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人物 】搜索到相关结果 177 条
自由行走的花:禅解迟子建小说中的主要女性人物形象
作者:
陈丽
严红兰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越
迟子建小说
自由
禅宗
女性人物
描述:
迟子建小说中的主要女性人物行走在凡俗生活和苦难之间,表现出了一种自由和超越之美。这些女性形象寄寓了迟子建对理想化生存的思考,体现出了浓厚的禅宗旨趣,具体可归结为三个方面:在尘出尘的生命体验;自由无羁的情爱追求;泰然从容的处世态度。
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张爱玲女性形象创作的影响
作者:
李妍妍
来源: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精神分析理论
悲剧
弗洛伊德
女性人物
描述: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与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文学领域内的诸多问题做出了独到的解释。中国五四运动之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进入中国,并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著名作家张爱玲也受其影响,在文学创作中的女性人物始终透着弗洛伊德主义的影子。本文将通过对张爱玲笔下人物的介绍,分析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张爱玲小说的影响。
《我弥留之际》中的女性“影子人物”
作者:
吴永红
来源: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道观
影子性
《我弥留之际》
虚无主义
女性人物
描述:
认为女性人物的塑造是福克纳小说的一个主要特点,而"影子性"则是其作品中女性形象不可分割的性质,并且深深根植于当时美国南方现实社会之中。现实社会把这些女性变成了生活中的"影子",从某种程度上说,她们在福克纳小说中的影子性恰恰反映了她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子性。本文通过分析小说《我弥留之际》中艾迪.本德仑身上的"影子性",探讨虚无主义和传统妇道观对女性身心的毒害和摧残,从而使读者更加客观地看待福克纳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更加全面地解读福克纳的作品,更加深刻地体会他的人道主义立场。
《八月之光》中的女性“影子人物”
作者:
吴永红
来源: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道观
种族主义
影子性
清教主义
女性人物
描述:
通过分析小说《八月之光》中几位女性人物的"影子性",探讨美国南方种族主义、清教主义和传统妇道观对女性身心的毒害和摧残,从而使读者更加客观地看待这些女性形象,更加全面地解读福克纳的作品,更加深刻地体会他的人道主义立场。
亨利·詹姆斯国际主题与女性中心人物文学选择探因
作者:
王淑林
来源: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亨利·詹姆斯
跨欧美文化
性倒错心理
国际主题
女性人物
描述:
国际主题与女性中心人物是亨利.詹姆斯文学世界中极其重要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詹姆斯作为一个文化身份与性取向皆较为复杂的作家,其个人体验与社会文化语境之间呈现一种综合的动态关系:19世纪美国人对欧洲文化的回归式探寻与"朝圣"情结、历来文学领域女性价值及其形象的被忽视,跨欧美文化的生活经历、性倒错的个体心理体验;两个维度诸多方面的因素决定了詹姆斯小说国际主题的特质与以女性形象作为小说中心人物的文学选择。
《无名的裘德》中女性形象的矛盾性创作
作者:
李金梅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英国文学
托马斯·哈代
《无名的裘德》
小说创作
女性人物
描述:
《无名的裘德》中女性形象的矛盾性创作
长篇小说《玉楼梦》的女性主人公形象及特征
作者:
金玲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物形象塑造
性格特征
江南红
女性形象
女性人物
描述:
《玉楼梦》是朝鲜后期最具有影响力的小说之一。其小说不仅规模庞大,表现力出众,而且在女主人公的性格创造上很有个性。《玉楼梦》的故事内容写的是书生杨昌曲一生遍尝爱情曲折酸甜、宦途风波苦乐的故事。他前后娶五女为妻妾。在爱情婚姻过程中,除因双方个人的思想品质而尝受的苦辣酸甜各种滋味以外,还有因内忧外患、朝政得失及官位升贬而导致的离合悲欢。《玉楼梦》人物众多,各有鲜明的个性,每个人物都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其中,江南红,碧成仙,一枝莲,尹夫人,黄夫人等五名女主人公各各个性万分,充满魅力。对《玉楼梦》的先行研究大部分重点
萧伯纳社会问题剧中的女性人物分析
作者:
李迎亚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代际关系
时代背景
童年记忆
女性人物
伦理选择
描述:
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英国现代社会卓越的现实主义剧作家,因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荣获192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作为现实主义剧作家,他谴责那些为了迎合中产阶级低级趣味的“佳构剧”,主张剧作家应该在戏剧中积极反映当时尖锐的社会问题,引发观众的思考,达到教诲观众的目的。同时,作为西方女权运动的倡导者,他在戏剧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自立、自强、自尊的新女性形象,改变了人们对男女传统地位与作用的看法,启蒙了西方女权主义运动,并对20世纪英国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产生了深
对厄普代克《兔子,跑吧》和《兔子归来》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孙慧珍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兔子归来》
《兔子跑吧》
约翰·厄普代克
女性主义
女性人物
描述:
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约翰·厄普代克的代表作“兔子四部曲”展开了详细的研究,从而确定了厄普代克在美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中的大师地位。对作品中男主人翁哈利的研究已经应用各种文学理论和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但是关于其作品中女性人物的剖析和研究涉及尚少。作为与男性主人公有密切关系的女性人物,她们对哈利的影响不可低估,要想更好地理解哈利这一人物形象,更好地了解厄普代克对女性主义的态度,对这些女性人物的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本文选取了《兔子,跑吧》和《兔子归来》这两部小说,将他们置于美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历史背景
女性的呼声—《到灯塔去》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王薇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到灯塔去》
伍尔芙
隐喻
女性主义
女性人物
描述:
《到灯塔去》是伍尔芙女性主义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部小说,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前对伍尔芙作品的研究基本上都是集中在伍尔芙的意识流创作手法之上的,而第二次女性主义思潮及运动为伍尔芙的作品带来了一种新的解读方式,也就是女性主义方法。伍尔芙一方面着力描写当时的女性生活状况;另一方面她也在践行着自己的女性主义理论。通过对分别代表“房间里的天使”和“独立的自由女性”的拉姆齐夫人和莉丽·布里斯科两位女性形象的塑造,反映了女性莉丽在寻求自我和个性解放历程中的艰难与困惑。小说文本描述了女性形象莉丽·布里斯科经历了一系列的心
<
1
2
3
...
9
10
11
...
16
17
18
>