人物  
描述: 前言约瑟夫·康拉德于1857年出生在沙俄统治下的波兰,17岁来到法国,开始了自己的航海生涯,后来又在英国的商船上工作16年,于1886年加入英国国籍并开始担任船长。1890年,康拉德驾船驶往非洲的刚果。1896年,康拉德因为身体原因放弃了航海,转而投向小说创作。康拉德一向以善于讲述男人故事,关照男性世界而著称,在其发表的31部作品中,《黑暗的心》不仅可说是其代表作,更是被誉为"19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中篇小说"。
乔治·爱略特女性意识初探:从《米德尔马契》中的女性人物谈起
作者: 夏文静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辉煌成就   女性批评   完善人格   女性意识   回归家庭   女权主义者   女性话语   多萝西娅   婚姻理想   女性人物  
描述: 由于在作品中塑造的新女性形象,爱略特被看做为女性争取平等权利的先驱,但她笔下的女性又往往无法逃脱回归家庭的命运,无法像她本人一样在事业上取得辉煌成就,这又令一些女权主义者视她为女性的叛徒。这些毁誉参半的评价使得她成为女性批评领域难于定义的人物。本文试聚焦爱略特创作后期力作《米德尔马
< 1 2 3 ... 12 13 14 ... 16 17 1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